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隨時恭候
作者:禾木火每      更新:2021-05-30 11:18      字數:4440
  顧花語上前一步,走到秦老夫人跟前。

  秦老夫人拉起顧花語的手,轉頭對平老夫人道:“這丫頭真是將她爹娘的優點全承過來了。”

  平老夫人笑著點頭,“真是像極了她父親。”

  秦老夫人轉身從錢夫人手裏接過一個精致檀木盒塞進顧花語手裏,“丫頭,這是皇上賞的東珠,老身用不著,你留著玩。”

  顧花語看眼平老夫人,平老夫人見她看過來,說道:“長者賜,不可辭,收下吧。謝謝老夫人。”

  顧花語深鞠躬,“謝謝老夫人!”

  秦老夫人拉著顧花語坐在自己與平老夫人中間,小聲道:“丫頭客氣了,老身該謝謝你的丹藥才是,你讓老身睡了幾年的好覺。”

  顧花語看向秦老夫人,秦老夫人朝她眨了眨眼。

  顧花語會意的笑了。

  隨著平夫人向秦老夫人的引薦,王佩雲的臉瞬間沉下來,震驚與惱怒同時從心底升起。

  這些日子,她一直將化羽閣與她有口角之爭的女子當作顧花語,沒想到自己厭惡至極的人不是正主,王佩雲感覺自己被人愚弄了。

  秦老夫人與顧花語之間的互動,悉數落入王佩雲的眼裏。

  王佩雲攥緊雙手,指甲陷入手心而不自知。那日,她去承國公府時,自己與呂子欽還係著一紙婚約,而秦老夫人待她客氣有佳,而秦老夫今日待花嫣然,卻是另一番景象。

  王佩雲覺得,秦老夫人對顧花語的慈愛就是對她的嘲諷。

  嫉妒與恨意在王佩雲的心裏如野草在沃土裏瘋狂生長,她恨秦老夫人的區別對待,她更恨顧花語生一張狐媚的臉。

  崔氏察覺到王佩雲的異常,抬手輕輕的拉了拉她的衣袖,小聲提醒道:“雲姐兒。”

  王佩雲回過神來,側頭看向崔氏,欠身道:“阿娘,什麽事?”

  崔氏說道:“施府的茶不錯,喝茶。”

  王佩雲明白母親的意思,點頭應道:“謝謝母親,女兒省得。”

  離崔氏不遠的地方,坐著刑部鄭侍郎的夫人劉氏,劉老夫人與自己的女兒鄭佩琳坐在一起,鄭氏是大理寺少卿李思澤的夫人。

  王佩雲剛抿一口茶,聽見劉老夫人與鄭夫人說道:“嫣然郡主果真生得不凡,跟天仙似的。滔哥兒與郡主真是好友?”

  鄭夫人低聲回道:“應該是,我問過滔哥兒身邊的小廝,小廝告訴我的,說是有好幾年的交情了。”

  劉老夫人說道:“聽說郡主之前在石城長大,咱們都是江南東路過來的,算是同鄉了,你一會與萬氏說說話。改日,咱們也好上門去走訪走訪或者辦個宴請,請郡主一家過府坐坐。”

  鄭夫人點頭應道:“母親說得是,一會我去尋萬氏說說話。回頭也好做安排。”

  王佩雲聽到這裏,冷哼一聲,心裏有了計較。

  顧花語與秦老夫人說了幾句話後,平夫人又給顧花語引薦江相府的袁老夫人,廖尚書府上蘭老夫人後,再給她一一引薦各府的夫人。

  這樣一來,明眼人都看出來,施府這場宴請是為顧花語而辦的,加之秦老夫人待顧花語偏愛,見風使舵的人跟著奉承起來,一時間,誇讚之聲不絕耳。

  王佩雲越聽越刺耳,越聽越反感,隻覺耳朵裏嗡嗡作響,心裏的厭惡一浪高過一浪,使她渾身發寒。

  正好平夫人帶著顧花語往她這邊來,王佩雲盯著顧花語,越看心裏的恨意越深。

  崔氏見顧花語過來,下意識轉頭看眼王佩雲,卻見她臉色蒼白,忙問道:“雲兒,你的臉色很難看,這是怎麽了?”

  平夫人看王佩雲臉色不好,心裏一驚,關切的問道:“三小姐這是怎麽了?臉怎麽這麽白?眼睛還發愣,是不是身子不舒服?”

  崔氏伸手扶住王佩雲,輕聲叫道:“雲姐兒,你別嚇母親,你這是怎麽了?”

  平夫人想要上前去關懷,顧花語伸手拉住平夫人,扯著她往邊上讓兩步。

  她倆避開的同時,王佩雲張口噴吐出來,汙穢之物成拋物線撒向前方,正好在顧花語與平夫人不遠處落下。

  瞬間,廳裏彌漫著酸腐味來,邊上的人紛紛用帕子捂住口鼻。

  平夫人嫌惡的看眼地上的汙穢之物,對見機上前來收拾的丫鬟婆子吩咐道:“快些,趕緊收拾好。張嬤嬤,趕緊傳大夫過府給王小姐瞧瞧。櫻花,給王三小姐倒茶。”

  一時間,廳裏忙得人仰馬翻。

  平夫人一番吩咐後,轉而對崔氏說道:“明香,三丫頭這是怎麽了?是不是天熱中暑了?”

  崔氏顧不上回平夫人的話,一雙眼睛緊盯著女兒,問道:“雲兒,你感覺怎麽樣?好些了嗎?”

  王佩雲吐出來後,心裏那股子厭惡淡了許多,接過櫻花遞過來的水杯喝口茶漱了口。

  轉頭看向崔氏寬慰道:“阿娘別擔心,女兒隻是有些中暑,再有就是看到厭惡的東西心裏不悅,一時難受而已。”

  崔氏鬆口氣,摸著女兒發涼的手問道:“你好好的便好,手腳有力嗎?能行走嗎?”

  王佩雲想起身,隻覺手腳發軟,於是說道:“還得歇片刻。”

  崔氏見王佩雲神誌清晰,懸起的心落到實處,轉頭看向平夫人,歉意的欠身道:“英子,對不住了。”

  平夫人說道:“明香,你這是哪裏的話?該說對不住的是我,怪我們照顧不周,大熱天的,讓三小姐中暑。”

  崔氏說道:“行,都別客氣了,咱們幾十年的交情,說客氣的話到顯得見外了。”

  說完,崔氏轉頭看向眾人,欠身道:“對不起了,我家三丫頭今兒有些中暑,少了大家的興了。”

  眾人忙說無事。

  崔氏不與眾人寒暄,低頭問王佩雲,“能走了嗎?”

  王佩雲捏了捏手,手上的力氣回來幾分,點頭道:“可以了。”

  崔氏轉身對聞訊進來的管嬤嬤和晴芳道:“扶上雲姐兒,咱們回去。”

  管嬤嬤與睛芳過來扶王佩雲,崔氏朝平氏道別。

  平夫人直說自己招呼不周,吩咐楊菁招呼客人,自己去送崔氏母女。

  王佩雲由管嬤嬤扶起來,走到顧花語身邊停了下來,笑不及眼底朝她福身道:“郡主好,剛才不好意思,差點吐在郡主身上。”

  顧花語麵無表情的說道:“無妨。”

  王佩雲微微點頭,突然將身子往顧花語那邊傾傾,用隻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說道:“下回,我會盡量吐得準些。”

  說完,王佩雲站直身,與顧花語拉開距離,挑釁的看著顧花語。

  顧花語似笑非笑的點點頭,“我明白,隨時恭候。不過,你若想有準頭,得多練練。”

  王佩雲眼睛微眯,說道:“謝謝郡主,哪咱們下回見。”

  顧花語微微點頭,“好,下回見。”

  王佩雲見顧花語氣定神閑的樣子,心裏又開始煩躁起來,再次湊近顧花語,低聲道:“咱們走著瞧!”

  顧花語點點頭,“好,就照你說的辦,慢走,不送了!”

  王佩雲微笑著點點頭,由管嬤嬤與睛芳扶著離開。

  崔氏帶著王佩雲告辭後,崔尚書的夫人明氏也帶著崔欣怡告辭。

  待要走的人離開了,景蓮公主招呼道:“這裏氣味不好,咱們去偏廳坐吧。”

  偏廳比正廳稍稍小一點,廳裏擺設與正廳相差無幾。

  景蓮公主與楊菁帶著眾人轉往偏廳,錢夫人不著痕跡的走到顧花語身邊。“郡主。”

  顧花語轉頭見錢夫人,福身道:“夫人是長輩,喚我名字就好。”

  錢夫人笑著點點頭,輕聲說道:“嫣然,子欽陪他母親回英國公府了。”

  顧花語一愣,難怪今日沒有見到葉夫人,隨即點頭道:“謝謝夫人,我知道了。”

  葉明錦上前挽起錢夫人的手,笑著打趣道:“阿娘這是為子欽哥傳信麽?”

  錢夫人四下看看,拍了下葉明錦的手,低聲訓斥道:“你就不能小聲些?總是這般乍乎乎的,像什麽話?”

  葉明錦吐吐舌頭,歪頭看向顧花語,小聲問道:“郡主,剛剛王三小姐與你說了什麽?她沒有說難聽的話吧?我跟你說,王佩雲自以為是慣了,你不用搭理她。”

  顧花語沒想到葉明錦竟看出王佩雲針對她,“謝謝明錦,放心,她奈何不了我。”

  葉明錦鬆開錢夫人的手,與顧花語並肩往前走,“郡主,我跟你說,她這人很不討喜,反正我討厭與她在一起。

  你不知道,聽說她與子欽哥議親時,我有多絕望。好在他們八字不合,否則,我要鬱悶死的。”

  葉明錦心無城府,在自己喜歡的人麵前,會將自己的喜好毫無保留的顯露出來。

  錢夫人又拍了一下葉明錦,“你這丫頭,你給我閉嘴,這話是能亂說的嗎?”

  葉明錦意識到自己又失言了,歉意的說道:“阿娘,對不起,高興就忘了。”

  錢夫人無奈的搖搖頭,轉頭看向顧花語,說道:“郡主,對不起,這丫頭被寵壞了,說話沒有分寸。”

  顧花語笑著說道:“夫人不必介意,明錦率真,性子挺好的。”

  葉明錦得顧花語幫著說話,心情大好,得意的朝錢夫人說道:“阿娘,郡主的眼光很準,我的性子真挺好的。”

  崔夫人:“……”

  “郡主,錢夫人,這邊坐。”楊菁轉身招呼顧花語與錢夫人。

  顧花語重回到秦老夫人與平老夫人身邊,偏廳裏又是一片熱鬧,之前的插曲好似不曾發生過。

  施府的宴會一直持續到未時,人們才陸續告辭,梧桐巷的人最後離開。

  英國公聽了下人的稟報,得知呂子欽留在疏影苑未外出,心裏還是不放心,對杜斌說道:“東西南北各個門,你都去交待一句,子欽進出府都需報到你這裏。”

  杜斌欠身應下,“好,小的這就去。”

  英國公說道:“去吧,讓人備馬,老夫去趟王府。你不用跟著,將老夫之前交待的事好好辦好。”

  杜斌猶豫一下,還是鬥膽問道:“國公爺,大爺那裏,還需禁足嗎?”

  英國沉默片刻,說道:“將人撤了吧,讓他自由出入,每個月的月例降到五兩銀錢。”

  杜斌欠身應下,“是,小的明白。小的讓人來為國公爺更衣。”

  英國公點頭道:“去吧。”

  英國公去往賢王府,呂子健迎到門口,待馬車停穩後,呂子健上前扶英國公下車。

  英國公問道:“王爺在府裏嗎?”

  呂子健欠道:“回祖父,在的。王爺與秦先生,陳幕僚他們在書房議事。王爺吩咐,接到祖父,帶祖父直接去書房。”

  秦先生秦旭堯是賢王府的長史。

  陳幕僚陳運浩是昌平十七年鬆江府的解元,寫得一手好文章,

  本想走科舉之路報效朝廷,卻是時運不濟,先是趕考時路遇大雪,在路上耽誤了行程,趕到京城時科考已結束。

  昌平十九年,陳運浩的父親過逝,他因丁憂,再次錯過科考。

  去年賢王府招幕僚,他到王府毛遂自薦,賢王見了他的文章,將其留下。

  英國公點點頭,隨呂子健一道沿著長廊去往書房。

  賢王接到內侍來喜的通稟,起身迎到門外。

  彼此見禮後,眾人回到書房,分尊卑入座。

  來喜進來奉上茶,賢王看向英國公,說道:“國公爺先坐,本王與陳幕僚和秦長史還有些事要交待。”

  英國公問道:“需不需要老夫回避?”

  賢王說道:“那到不必,也不是什麽機密事。”

  英國公點頭道:“那王爺忙,老夫坐這兒喝茶。”

  賢王點點頭,看向秦旭堯與陳運浩道:“咱們繼續,秦先生你接著說。”

  秦旭堯欠欠身道:“依在下看,娘娘思慮最為周全。若王爺若娶王相府的三小姐,既能得到王相府的助力,還能得崔尚書的助力,加上國公府及王爺這些年的苦心經營,幾位爺裏,王爺的勝算最大。”

  賢王看向陳幕僚,問道:“運浩你看呢?”

  陳幕僚欠身道:“在下也讚同秦先生的說法。

  王相不僅是三相之首且門生眾多,加上王家家教嚴,門風正。

  王家子弟,在京城世家子弟裏,算得上個個出眾,不管是娶進門的還是嫁出去的,皆是好姻緣。

  王爺若是娶了王三小姐,王家的資源自然就是王爺的。就這一點來說,王爺就強過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