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水有多深?【六百九十八】
作者:閣樓裏的念經貓      更新:2021-08-28 18:06      字數:2126
  先引述一段百度詞條:

  商的先世商族是興起於黃河中下遊的一個部落,傳說它的始祖契與禹同時

  從文獻記載可以知道,商代已經建立起比較完備的國家機構,有各種職官、常備的武裝(左中右三師),有典章製度、刑法法規等等。商代實行世官製度 。

  商王朝的職官有中朝任職的內服官和被封於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別。內服官中又分外廷Z務官和內廷事務官。最高的Z務官,是協助商王決策的“相”,又稱“阿”、“保”、“尹”。

  王朝高級官吏統稱卿士。三公,則是因人而設的一種尊貴職稱、並不常設。另外有:掌占卜、祭祀、記載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禱鬼神的祝,掌記載和保管典籍的作冊(又稱守藏史、內史),武官之長的師長,樂工之長的太師、少師。

  內廷事務官是專為王室服務的官員,主要是總管的宰和親信的臣。臣管理王室各項具體事務,有百工之長的司工,掌糧食收藏的嗇,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獵的獸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車的車正,為商王禦車的服(又稱仆、禦),侍衛武官亞,衛士亞旅,掌教育貴族子弟的國老,掌外地籍田的畋老。外服官主要有方國首領的侯、伯,有為王朝服役的男、有守衛邊境的衛。

  請注意這幾個特點,也是早期曆史的特點。

  第一,從商朝和夏朝的關係,從周朝和商朝的關係,其實可以反推到三皇五帝時期,也就是早期人類曆史,或者叫王的曆史來看,有一個有別於周朝之後的曆史。那就是早期曆史,雖然是王的爭奪,不過,都是先祖之間,彼此曾經有血緣,或者叫輔助關係。也可以用後期曆史當中的王族內部矛盾,爭奪QS來理解。而周朝以後,就變成了任何地方,諸侯,或者隻要想當王,都會起來,爭奪。當然了,我不是評價這裏麵的是非對錯,好壞。我隻是說這個事實。雖然我說中國上下五千年,從三皇五帝到清朝,都是帝王史,也可以說都是同根同源。但是越往後,就變成了單純地為了爭奪而爭奪。所以,曆史上,雖然某些人建立了所謂的ZQ,甚至建立朝代,有些隻有幾年,十幾年的壽命,王朝就結束了。當然了這裏麵的因素很多,很複雜。不過,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單純武力,一時得S,終究是匹夫之勇。上台後,沒有Z治理想,報複,一味享樂,不懂管理,治理,自然江山坐不穩。

  第二,前麵說過,周朝,周武王很牛屁是吧?建立了完整的國家體係等等等等吧,對吧?我也說過,周朝的東西,不是它自己創造的。前麵已經引述過,周朝的先祖就是跟商朝學習文化,學習東西。而這裏,你可以看到,周朝的國家體係製度,實際就是是從商朝過來的,不過是某些地方加以改善,改良,改進罷了。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大同小異的。比如卿士。三公,掌占卜、祭祀、記載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禱鬼神的祝。

  特別指出,請留意商朝的掌占卜的卜、掌祈禱鬼神的祝。這應該就是道教當中祝融術的起源。或者可能更早就有起源。

  所以啊,為什麽說中華民族的曆史源遠流長呢?

  因為它所包含的東西豐富,複雜,不是一個簡單,粗糙的,相反某些東西是現代人難以接受和理解的。

  就從周朝,或者商朝,或者更早的夏朝,就單單占卜,不說祭祀。現代人通常說是迷信,是為帝王的命運,疾病進行的迷信活動?

  那其實,就可以說,當然了,正因為曆史的複雜,太多的古人留下的文獻【《山海經》等神話故事,古人思想家,曆史學家等等的文章】,宗教因素等等,所以,近現代人產生錯誤的想法,以為古人都是迷信的,都是不科學的等等。

  其實,我們人類的古人,才,不,迷信呢。

  別的不說,大禹治水,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了吧?

  如果從神話的角度,那大水,是不是上麵的神發怒,降罪下來的意思?那《聖經》可是說諾亞方舟之類的吧,對吧?而我們中國人,中華民族,五千年多年前,三皇五帝末期,大禹,就已經用科學的方法,不是用簡單的築壩攔截洪水,而是挖人工河,支流,通過疏導的方式,用現在的語言,那就是泄洪,分流泄洪。

  那是非常了不起的。

  而很多人給予曆史的評價的時候,並沒有很多真正正麵的評價,而且對古代的一些東西,沒有真正站在曆史的高度,角度去思考問題,去解開曆史的 真相。

  就比如占卜,說是占卜前途,命運,國運等等的。

  其實,那就是胡說八道。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夏朝不會滅亡,商朝不會滅亡,周朝同樣不會滅亡。為什麽?不是說占卜嗎?要能占卜到的話,有苗頭,直接派兵剿滅啊。

  那就是胡說八道,不懂曆史而裝懂曆史的結果。

  我前麵提到,實際這和西周滅亡後,諸子百家,比如老子道I的思想有一定的關係。這個下麵再說。

  先說,占卜,到底是幹嘛用的?

  這和周朝的天官,實際是一個意思。

  那就是我們古人,古代,就已經有這方麵的人才,智者,善於觀測天象,星象,再加上一些傳承下來的曆史經驗,老人們的經驗等等,通過不斷地努力,嚐試,終於總結出來一套理論。

  實際,這套理論,就是現代天氣預報,氣象雲圖的原理。

  不過古人看的是天,尤其是夜晚星空,天體現象,位置移動,雲團的移動等等。

  再說一個,《三國演義》草船借箭,諸葛亮借東風,都知道的。東風是諸葛亮借來的嗎?諸葛亮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嗎?扯淡。那就是諸葛亮比別人懂天文地理,星象,占卜的原理罷了。

  所以,商朝,周朝的占卜,天官,那是古代的天氣預報,預防自然災害的。

  後麵會說,這個預防自然災害,怎麽演變到了跟人的壽命,王朝壽命有關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