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悟師太
作者:馬小六      更新:2020-12-15 10:32      字數:2802
  薛子睿隨公荀出行,這一日不在宮中。宮裏出了棘手的事情應事的內侍慌了手腳,直接跑到蘇韻熙這裏通稟。

  說來也簡單,就是一位太妃因病而薨。按理說正常走禮法便是,但是這位太妃身份有些特殊,她原是名門望族的掌上明珠,跟了徐國王上家族門第更是越發顯赫,這一脈本應該是蒸蒸日上,可是主掌家業的人不知道哪根腦弦搭錯了位置,愣是勾結外族企圖謀反。事情一出朝野嘩然,這位太妃家中瞬間從王權貴族變成了亂臣賊子,族人悉數重罰,該處決的處決,該發配的發配……說起來這位妃子也該被牽連,就算聖心憐憫也該貶庶為民,可是先王就是愛她寵她,力排眾議到底還是把她養在宮中。

  先王駕崩,廢太後陳氏就去找了這位太妃麻煩,但因當時內憂外患再加上公浚阻攔,終究也沒對這位太妃做出什麽,隻是限製了她的出行,削減了她的用度。這徐國剛算穩定,還沒開始整飭過往問題,這位太妃就思度成疾病逝了,可是她的喪葬禮製該按哪個等級卻成了問題,內侍不敢做這個決定,聽聞王上、掌事均不在宮中,太後那裏又早早的有過旨意不允許旁人打擾,總不能讓人在屋裏臭著,內侍隻能去問王後。

  蘇韻熙聽完前因後果也是皺眉,一個確實如內侍所言喪葬等級不好確定,雖是先王寵妃但也確實是亂臣之女,若是大操大辦恐怕前朝頗有爭議,可是要是草草了事也有損先王威儀;再一個對於徐國的殯葬禮節蘇韻熙不甚了解,萬一哪裏做的不對怕是讓人笑話。問了侍者王上何時回來卻無人能答,思來想去便帶著人去了寂憬庵。

  庵門緊閉,娥黛上前敲了幾下無人應答。於是揚著嗓子向裏麵說道:“太後娘娘,王後娘娘有事求見。”等了片刻,娥黛的又揚手,剛要落下就聽裏麵傳出聲音:“此乃寂憬庵,隻有修行的出家人沒有深宮的太後,施主請回吧。”

  娥黛一愣不知道如何是好,蘇韻熙走上前來,輕擊門扉:“兒媳蘇韻熙見過母後,打擾您清修是兒媳做的不對,但太妃韓氏因病薨歿,王上外出不知歸期,兒媳又初來徐國,實在不知該如何應對,事出有因請母後見諒,此事還要勞煩母後您定奪。”

  靜默片刻,庵內傳來輕緩的走動聲,接著是門栓劃過的響動,庵門隻開了一掌來寬的縫隙,門裏人穿著僧袍,麵色清白未施粉黛,表情也是冷凝,看樣子四十多歲,蘇韻熙不知對方是誰,但看著氣度卻不像是深宮之中的妃嬪,想必應該是跟著太後一道修行的侍女,既然是太後帶在身邊的人,肯定是得太後賞識。蘇韻熙輕輕合掌略施一禮,還未開口對方便道:“靜悟師太最喜清幽,人多不便,你獨自進去。”

  蘇韻熙恭敬道:“是,煩請師太引路。”

  早在蘇昭之時,公荀就對蘇韻熙說過陳氏逼迫他母妃出家修行。如今大勢已定,公荀登基繼位,太後身份貴重,為何還要在這庵中修行?若是尊崇佛法自可以在內宮供奉佛龕,這庵內粗衣陋舍,吃穿用度都是異常簡單,為何一國太後要受這份罪,蘇韻熙不明白,難不成是陳氏迫害讓太後心灰意冷?日子總是要好好過的,現在不比當初,公荀一定會好好彌補他母後受的委屈啊?

  佛堂之中光線微暗,纖瘦的背影口中念念有詞,手中佛珠隨著白皙粉嫩的指頭輕移。蘇韻熙隨師太進來,也不發出響動,隻在一旁靜待那人把這段佛經詠誦完畢。蘇韻熙心裏有諸多疑問,見到太後的時候非但沒少,反倒又多了一個,眼前的這個人並未蓄發,按理說當初是陳氏逼迫落發,如今大可蓄發,為何太後還是一副佛門弟子的麵貌?

  蘇韻熙正想著,之前跪立在蒲團上的人身形微動,蘇韻熙上前一步,同帶她進門的師太不約而同的攙起太後。太後側首,看了一眼蘇韻熙,心道這女子不是宮中的嬌豔繁花,白白淨淨,微胖的雙頰上掛著溫婉的笑容,不嫵媚倒是有些母儀天下的端莊。薄施粉黛,體香清淡,不是男人眼中的美人,倒也是平和典雅的模樣,在宮闈之中這個樣子真算不得出眾,公荀怎會選了這麽個人做王後?想到蘇韻熙是蘇昭的長公主,又見她恭恭敬敬的扶著自己的手臂,太後在心裏一個勁兒的歎氣。

  “你就是韻熙?”

  “回母後,是。”

  雖然現在是粗布麻衣,畢竟之前也是錦衣玉食的王妃,即便是人到中年依舊皮膚皙白、柳眉烏黑、睫毛纖長、唇紅皓齒,公荀與她有六分相像。這六分恰到好處,讓公荀的麵貌既有女子的秀美又有男子的軒昂,多一分太陰柔,少一分太硬朗。蘇韻熙看在眼裏,心裏卻道如此嬌豔的美人都得不了聖寵,窮其一生最後卻想長伴青燈古佛,真是讓人唏噓。

  “這一聲母後我應下。之後還是喚我靜悟師太吧。”

  “是。”蘇韻熙扶靜悟師太坐下,輕提裙擺跪倒在地。靜悟師太不明所以還未反應,蘇韻熙就行了跪拜大禮,禮畢便道:“您承我一聲母後,便是認下我這媳婦,本是冊封大典之後就應該來拜見您,可是王上說您清修讓媳婦莫要擾您清淨,一拖再拖便拖到了今日,雖是遲了些,可是媳婦第一次見母後,該有的禮數還是要有,也算是媳婦對您的尊敬,若未行禮數就喚您師太,媳婦心裏不安。”

  靜悟師太頷首,知道這是個懂事的丫頭,沒有公主的刁蠻任性,倒是個禮數周全、恭順謙和的好孩子,可是心裏也是跟著一沉,但願她能好好的管顧後宮,也算是對得起徐國的列祖列宗了。

  “坐吧。”

  蘇韻熙答應,坐下便表明來意,道明原委也說出了自己的顧慮,詢問靜悟師太可否降低等級將太妃按太夫人的等級發喪。本就是太妃,心心念念的人都不在了,喪葬上就是風光又有什麽意義,左右不是給活人看的,靜悟師太想了想吩咐蘇韻熙還是按太妃的等級發喪,但不予追諡,不葬王陵。

  又閑話了一些,兩人倒也融洽,可是宮裏等著蘇韻熙處理事情,她也不好久坐,於是站起身來又施了佛家的禮數算是辭別。靜悟師太也是越發喜歡蘇韻熙,隻是蘇韻熙不明白為什麽靜悟師太的眼神這般哀怨,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若說清修倒靜悟師太倒是少了些出家人的泰然,或許這就是深宮給這般俏麗的女子留下的印記吧。

  蘇韻熙回了華盛宮剛把事情吩咐下去,端起茶盞還未喝上一口,公荀便風風火火的走了進來,少了往日的溫和,上來便是一句:“你去見母後了?”

  蘇韻熙微怔,不知為何公荀這話裏帶了質問的語氣,於是趕緊道:“太妃韓氏先逝,你不在宮中我無法獨斷,所以才去請了母後的懿旨……”蘇韻熙越說聲音越小一是怕公荀怪她叨擾母後,二是怕公荀覺得她這點小事都處理不好。

  “其他呢?還說了其他嗎?”公荀少有的冷硬。蘇韻熙覺得渾身上下無自在,隻能輕聲答道:“沒有了,隻是閑話家常,我怕擾了母後清淨,就趕緊回來了。”

  公荀“嗯”了一聲轉身走了。蘇韻熙卻心神不寧,公荀與她從未這樣生疏過,可蘇韻熙又不明白,她同太後明明氣氛融洽,並未覺得太後煩她厭她,為什麽公荀會動氣。

  晚夕,蘇韻熙坐立難安、食不知味,蘇韻錦不知道前因後果還以為是吃食不合姐姐胃口,剛想吩咐娥黛找些開胃的東西,公荀卻轉了進來,看向蘇韻熙時依舊往昔的笑靨暖暖。

  “你們兩個怎麽不等我!”一句嗔怪,仿佛下午不曾和蘇韻熙起過嫌隙。

  “韻熙,這個給你。”公荀舉手遞過錦盒,蘇韻熙接過打開,原來是同傳國玉璽一道被藏匿起來的王後璽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