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謎中局
作者:閣樓裏的念經貓      更新:2020-12-15 12:47      字數:2403
  吳家一家全部是被縣令派衙役送往知府衙門的,當然縣令也是一起跟著的。

  電視裏一般描寫縣裏到知府衙門都是很快的,可是實際上就拿現在社會來說,來打比方的話。

  說這個什麽意思呢?

  那就是縣令到到知府衙門,要經過好幾個縣,要幾百裏地的路程,不是一眨眼,就到了。

  當然,這又扯遠了。

  快馬加鞭是不能隨便用的,一般用於邊關告急,非常非常緊急的軍事情報才可以用的。哪裏發生了重大災情,也用快馬加鞭。

  曆史上,唐玄宗李隆基幹過這麽昏庸的事情,為了楊貴妃能吃上幾個廣東那邊的荔枝,竟然動用了快馬加鞭,活活累死了好多千裏良駒。這也是李隆基治下發生兵變安史之亂的其中一個原因。

  我的意思是從縣裏出發,到知府衙門,那在古代可不是一兩天就能到的。

  古代不像現在,有公路,有高架,有高速公路,省道等等。那個時候,用現在的話來講,基礎設施薄弱,道路交通建設不發達。經濟比較好的地方好好一點。經濟差的地方,吃飽穿暖就不錯了,還修路,修大路,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要是縣裏在山裏的話,那從山裏到城裏更是得繞不老少路了,有的時候,還得先走山路,然後轉一段水路,再走陸路,是非常非常麻煩的事情。根本不是輕鬆簡單的事情。

  這個縣令押著吳家,不,是送吳家往知府衙門去。那叫一個辛苦和慢。

  這畢竟不是押送犯人,也不能真的把吳家當犯人看。現在是在自己手上,那要是知府府台大人一高興或者跟吳家混熟了,哪一天吳家在知府麵前說自己怎麽怎麽虐待他們來著,那自己還要不要活了?

  所以啊,不能得罪。得好吃好喝的,還不能太催了。這萬一到了府台那邊,吳家不樂意了,做出來的東西一塌糊塗,那自己同樣沒有好果子吃。

  趕了一天的路了,當晚就找了一個客棧住下了。

  你說怪不怪這事?

  吳家給安排了房間,三間呢,夫人得一間吧?老夫妻跟兒子不能住一間吧,那得兩間吧?然後吳家是樓上,衙役和縣令都在樓下。店裏還給包場了。

  嘿嘿,第二天,吳家一家人全不見了。問店老板,店老板,夥計都說不知道啊。而且最奇怪的是大門都沒開,人是怎麽不見的呢?

  這下可把縣令氣得哦。

  氣還是其次,那在府台大人那邊可怎麽說啊?沒辦法,還得硬著頭皮去見府台大人啊。

  實際情況是什麽呢?

  是那個老奸巨猾的府台,根本不想提拔縣令,隻想著自己。這樣一來,罪名全是縣令的,隻要嚇唬嚇唬縣令,也不是真的會治他的罪。得便宜的就是他府台。

  那麽人是怎麽回事呢?

  當然是江湖中人,連店老板和夥計都被掉包了,縣令衙門裏還有眼線,所以那個迂腐的縣令隻是替別人做了嫁衣,空歡喜一場。

  縣令硬著頭皮去找府台請罪,按下不表。

  單說吳家人實際被江湖中人的江湖手段,也就是迷煙,蒙汗藥的雙重手段給弄走的。當然從縣令那裏弄來了吳家人,也不能虧待的,還是坐馬車。不能太招搖。然後那些江湖人物穿的跟縣令衙門的衣服差不多。就是蒙汗藥迷煙的藥勁過去了,看到外麵也分不清楚誰跟誰的。

  一路無話。

  都快要要到知府衙門的地界了,在郊外有一座山。那一段地界比較偏僻。

  雖然如此,知府治下,貌似沒有出現流民,難民,山匪什麽的情況。

  府台的人心想可以鬆一口氣了,任務完成的很順利,馬上就可以交差了。賞金就要到手了。那白花花的銀子啊。

  要用嘚瑟的廣告詞,就是:銀子,我來了!

  這嘚瑟勁還沒過去呢,忽然亂箭齊發,還有網似乎從天上丟下來似的。

  可憐那些江湖人物,幾乎全部被殺死了,就留了一個活口,讓他回去報信,金子一萬兩,銀子一萬兩到雲台山。吳家的人跟馬車就被一群蒙麵的人給劫走了。

  雲台山?那個江湖人物根本就沒有聽說過。但是不管怎麽說,人都被劫走了,說啥都沒有用了。隻能回去向府台請罪了。

  那知府見了那個江湖人物,自是大吃一驚,還聽說人被一夥強人給劫走了,還在自己地界上,還獅子大開口,一萬兩金子加一萬兩銀子,當自己是大貪官啊。

  生氣歸生氣,還安慰了那個江湖人物,給弄了一桌酒席壓壓驚。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推杯過盞。知府當然說自己不勝酒力,讓江湖人物多喝多吃,還讓師爺陪著。自己就先撤了。等知府一離開,來了一個漂亮的丫鬟。

  半夜裏江湖人物肚子劇痛,想上茅房。結果疼痛難忍,倒地身亡。那屍體被什麽人很快地處理掉了。

  然後還有人報告知府,家裏進賊了,失竊了很多東西,一些卷宗。

  其實這個正是知府的計謀,因為上麵要查辦他的貪汙,還有調查一些過往的案件卷宗,正好乘機毀滅證據。那批江湖人物本身就跟知府的貪汙案件有關,很多是半官差半江湖。所謂的失竊就是給連夜運走了,連同卷宗。

  不僅如此,連那個丫鬟都滅口了。

  那麽那批強人呢,又是一批知府招募,暗中培養的殺手,死士。

  事情結束了嗎?

  非也。

  就在知府得意之計,兩江總督派兵圍剿了那批強人,全部捕獲了,連同吳家三口,然後兩江總督抓捕了知府。罪名當然是勾結山匪,私吞,貪汙,殺人等等。還同時拿到了知府貪汙的準備藏匿起來的銀子。

  這下好了,把吳家獻給宮裏,又拿到知府的罪證,還能用知府貪汙的銀子來彌補自己的貪汙。

  這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啊。

  本來,故事到這裏,應該打住了。

  那麽後事究竟如何呢?

  一說是,兩江總督位子保住了,沒有被皇帝降罪。

  一說是,兩江總督卷入了爭嫡當中,還是被處斬了。

  一說是,龍顏大悅,還獎賞了總督。可是沒多久總督就死了,還是被法辦了。

  一說是,皇帝早就派下了欽差密探,來龍去脈查了個門清,所以別想偷奸耍滑。

  一說是,吳家進宮後就做不出來原來的豆腐了,全部被殺了。

  一說是,吳老二的夫人,其實是當今萬歲爺的親生愛女。當年奸人的陷害,導致寵妃被人陷害,連同剛出生的**也差點被害死,被毒啞毒聾了。被好心的太監拚死帶走了。就是她的父親。還有說她的母親實際是那個寵妃。。

  事情到底如何?

  天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