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水有多深?【八百零二】
作者:閣樓裏的念經貓      更新:2022-02-08 18:55      字數:2512
  要了解老子以及《道德經》是不能完全采信道教文化的。

  畢竟道教是以宗教方式,相關傳說來恭敬這位先人的。

  也不能叫錯。

  但是,作為曆史人物,得把他當一個人,而不是傳說,神話,神來看待的。那樣就成了虛幻式解讀了。

  當然了,這不是重點。

  再次引述百度:

  老子(本名李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出生於周朝春秋末期楚國苦縣。老子大約於周靈王元年(魯襄公二年、宋平公五年、公元前571年)出生於陳國苦縣(一說楚國苦縣)。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所說,老子即李耳,是陳國苦縣厲鄉曲仁裏人。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老子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書的官員)。在被推薦入周室效力之前,老子跟隨常樅(商容)學習知識。

  你看這裏就很明顯了。老子從出生【不管是陳國也好,楚國也好】到入周朝當官,時隔20年【公元前571年出生,公元前551年當官】。這20年,曆史沒有任何記錄,或者有用的信息。就是他跟什麽人學習?學過什麽?不知道。陳國或楚國,都是諸侯國,確定無疑。那麽他是怎麽進入周朝任守藏室史(管理藏書的官員)?這可是非常重要的職位。老子不是貴族。沒有記錄。即使有關他父親母親的事情,是否真實?不知道。也沒有祖先的事情可以考證。

  這是非常重要的曆史點。似乎沒有多少人關心過這點。

  周景王十年(魯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老子因受Q貴排擠,被甘簡公免去守藏室史之職,出遊魯國。-------你看,這就是第一個非常大的漏洞,就如同老子是怎麽進入周朝當官的?不知道。現在罷官了,我前麵說官員罷官,那能隨便走動嗎?得罪的還是Q貴,這更加受到重點監視。周朝可是在陝西那邊,魯國在煽動這邊。那路途可想而知,他的俸祿可以去那麽遠嗎?

  周景王十五年(魯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老子被甘平公召回仍任守藏室之史。---------你看,假如彼時,;老子不光是在魯國,還去了別的諸侯國,到處遊玩,拜訪,那麽甘平公如何能找到老子?難道天下通緝老子不成?是不是這裏又沒交代這個時候老子人在何處,對吧?

  周敬王四年(魯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老子因所管典籍被王子朝攜至楚國,被罷免守藏室史一職,回故裏居住。後去往秦國,確切年代不詳。-----------注意哦,兩點,這個人王子朝帶走了典籍?又分為兩點。一點,那個時代, 沒照相機,手機等高科技手段。是竹簡。很重的。他怎麽拿出圖書館的。光一個竹簡是沒有用的。竹簡能寫多少字?一篇文章,可能就要好幾個竹簡呢。一點,難道等人都到了楚國,才知道東西丟了?之前都幹嘛去了?很顯然說不通。這不是小說,影視劇,神劇,穿越劇劇情。注意後,這裏就交代了去往秦國哦。那麽一個丟失了國家重要典籍的官員,沒殺頭,就罷免了。還能自由活動?這是糊弄觀眾嗎?還是糊弄曆史?騙鬼呢?是不是這裏疑點很大?

  周敬王十九年(魯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五十一歲的孔子南至老子故裏向老子問學------確定丟了周朝很重要東西的人,不貶為庶民,或者砍頭,或者流放,就跟沒事人似的,就自由回到自己的家鄉?難道老子是周敬王的親戚?當然不可能是。所以,疑點很大。

  大約周敬王三十五年(魯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敗,就離開故土,準備出函穀關去四處雲遊------我們再說這一段,從周敬王十九年到周敬王三十五年,大約經過了十六年吧?這就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先不說前麵幾次老子離開故土。就這麽一次,不說離開,就這麽長的時間,老子罷官,就沒有俸祿了,一毛錢都沒有。老子家是大地主?有很多田產,土地,牛羊嗎?就這十六年的開銷,哪怕他 個人的開銷,注意另外一個問題,那個時候,老子多少歲數了?公元前485年、公元前571年出生。八十六歲了。首先這個歲數,就未必準確。古代人,那是那麽早年代的人,不說八十六歲,就五十歲的人,都老的不成樣子了。那八十六,還精神矍鑠?還能到處遊玩?他可是有兒子,孫子的人。家人能同意他再外出,在高齡的前提下?這裏,水分很大。神話的成分很大。何況,十六年沒有朝廷的俸祿,老子還敢再次外出?他能有多少積蓄?注意哦,從他家鄉到函穀關多遠?

  按照百度詞條:函穀關是中國古代關卡,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裏處的王垛村,其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為戰國時秦孝公所設。苦縣,古縣名,今河南省鹿邑縣。綜合有關史料,以地理考之,老子故裏賴鄉所在縣的縣治並非亙古不變,而是多次遷徙。

  先不管苦縣離開函穀關有多遠吧。

  就單單這個描述:函穀關是中國古代關卡,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裏處的王垛村,其西據高原,東臨絕澗..一般這種地方都是人煙稀少。常有虎狼出沒的地方,老子一個八十六歲的人,又是一個文人,膽子這麽大?還敢從那裏出去?從那裏出去,就是少數民族,遊牧民族,比較荒涼的地方了。大量的原始地貌,森林等等。

  這都是非常殘酷的曆史條件。

  一個人,一個文人,還是一個耄耋老人,可以說絕大部分的人活不到那個年紀【又不是現在的社會?】。還有那個年紀,還能不生病,依然跟小夥子,青壯年一樣,還能到處去?怎麽感覺這就是神話式小說,故事,傳說的情節呢?

  又不是已經有宗教道教的前提下,有煉丹,修道,修仙的方法?

  【把守函穀關的長官尹喜很敬佩老子,聽說他來到函穀關,非常高興。可是當他知道老子要出關去雲遊,又覺得很可惜,就想設法留住老子。於是,尹喜就對老子說:“先生想出關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聽後,就在函穀關住了幾天。幾天後,他交給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據說,這篇著作就是後來傳世的《道德經》。然後,老子就騎著大青牛走了。相傳歸隱修煉於景室山(後更名為“老君山)”】-----你看,對待老子的一生,就沒有非常詳細的介紹,考證,也不知道他思想是如何形成的,都八十六歲了,首先這個是否真實?不知道。也不知道他 思想怎麽來的,然後就有了《道德經》。如果按照後人的理解,那麽老子寫《道德經》,已經悟道了,為什麽還要出函穀關呢?難道跑到古印度去見悉達多太子去了嗎?

  當然不可能。

  春秋戰國,連西域都沒有這個說法。老子怎麽可能知道古印度呢?

  他出函穀,又為了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