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上尉的奇襲
作者:野狼獾      更新:2020-12-15 13:50      字數:2788
  “進化是一種殘酷無情的規律,我們的祖先曾經隻是一種矮小的猿猴,他們學會了用火,迅速占據了食物鏈的頂點;我們點燃了燈塔,它超越了我們,優勝劣汰不可避免。唯一值得慶幸的部分在於,燈塔比我們的祖先仁慈。”

  ——人類失敗主義者的匿名網絡留言

  肖勇身後笨重的導爆索嗖嗖地呈扇形飛將出去,所有已經出水麵的裝甲工兵,略略側過身,並抬手遮擋頭部,他們的裝甲足夠強大,但是仍然需要避免爆炸濺起的沙土破壞頭盔上的電子設備。

  爆炸在導爆索落地的一瞬間發生,將正麵一公頃的海灘炸了個滿地開花。如果燈塔埋藏的地雷,就在爆炸點附近,足夠震壞其電子設備,如果離得稍遠些,它們會感受到威脅,接下來,就會按照預設的套路,刨開沙土大逃亡了。

  大部分人抖落身上沙土的功夫,海灘下麵吱吱亂響起來,隨後沙灘如開鍋一般上下起伏,那些小東西正在前赴後繼地鑽出來。

  士兵們邁著沉重的步伐衝上去,必須在第一時間,也就是“海螃蟹”最脆弱的時候,殲滅他們。

  幾百隻圓盤狀東西,頂開沙土;它們抖落身上沙土,同時從身下伸出六條腿來,然後如同剛蛻完殼的軟腳螃蟹一般,在海灘上呆頭呆腦地站著,收集四周情況,以確定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早期的“海螃蟹”作為灘岸防禦地雷,確實是一種參考了螃蟹的仿生武器,甚至也有八條腿,可以迅速在爛泥塘或者沼澤機動,而沒有身體起伏,這樣轉移陣地,就不容易被發現。

  但是燈塔在平衡了成本後,將八條腿改成了六條,效能幾乎不變,隻是越障能力變差。當然燈塔並不想要一種行動無阻的萬能地雷,對於一種一次性武器而言,數量顯然是更重要的。

  “別讓它們跑了。”

  軍士長大喝一聲,第一個衝上前,他掄起右臂彈出的長刀指向一隻“海螃蟹”。這柄長刀也是一種指向性很好的射頻天線,可以在劍刃指向的有效距離內,幹擾外部通訊指令,避免地雷受控引爆。

  幹擾起了作用,地雷如同受了驚嚇般,瑟瑟發抖,不再亂走,猶如黑夜中,被手電筒照射到的螃蟹。

  這種態勢,說明它已經不再受到外部控製,而它自行決斷的能力基本是反應式的,撞了牆才會轉彎的那種。戰壕裏,百無聊賴的士兵中間早有傳聞,拆解“海螃蟹”的電路板,屏蔽幾個針腳後,可以很容易地將其恢複成一部掃地機器人(當然得拆掉炸藥)。

  這種傳聞後來被證明是無稽之談,但是海螃蟹的32位處理器,確實來自於戰前蓬勃興起的可編程家用電器(不限於一種)。

  軍士長持長刃逼近,猛戳向那隻抖動著,不知如何行動的自導地雷。長刃帶有很高的電壓,在插入地雷的瞬間,足夠破壞它的電子部分。

  地雷尖叫著抖了幾下,不動了。

  軍士長舉起長刃,上麵還插著一枚地雷。他全然不顧橫飛的子彈,驕傲地轉向肖勇:“小子,學著點兒。”

  “海螃蟹”的行動簡單可預測,獵殺它們幾乎和訓練時一樣簡單,隻要別自亂了陣腳。

  身穿重甲的工兵們邁開死沉的步子,向前走去。他們的火力不足以對抗從坑道裏湧出的大量馬克IV。不過,空軍的轟炸正在前方展開,就隔著一道混凝土殘骸,士兵每前進一部,都意味著距離己方火力更近。不過,他們從來不懼爆炸,因為他們是工兵。

  每每空軍投彈,將那些近在咫尺的馬克IV炸成碎片,就會引起海灘上工兵的大聲喝彩。他們迅速推進,將一片不大的雷場,草草清楚完畢。

  一架疣豬攻擊機從很低的空中飛過,它得為工兵門安心工作保駕。

  疣豬的7管機炮橫掃過那些潛伏在障礙後,等待露頭襲擊工兵的馬克IV。

  30毫米轉管炮,很容易地給那些機甲開瓢,打的它們東倒西歪。

  古鐵雷斯上尉在飛機快杵到地麵的時候,才拉起機頭。他得恢複一些高度,然後迅速壓下機頭,再進行第二輪打擊。

  地麵上的裝甲獵人,多到超乎指揮部的預測。顯然敵人不僅僅是靠地麵運輸,它們可能還有地下運兵通道。上尉剛才俯衝下去時看到,它們是從碉堡群後不遠的廢墟裏鑽出來的,廢墟下麵一定有名堂。

  不過這也稱了他的心,他喜歡麵對敵人地麵集群,他的轉管炮,對這些東西的效率,遠超過那些華而不實的製導武器。

  這種老派武器,在新手手中不太管用,總是很快噴光彈藥,但是對於他這樣老手,可以反複進行很多次俯衝和高效短點射。

  總的來說,他在與中國空軍某人的競爭中處於巨大優勢中,中國空軍給他們的重型戰機,增加了新式掛架,可以一次掛幾十枚反裝甲導彈,這些導彈齊射時,如同馬戲團煙火表演,但是仍然是中看不中用。

  不過這次,他不能繼續追逐,並掃射那些“小雞”。他得將機翼下兩枚500磅炸彈扔下去,試著把那個不斷湧出敵人兵力的洞穴炸塌。

  他在空中轉了一圈,觀察那個地方,判斷從哪裏投彈,效果最好。畢竟他有工科學位,學的還是結構工程學,如何最有效破壞承重體係(包括建築物殘骸仍然維持的互相支撐的結構),可不是閉著眼瞎投彈,那是一門學問。

  上尉正麵飛向那個廢墟入口。它由兩塊沒有徹底斷裂的波紋狀厚鋼板互相依靠著,形成非常穩定的支撐。他看不到裏麵的結構,但是必然有一條地道。

  如果草草投彈,那隻能在入口炸起幾攤碎石,揚起一些飛灰而已,但是很如果能將炸彈拋進這個入口,就可以有效斷絕這個源源不斷的兵站出口。

  上尉調整角度,徑直飛向目標,同時手忙腳亂設定炸彈引信,延時到最大。投彈準確的訣竅在於靠近目標,並降低速度。

  他的飛機很少攜帶製導武器,也不開啟投彈瞄準儀,那些東西會強製他在遠距離上改平,並限製過低的高度和過慢的速度,最終一定會讓炸彈扔偏。事實上,自從燈塔開始造反,他就更相信經驗,而不是電子設備了。

  海灘上的工兵們驚愕地看著這一幕,以為這架飛機要進行一次自殺攻擊。在最近幾年的戰爭中,這種場麵倒是屢見不鮮,但是通常都是燈塔的空中單位,它們總是不懼犧牲去完成燈塔賦予的使命。

  古鐵雷斯投彈的同時,拉起飛機。他精確估算了投彈後,減少載荷的飛機將獲得的額外攻角。飛機幾乎是擦著目標頂部拉起的。

  炸彈的延遲引信在觸地後0。4秒後爆炸,這段時間,足夠炸彈翻滾著,再深入了一些洞穴。

  幾十台MKIV正集結在那裏,部署反擊計劃。它們決定不再舔油出動,那樣零敲碎打,總是被敵人飛機消滅掉;所以它們準備進行一次集群衝鋒,隻要有幾台殺到海灘上,就足夠對那些工兵展開屠殺。

  兩枚500磅炸彈蹦蹦跳跳地衝入會場,在敵群中爆炸。連接地鐵的通道被瞬間的爆炸摧毀掉。

  這次攻擊的價值甚至可以上升到戰役層麵,燈塔最害怕的,正是這種小型單位在戰場上的靈光一閃,這是他無法通過大數據預測到的。

  不過,由於所有被毀馬克IV都被埋在掩體下,所以,也不會有人將這筆戰果,統計並加到古鐵雷斯上尉頭上,更不會有人意識到,炸掉這處地下運兵通道,對整個占據的有利影響。到目前位置,整個指揮部,都不清楚敵人的地下運兵規模和效率(張尋寧一直在地下無法送出消息)。這原本將是燈塔手中的一張足夠撬動局麵的的王牌,卻被消解與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