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極晝
作者:路黎子      更新:2020-12-15 13:22      字數:2221
  大家不等陶曉偉回答,迫不及待地散開在一排排書架前,饒有興趣地翻看各種書刊。

  廖文海發現一本《農村新型種養技術》,他如獲至寶,忙不迭坐下,如饑似渴地翻看。一旁的朱翔宇見了,逗他說:

  “文海,書屋是你姐夫管的,你還擔心讀不到書?我們隨意走走看看,參觀一遍,就回去喝酒,以後有的是看書學習的時間。”

  廖文海愛不釋手,羨慕地說:

  “這個書屋什麽好書都有,在這裏可以學到很多先進的種植技術。難怪他們蓮花村人這麽能幹,樣樣都要拿第一。我們龍源村是大隊部,可是缺少像蓮花村這樣的希望書屋。要是我們也辦起鄉村書屋,我們大家就可以學到新的生產技術,跟蓮花村比個高低了。”

  朱翔宇不讚同他的話:

  “文海,你敢說,有了書屋和好書,我們龍源村人就會認真閱讀嗎?莊稼人田地裏的工作多,每天忙田裏地裏的活兒忙不完,誰有這麽多閑工夫來看書學習?”

  旁邊的龍源村人聽了他們的話,紛紛發表不同的意見:

  “對,對!咱們農民生產勞動忙得很,哪裏有時間來書屋看書學習?”

  “農民文化水平低,沒有多少人高中畢業,有些人連小學都讀不完,他們看得懂書屋裏的這些書本嗎?”

  “要是大家不愛看書,豈不是白白浪費了這麽一座鄉村書屋?”

  “農民不學習,就沒有出路。你們想,咱們農民整天跟莊稼打交道,如果不學習,就像拉磨的驢一樣,永遠走不出自己的小圈圈,不會有進步。”

  “咱們農民想進步,想提高生產技術,隻有向書本學習,學習先進地方的科學種植知識。”

  “你們說,農民生產為什麽發展那麽慢呢?兩千年前,我們的先民就開始用牲口拉犁拉耙,那麽長的時間過去了,現,在我們還在使用古人的方法,沒有牲口,我們就沒有辦法耕作。你們說,我們是不是太落後了。”

  “有什麽辦法呢?我們農村人家不愛學習,隻能照著老辦法幹活。”

  ……

  聽到大夥的議論,廖彪疑惑地問陶曉偉:“新郎官,你的希望書屋收藏這麽多圖書,村民喜歡來讀書嗎?”

  陶曉偉告訴他:

  “剛開始,真正讀書的人不多,大家隻來看看熱鬧。後來,他們就慢慢喜歡上這裏,一有時間就來書屋讀書學習。”

  接下來,他給龍源村的客人介紹書屋的藏書情況和讀書體會,他說:

  “鄉親們,書屋是鄉村發展的動力。我們蓮花村人一邊勞動,一邊學習,農業生產和自我提高兩不誤。我們在書屋學到豐富的科學知識,先進的生產技術,同時,提高各人的文化素養。希望書屋,就像她的名稱一樣,她給我們蓮花村帶來了希望。有了這間小小書屋,蓮花村的精神麵貌煥然一新,大家的生活有了奔頭,勞動有幹勁了,談吐有文化了……”

  這時,張向榮走到陶曉偉身邊,問道:

  “叔叔,晚讀班的人到齊了,開始朗讀了嗎?”

  陶曉偉為了婚事奔波了幾天,差點把少年晚讀班的事給忘了。他看到孩子們在書屋大門列成隊伍,大聲說:

  “小朋友們,書屋今天來了很多客人,屋裏擁擠,你們就在門外列隊朗讀。今天讀《一個人上路》,張向榮領讀。”

  孩子們很聽話,聽到陶曉偉發令,齊聲朗讀海狼寫的散文《一個人上路》,聲音整齊嘹亮,在書屋上空飛揚。

  “沒有任何的借口,從現在起,我就開始想你。

  在五月的黃昏裏,我總是想象自己走在想你的路上,想象著一個人的遠行,默默無聞。

  我相信我肯定能嗅到一朵花的芳香,甚至我在想,這種芳香一定能喚醒我那潮濕的記憶和沉睡已久的詞語。”

  廖彪聽到孩子們動人的讀書聲,驚訝地說:

  “書屋竟然有這麽大的吸引力,連村裏的小孩子也愛上讀書了?不得了了,蓮花村的大人讀出了水平,孩子們讀出了希望。你們蓮花村步伐太快,讓人追趕不上了。”

  陶曉偉笑得很甜蜜,說:

  “孩子是家庭的未來。孩子們熱愛讀書,大人不能拖孩子的後腿,被倒逼著認真學習。大人和孩子相互促進,這樣,家裏麵,村子裏,大家讀書學習的氛圍很濃厚,誰都不敢落後。”

  孩子們朗讀了半個鍾頭,隊列散開,他們像一隻隻蜜蜂,埋頭進了書堆裏,津津有味地翻閱圖書。

  張向榮手拿一本《神奇的自然現象》,和三個孩子來到陶曉偉跟前,向他請教地球南極北極的極晝和極夜現象。

  陶曉偉放下手中的書,認真地問他們:

  “你們說,地球是什麽形狀的?”

  “圓形。”

  “橢圓形。”

  陶曉偉說:“對。正是因為地球是橢圓形的,它在圍繞太陽公i轉時,還繞著自身的傾斜地軸做旋轉,這樣就造成地球南北兩極的極晝和極夜現象。”

  一個孩子不解問道:

  “我們這裏一年有365天,地球的其他地方也是這樣,一年都是365天。可是在地球的南極和北極,為什麽隻有一天?”

  陶曉偉鼓勵他們說:

  “你們善於思考,有疑問就要問明白。極晝和極夜現象很神奇,到了極晝的時候,太陽永遠懸掛在天空,一掛就是半年六個月,不會下山。這時,整個極地長長半年時間都是白晝,沒有夜晚。這時,在地球另一端,太陽好像害羞似的,躲在地平線下麵,遲遲不願升起來,這一躲也是半年時間。極夜的極地,黑夜籠罩一切,沒有光亮,這個夜晚最長,足足有半年時間。”

  孩子們聽得出神,周圍的人們聽了,也被陶曉偉的話吸引,放下手中的書,津津有味聽他解釋。

  有一個孩子驚奇地問:

  “叔叔,我還是不明白,極晝是怎麽形成的呢?夏天,要是我們到地球的南極旅遊,就可以體驗這種漫長的白天。一個白天那麽長,足足半年的時間,太陽白花花掛在天上,六個月不下山,沒有黑夜。那是怎麽的一種情景呀?我真想去南極玩,親眼看看極晝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