第62章 安排好了
作者:烈火人龍      更新:2020-12-15 20:58      字數:2344
  “你怎麽想的?拖得了一天,拖不了第二天。吳慶生還讓他兩堂弟守在果園裏了,總不能讓眼看掛滿的橘子,都被他搶了吧?”

  徐豔玲看李鐵牛淡定地喝著茶,就著急地問。

  花見羞和胡婧也在為他想辦法,可皇帝不急太監急,她們也想不到好法子。

  “等吧,明天就你們就知道了。”

  明天?還能拖到明天嗎?那些收果工聽老漢說,都跟吳慶生約好了,要去果園繼續收橘子。

  徐豔玲急道:“十萬斤的橘子,就這麽歸吳慶生了?你真不急嗎?”

  “你要急的話,天黑跟我去果園看看吧。”

  “看什麽?”

  李鐵牛笑吟吟地不說話,留著徐豔玲她們幹著急,飯也吃不香了。

  終於吃過飯,天黑透了,李鐵牛才扔下筷子,拿著根雞腿,就帶她和胡婧走去果園。

  一到地方就看這裏亮得跟白天一樣,幾十個收果工在那幹活,外麵停著兩輛大貨車和一輛中巴車,果筐排了一地。

  那兩個吳慶生的堂弟,被打暈了綁在一棵果樹下,嘴裏還塞著破麻布。

  李總在一輛寶馬車裏坐著,看到李鐵牛過來才下車說:“你這小子,喊得急了,我也是找了好些人,才找到這些收果工。都是熟練工,開了兩倍的價錢。這錢回頭可都要你出啊。”

  徐豔玲都看傻了,李鐵牛早就安排好了,趁天黑的時候,吳慶生人不在,叫人來搶收?

  “李總,謝謝你了,該給多少錢,都算在我頭上。”

  “當然算你頭上,還有就是,這兩個家夥不會出事吧?”

  李鐵牛冷眼一掃,看那吳慶生的兩個堂弟還沒醒,就說:“不會有事。”

  他走過去,手一晃,拿出兩根針,紮在他們的神堂上星穴上,針不拔出來他們就會一直睡下去。

  “多久能摘完?”

  “按工頭的估計,得要五六個小時。”李總看時間說,“摘完就送到我倉庫裏放著?”

  “先租你的倉庫放著吧,我還得找人把橘子賣出去。”

  下樹的砂糖橘在專業的倉庫裏能存放三個月,李鐵牛跟李總先打聽過了,先不著急。

  徐豔玲卻擔心道:“你不怕吳慶生發現嗎?”

  “我有辦法。”

  果園離村子還有一段路,但地勢比較高,都是山坡地。又打著燈幹活,晚上確實太顯眼了。

  也不知李鐵牛想的什麽辦法,徐豔玲也要了一副勞保手套,過去幫忙摘果子。

  “你先回醫院吧。”

  胡婧在這就是個看熱鬧的,胡紳之還在醫院住著,她回來是拿換洗衣物。

  胡紳之的傷說重不重說輕不輕,李鐵牛想幫他治,他死活不讓,還說住醫院清閑幾天。

  “我爸那人怪,就愛醫院消毒水的味。”

  “這就跟有人愛聞汽油味一樣。”

  “那行,我拿了衣服開車去醫院了。”

  胡婧一走,李鐵牛就過去幫忙。但他不是像徐豔玲那,戴著勞保手套在那摘,那樣速度太慢了。

  他臨時想到個法子,走到後麵一片沒人的果園裏。一運天元一氣法,真氣彌漫開後,他就控製真氣一震。

  被震動的砂糖橘果樹,瞬間所有的果子都落了下來。

  本來用修原術修複果樹後,所有的橘子都成熟了,並不像一般的果樹,成熟有先後的區別,摘起來就慢,要先摘熟的。

  要不一晚上李總帶來的收果工也摘不完二十畝地。

  現在更快了,李鐵牛預計不到半小時,就能把整個果園摘完。

  說幹就士,李鐵牛就在背麵開始用真氣摘砂糖橘。

  “怎麽那後頭還起霧了?”

  李總喝著水,朝山後麵一看,正想過去瞧瞧,突然空中一亮,一團禮花衝了上去。

  哎,這是過什麽節嗎?

  吳慶生正披著外衣出門,晚飯喝多了,早早就睡了,起來上廁所,就看到果園那邊有燈在閃,打那兩個堂弟的手機也沒人接,他就打算過去瞧瞧。

  可別出什麽事啊。

  那可是二十萬啊,跟那橫哥說好了今天來收的。

  這禮花一響,他就嚇了一跳,砰地一聲,跟開山炸石似的。

  “搞什麽呢?”一看禮花在另一頭,跟果園正好反了個方向,他也沒打算過去。

  可一出院子,就有一幫村裏的年輕人,把他一把拉上。

  “吳叔,這不祭祖大會要來了嗎?陶斌他弄了些禮花,說是熱鬧熱鬧。”

  “哎,我不去,你們去看就行了。”

  陶斌?他哪來的錢?是了,今天老漢那些橘子都賣了,分了他一些錢吧?

  那些果樹,他家裏也有份的?

  真是錢多了燒的,這種大禮花可不便宜,隨便十幾響的都好幾百。

  就是這腦瓜疼得厲害,晚上想著賣了橘子能賺一筆,就喝得有點多,這又砰砰地響著……

  “走啊,吳叔,難得呢,你又有沒事。”

  被一幫年輕人簇擁著,吳慶生這腳還是飄著的,也沒法掉頭去果園那,硬被拉到了村後頭的一堆祖墳那。

  就看到老村長也在那,帶著家裏的幾個兒子兒媳,瞧著站在墳前扛著十幾箱禮花在那的陶斌。

  “今天是個高興的日子,後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祭祖大會了,我叔說了,準備了五萬塊錢……”

  嗬!這麽大方?

  祭祖大會是各家湊份子辦的,還得挑著祖宗牌位繞著村子走,敲鑼打鼓的。外城村主要就兩個姓,吳和陶。

  這兩姓原來就是一個姓。幾百年前剛搬來時外城村還是一片荒地,後來那戶姓吳的生了兩個兒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自然兩姓的後人祭祖也就一起辦了。

  誰家的份子錢多呢,牌位就在屋前屋後停的時間長。往年,整個村裏也就能湊個十來萬。放鞭炮擺個酒席也就差不多了。

  能拿個萬兒八千的,那就是頭一份了。而往年也都是老村長家拿的錢最多,牌位還能直接進屋裏。

  這可是有麵子的事,還不說能帶來福氣了。

  以往也沒人跟老村長爭這事,可今年不同了。

  老漢這一拿出五萬來,就擺明想要壓老村長一頭。

  “陶阿華他今年賺了不少錢嘛,”老村長陰聲道,“五萬,他說的,可別到時誇下海口,拿不出錢來笑話人。”

  “二爺爺你放心好了,光這些禮花,我就花了一萬。”

  陶斌得意地說著,老村長的臉色更不好看了。

  兩家人二十年來都不對付,再往前說,更是爭村長的時候結的怨。

  這是發財了,要算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