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隱藏
作者:野狼獾      更新:2020-12-15 13:50      字數:2717
  LM16“蟑螂”無疑是目前為止,最優秀的戰鬥機器,不過不大可能成為敵人戰場主力。主要原因在於成本,它的重量隻有4號裝甲獵人的3。7%;生產工時卻達到前者的25%;需要精加工的機械關節是後者的一半;兩者使用的稀有金屬大致持平;綜合戰鬥效能隻有裝甲獵人的6%。在燈塔的裝備序列中,LM16正淪為次要的,要塞守備單位。

  ———《年度敵方裝備總結》撰寫人:趙青

  “我預計會在48小時後,炸掉那部雷達,那時候他們的注意力會轉向中部,你和你的人可以趁機撤退。”安德森上尉草草談論他的設想,雖然仍然語帶傲氣,但是此刻真的沒有那麽討人厭。

  “我們會在這裏等你直到入夜。”趙青表示不會放棄隊友。

  安德森帶著謎一樣笑容,轉身離開了。他和他的人,確實訓練有素,快速從金屬船殼上走過完全沒有動靜,很快他們就消失在夜幕中。

  趙青和張尋寧坐下等待,他們的任務區沒那麽深遠,所以可以再等等。如果安德森的人不幸踩到岸邊的地雷,他們還來得及換一條路線。

  30分鍾過去了,安德森的潛入行動顯然獲得了成功,敵人工地的轟鳴聲一如剛才,他們是怎麽穿過橫貫整個海岸的那片燈火通明的施工區域的,不得而知。

  趙青看了看表,然後做了個“跟上我”的手勢。所有人魚貫跟上,爬上甲板,然後從船頭,沿著錨鏈爬到海灘上。

  他們的偽裝服內帶有毛細管冷卻器,可以將人體的主要熱源區(心髒附近)的熱量分散到全身,並加以有效遮擋,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敵人紅外線成像設備。手持的危險警戒器,集成了各種被動傳感器,可以發現一定距離內的地雷或者移動物體,無論有無生命。當然探測距離因目標而變化。較小型的機器人,自身電路輻射和紅外特種都較小,發現距離也許隻有十米。而發現馬克4型裝甲機獵手的距離,一般可以在200米開外,當然這其實沒什麽意義。當這種7米高40噸重的的大家夥向你走過來,並不需要探測器,也能感受到什麽是地動山搖。

  趙青領著所有人鑽進草叢裏,躲避空中的眼線。這裏原本是農田,由於燈塔的入侵,自然已經荒蕪,高大且耐鹽堿的蘆竹科植物,趁機侵入到了島嶼內陸,現在這些一人高的蘆葦,成為了不錯的掩護。

  不過,雖然這些蒿草地遍布島上,但是並不連貫。燈塔會在它的建築區域附近,用4號裝甲獵手的火焰噴射器定期燒毀這些東西。

  他們漸漸靠近了隆隆的施工場地,並且得設法穿越過去。安德森的人顯然已經過去了,不知道是怎麽穿過這片照的如同白晝的場地。

  趙青躲在草叢邊緣,摘掉了夜視儀。強光使得夜視設備間歇失靈,無論是基於微光的,還是紅外原理的。

  高大的搬運車輛從一側駛來,隔著很遠就能感覺到腳下我的震顫。這些車輛原本屬於特種礦山機械,使用範圍專業且有限。不知道燈塔是出於什麽樣的先見之明,在這個小島上部署了這種大家夥,至少在清理廢墟方麵,非常的強大。

  車子的每一個輪子,都有兩人高,車上裝滿了碎石,顯然要運到某個地方填海。可以看到三層樓高的駕駛室內,一個不倒翁般的東西,正滑稽地四處轉動鏡頭,東張西望,這是駕駛車輛的通用型駕駛機器人,它有一個拗口的正式名字,不過大部分人稱之為“獨眼龍”。雖然隻是工作機器人,但是仍然有發現可疑目標並報警的能力。在一些孤立的事件記錄中,它們甚至會開車向著目標撞過來。

  趙青迅速觀察四周,大約2公裏外的山頭上,一部搜索雷達正在以每秒1。5至2轉的周期,快速轉動著,這不是他需要擔心的東西,不過雷達附近可能導彈陣地以及相應的警戒部隊。

  第一輛礦石車就這麽過去了,緊接著第二輛巨型搬運車靠近,這輛車上,沒有碎石,而是一部馬克4型裝甲獵手。燈塔一直以來,都用載重車來快速部署這些東西,避免這些殺人機器在非作戰情況下的磨損。

  馬克4型裝甲獵手,是燈塔最有效,產量最大的攻堅武器。某種程度上,它也算是仿生武器,模仿的是人類身體。

  它的技術源頭,可能是美軍在上一次戰爭投入的外骨骼機械,當時的外骨骼主要用來提升人類孱弱的體力。燈塔最初在加州的軍工複合體工廠組裝RCV係統(機器人車輛),然後開始批量生產這種東西。這些雙足機器人,與傳統的履帶戰鬥車輛相比,在複雜地形,尤其是城市和起伏山區,擁有無與倫比的機動和偵察優勢。它可以從掩體後探出頭來,引導導彈殲滅人類坦克,而坦克做不到;登陸作戰其優勢更明顯,它們無需登陸艦艇,可以直接從堅硬的海底走過海峽。

  張尋寧在北侖的陣地前,就倒伏著多達十六具機器人殘骸,馬克4在開闊地不那麽有效,尤其在爛泥潭裏行動很遲緩,好的狙擊手可以在2公裏外,摧毀其頭部的光學設備,然後它們就會在海灘上瞎打轉,可以由火箭或者榴彈加以摧毀。

  這種裝甲機器人的武器搭配多樣化,多數時候是榴彈和標槍導彈,城市戰時,會攜帶噴火器和加特林機槍,它正麵裝甲很厚,反應速度很快,在較硬的地麵上,可以以30公裏速度奔跑,比大部分人跑的快。

  趙青看著車子駝著機器人,漸漸遠去,又看了一眼手表。這是登島後,看到的第一部戰鬥單位。燈塔在外圍地帶的戰鬥單位密度,沒有他預先想象得大。也許如安德森所說,它改變了防禦策略,將全麵防禦,改成了重要節點防禦。

  “我們怎麽過去?我們沒時間繞太遠的路。”

  張尋寧湊到趙青耳邊小聲道。橫亙在前麵的,燈火通明的通道,確實是向縱深滲透的一大麻煩,無人機會很容易看到,下麵快速移動的人影。

  “別急,再觀察一下。我覺得……對麵,那片廢墟裏有名堂。如果我是燈塔,會在那裏的製高點上,部署戰鬥單位。”

  張尋寧端起他的狙擊槍,用搶上的8倍瞄準鏡觀察趙青指示的那對瓦礫。作為狙擊手,最基本的素質當然是耐心,他一寸一寸地觀察著那裏。他身後,他的觀察員使用倍數更大的望遠鏡觀察同一地帶。

  李小廣是難得的狙擊好手,他的擊殺數量沒有張尋寧多,但是從未失過手,而張尋寧的擊殺率為96。6%,他在66次狙擊中,有兩次失手,而這兩次都是李小廣及時補救才得手的,要不然張尋寧可能活不到現在。

  李小廣慢慢掃過半塌的酒店大樓,仔細觀察每一個窗戶,視野通過一閃窗時,看到了一閃而過的茵茵綠光,在它隱入黑暗前,捕捉到了輪廓。人腦具有機器不具備的畫麵補償功能,能夠將抽象、不完整的信息靠經驗和想象力彌補完整,在目標識別方麵,燈塔的機器人總是吃著虧,因為它們沒有想象力。

  “有發現。馬克十一型,吸血鬼。2點鍾方向。”

  李小廣再次快於老大張尋寧先找到並確認了潛伏目標。如趙青預言的一樣,就躲在製高點上。

  吸血鬼是一種戰場上罕見的輕步兵單位(有的報告將其納入無人機範疇),用單薄中空的輕鋁合金製作骨架,當它展開2米長翅膀時有些像蝙蝠,潛入偵察狀態下,經常倒吊在建築物天花板上,所以前線士兵將其稱作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