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水有多深?【一百十八】
作者:閣樓裏的念經貓      更新:2020-12-15 12:48      字數:2438
  是不是我們都被這麽教育,就是一個忠臣被皇帝和奸臣給害死了,那王朝就衰敗了,或者亡國了?

  朝代不可能因為一個兩個人的存在或者倒台,就決定了一個朝代的命運。

  那是不可能的。

  因為一個王朝,朝代的命運,氣數就好像一個人生病,不服輸。不是你咳嗽兩聲,發了點寒熱,就立馬死了。這個必須得轉入很重的病,或者得到其它重病,導致了身體器官的衰竭,人才會死亡生病死亡。

  你想想看,一個兩個忠臣就是不在了,哪怕是被皇帝殺了,那國家還有軍隊,還有其他人頂替他的位子。隻要軍隊不渙散,其他臣子,哪怕是奸臣和皇帝能在敵人麵前臨危不懼,能有一整套方案來應對,那王朝,朝代就不會完。

  這就是山頭雖有分歧,彼此在皇帝麵前爭寵,那皇帝,奸臣,忠臣之間還是一個均衡的狀態,軍隊還是效忠於皇帝,百姓也不起來反抗朝廷的話,朝代,王朝的氣數就不會盡。

  皇帝的帝王之術在平衡,均衡上尤為重要。

  如果皇帝駕馭不了帝王之術,平衡不了群臣,隻會殺忠臣,降職忠臣,再重用奸臣的話,那軍隊,尤其是下麵的統軍將領心思就會活動,而天那個時候再降臨點災難,又不能安撫,平複百姓的話,那百姓必然會起來反抗。

  有一個影視劇,小說裏常常出現的情節,就是株連九族,株連十族的。其實曆史上不是沒有,但是不是主流,說一個皇帝或者每一個皇帝在自己的任上一殺就是好多忠臣,一個忠臣就是株連九族,那得殺多少人啊?

  皇帝真的會殺掉所有忠臣,所有勸皇帝別信奸臣,別當昏君的忠臣嗎?

  不,如果皇帝就是一個昏君了,連國家都不要了,大肆提拔的都是隻會拍馬屁的奸臣,貪官的話,忠臣也不可能跟皇帝死磕到底,最多一個兩個忠臣跳出來,這就是說這一個兩個忠臣的宿命到了,這個朝代的宿命就要到了。

  皇帝,哪怕是昏君都不是傻子,他不是分不清忠臣和奸臣的區別,也不可能殺掉所有忠臣,隻重用奸臣。

  就是殺忠臣,也很少把忠臣的下屬,以及相關聯的一些官員都給哢嚓了,來個連鍋端,株連九族之類的。

  株連九族是謀逆大罪,就是你有反心,要造反,對我,對我王朝大不敬才能做的。要不是昭告天下的時候,注意要殺掉一個忠臣,或者株連九族的案子,都是要昭告天下的,而不是殺了就殺了唄。

  你看趙構是不是昏君?旁邊有秦檜等奸臣,對吧?那把嶽飛給殺了,嶽飛下麵的牛皋,他的兒子嶽雲,下麵的將士多了去了,還有其他主戰派,皇帝不可能都殺了。

  那不管淮陰侯韓信是被呂雉夥同樊噲所殺,還是劉邦授意所殺,卻隻殺了韓信,而不是連韓信帶來的人,或者跟韓信很鐵的人都殺了。

  再比如吳王夫差那有了西施,連國家都忘記了,雖然沒有到商紂王的程度,西施也不是妲己,所以吳國被越國所滅,不能歸咎於西施,而是夫差是一個昏君,殺掉了伍子胥,加上奸臣伯嚭肯定不止一個奸臣然後動搖了整個國家的軍心,再加上夫差根本就認為越國元氣不可能恢複,心思就放在了吃喝玩樂上麵。

  那這樣的昏君不亡國,才沒天理呢。

  但是我要說的是伍子胥不是一個人,他身邊也有很多忠臣,為什麽就殺了伍子胥一個人呢?因為夫差僅僅是一個昏君不是傻子,沒有傻到那個地步,把能臣都殺了,誰來抵擋別國,處理國家大事呢?

  皇帝害怕臣子有異心,害怕他們有一天從自己手裏奪走龍位,但是更害怕下麵的百姓造反,或者別的諸侯,諸侯國,敵方打過來。

  昏君不知道危機四伏的道理嗎?昏君不知道皇帝的位子是怎麽得來的嗎?自己家的朝代是怎麽開創的嗎?

  當然都明白。但是昏君不是明君,沒有那個辨別能力,平衡能力,也就是實際上他根本就不應該上位當這個皇帝,他不具有駕馭帝王之術的能力。

  但是另外一點,這就是昏君和他那個朝代的宿命,明君改變不了宿命,昏君同樣改變不了亡國,被替換,倒台等等宿命。

  人要是真的明白宿命的話,就不會做出糊塗事情。就好像昏君為什麽叫昏君?不隻是沉迷後宮,不思國家社稷安危,而不是不願意走開國皇帝的道路,或者聽信忠臣,良臣的建議。

  是不是有一句叫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這話不完全對。如果你自己沒有這個分辨能力,聽了這個也對,聽了那個也對。或者這個對,那個不對。那到底哪個對?哪個錯?是忠臣對,還是奸臣對?到底哪個是對國家社稷最好,還是綜合一下,或者都不采信?就好像古代,常常為了抵禦敵方,是主戰,還是主和,兩派發生爭執。而且古代又常常主和的很多,為了主和,又常常犧牲女子和親,遠嫁異鄉。

  那些女子的最後的命運如何?

  能像文成公主,王昭君那樣風光嗎?或者各個都美滿,長壽嗎?

  這些都是文人墨客的溢美之詞,粉飾罷了。

  從大的方麵來說,君臣不能一心了。不能說各懷鬼胎,肯定是各有各的心思。忠臣認為皇帝就該全部聽自己,或自己這邊的。那奸臣就是全部迎合皇帝,再為自己多撈點好處。皇帝想的就是你忠臣說敵人,狼來了,那你忠臣把籬笆紮緊了,幹好你的本職工作,訓練好士兵,隨時準備應敵不就好了嗎?你來我的什麽私事,女人那點事啊?

  這當然是一個很大的平衡關係,三角關係。其實已經不能達成一致了。

  並不是奸臣給皇帝進言,皇帝就會殺掉忠臣。

  奸臣再多的話,那僅僅是陪襯,而皇帝的怨念,殺氣,殺意早就一點一點累積起來了。用奸臣和皇帝的話來講,其實是忠臣把皇帝給逼上了懸崖絕壁,沒有退路了,所以皇帝不得不殺掉那個把自己給惹火的忠臣。

  殺掉一個忠臣,對朝野的震動是很大的。

  原本還想勸勸皇帝的人,就會閉上嘴巴,再也不管皇帝閑事了。而奸臣那是乘機大撈特撈,給皇帝進讒言,拍皇帝馬屁,做事根本不可能像忠臣一樣認真。

  那上麵的官員都如此,下麵的官員還不是更加如此呢?

  那誰心裏沒有小九九啊?

  武將,一方諸侯不會動動該改朝換代的念頭?或者多為自己打算打算的準備嗎?

  都沒有人再勸皇帝了,那正是皇帝想要的寧靜和天平。

  他不擔心嗎?

  隻要暫時沒事,就不擔心。等有事了再說吧。或者不是現在還沒事嗎?不是位子都有人在頂嗎?嗯,這個人,這些人能言會道,棟梁之才啊,比忠臣好多了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