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證據皆備埋隱患
作者:烏梅番茄      更新:2020-12-15 00:16      字數:4439
  一切皆已準備就緒,除了正在往回趕的韓續和茗青之外,所有上官雪瓊和宇文煜需要的東西都已經齊備。

  一早就換好了麵見聖上的朝服,上官雪瓊和宇文煜也是難得的和他們的父親一起進了京中,從前他們都是處理完事務趕回後被宣進宮去,而這一次卻是和所有的大臣一起上了早朝,要說起感受,那自然是與平日大不相同。

  “你們今天要當著朝中那麽多大臣的麵舉出那王丞相的罪證,這實在可謂是冒險之舉,即便證據在手,也不能掉以輕心。”倒是不同於上官鐸此刻的從容淡定,宇文燁依然還有些憂心上官雪瓊和宇文煜。

  “侯爺還是不要多慮了,他們年輕人有自己的處事風格,我們靜候結果便好。”拍了拍宇文燁的肩膀,上官鐸爽朗的笑著先行了一步。

  “侯爺大可放心,我們定會讓那有罪之人無處可逃。”比了個抹脖子的手勢,上官雪瓊看起來就是勝券在握的模樣。

  輕輕頷首,宇文燁隻願一切都是他多慮了。

  “父親看起來好像很是憂心,不知是在顧慮什麽?”慢慢走到宇文燁身旁,宇文煜輕聲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我是擔心那王丞相老謀深算,還藏著後招。”不知為何,宇文燁總覺得這件已經過去了十七年的大案,不會這麽簡單的就結尾。

  也是難得見自己的父親會存著如此的不確定,宇文煜在心中提醒自己後麵的每一步更要小心謹慎。

  在看到和上官鐸還有宇文燁一同進入大殿的上官雪瓊和宇文煜時,其餘的所有人在心裏都開始猜測起他們這一次是因何而出現,隻是無論原因為何,所有人都有些提心吊膽,生怕哪一天他們二人就把矛頭指向了自己。

  有一部分人倒是知道他們離開遂城的那段時日是受命去了梁境發糧賑災,可這發糧賑難不成還能出什麽亂子?不然區區一個賑災之事,實在是無需煩勞這兩個大忙人特意跑來回報一趟的。

  有些姍姍來遲的王丞相在看到他二人的一瞬間也確是有些慌亂,不過他到底也是個城府極深之人,很快便恢複了常態,同其他的大臣談笑風生起來。

  看了一眼和周圍很是格格不入的上官鐸和宇文燁一眼,上官雪瓊真是不得不說她和宇文煜還真是深得父親的真傳。

  不拉幫結派,對任何人都敬而遠之。

  知道今日有一場好戲,楊益來的也是比往常更早一些,在接受了朝臣的參拜之後他便出聲詢問了上官雪瓊與宇文煜有關去梁境賑災之事,“上官將軍與宇文小侯爺這幾日去梁境路途遙遠,勞煩你們替朕奔波這一趟替我穩定梁境的民心,朕心中自是感激,不知你二人此次帶去的種子和其他的物資可有派上用場,梁境的災患可有好轉?”

  畢竟梁境之患這麽多年來都沒能得以解決,所以也可以算是曆朝曆代的一件大事,所以在楊益問完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上官雪瓊和宇文煜的身上。

  “我與上官將軍此去除了帶領著梁境的災民尋到了適宜作物生長的土地並同他們一起播種了糧食的種子還在梁境替他們尋到了幾處水源,應該足以解決他們日常的溫飽問題,除此之外我們也向梁境周邊的各城、鎮、村傳達了聖上的旨意,凡是由梁境去的災民,他們必須安排好餐食與住宿,不可隨意驅逐,直到我二人離開梁境之時,一切情況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梁境的災民也不再是成日怨聲載道了。”當著所有人的麵將自己與上官雪瓊的作為廣而告之,宇文煜除了想讓楊益放寬心之外,更是在狠狠的打那些賑災不利的官員的臉,讓他們無話可說。

  其實這些方法說簡單也簡單,那些一波又一波被派去賑災的官員是當真想不到嗎?他們不過是企圖蒙混過關,懶得去實行罷了。

  在宇文煜說完後,楊益很明顯的看到了有些官員默默低下了頭,也不知是真的心懷愧疚還是不想被遷怒到。

  “將軍和侯爺如此的盡心盡力,實在是我朝之幸,這梁境遺留多年的禍患你們二人一去就已解決了大半,你們的能力與效率那簡直是可以在史書上記上一大筆,實在是好啊!”對於楊益而言,上官雪瓊和宇文煜就是他最大的底氣,有些人不是總是見不得他對他二人的袒護嗎?那就拿功績和真正做出的實事來比,不然他們的豐功偉績就是最好的堵住悠悠眾口的利器。

  也是難得見楊益如此高興,堂下的文武百官也紛紛附和起了他的話,更有甚者直接對著上官鐸和宇文燁作揖,恭喜他們有如此大有作為的兒女。

  暗中觀察了一下王丞相的反應,上官雪瓊覺得也該到了好戲登場的時候了。

  輕輕對著楊益點了點頭,上官雪瓊告訴他是時候該引出和梁境有關的另一個話題了。

  “上官將軍,容我多問一句,押運糧食和物資去梁境的戎奇軍為何還未歸來,不知是因何事耽誤了行程?”順理成章的問出了這句話,上官雪瓊和宇文煜也就剛好可以借著這個問題提起他們在梁境的見聞了。

  “說起這個,我二人剛好想要向聖上稟報在梁境的一些見聞。”勾了勾嘴角,上官雪瓊先是拋出了話頭,想要看看在場的這些人中有哪些人已經按捺不住了。

  畢竟如果一聽到梁境二字就能想起當年王爺被流放之事的人,要說他心中沒鬼,上官雪瓊還真是不信。

  “哦?是何有趣的事情,且說來給大家聽聽。”裝作一無所知的模樣,楊益露出了頗有興致的神情。

  “不知在場的各位元老可還記得當年被流放到梁境的那位先皇的親兄弟,當年赫赫有名的安邦王爺,我們這次去不僅有幸見到了他,還從他那裏聽聞了一些舊事。”一聽到上官雪瓊提起安邦王爺,在場的已有不少人慌了神,似是沒想到已經過去了十七年的事情在今日還會被提及。

  “你說的可是當年牽扯進了謀逆大案中的那位王爺,朕的皇叔?”其實在聽到上官雪瓊說起這位王爺時,楊益的心中也有些驚愕,他本以為她是要說與王丞相有關之事,不曾想上官雪瓊居然說起了十多年前的舊案。

  “不錯,我與將軍此番回京就是要為安邦王爺平反。”接過了上官雪瓊的話,宇文煜字字清晰的表明了他二人的意圖,此言一出,堂下皆驚。

  “什麽?將軍和小侯爺要翻十七年前的舊案,可這案子在當年不就已經水落石出了嗎?這證物都已經存放在大理寺內了,還能有何隱情?”對當年案子有所了解的刑部侍郎首先出聲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在他看來如此證據確鑿之事想要將之推翻,根本是無稽之談。

  “證物?敢問大人,大理寺內存放的當真是當年涉案的證物嗎?你所謂的證物究竟是王爺當年與馬大人親筆所寫下的書信,還是僅僅是一份辨不清真偽的拓印之物?”既是他自己送上門來,上官雪瓊也定不會同他客氣,簡單的幾個反問就讓他沒了氣焰。

  掃視了一圈被她的這些反問堵得說不出話的官員,上官雪瓊很是輕蔑的笑了起來,“看來大人口中所謂的證據確鑿一言實在是有些不堪一擊,不攻自破啊。”

  “當年牽涉到安邦王爺的謀逆大案的確先是由刑部負責,可後來在拿到了證物之後就把案子和證物交由了大理寺,隻有那位馬大人是被關押在了刑部大牢,先皇裁決後才問了斬。”再開口的時候那位刑部侍郎明顯有些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一個不留神又被上官雪瓊找到了什麽破綻。

  “不知當年大人是因何定了那位馬大人的罪?”若是他自己不強出頭,上官雪瓊或許還能放他一馬,可他如此狡辯,她也不會輕饒。

  “當初先皇要去馬大人所負責的轄區巡遊,他趁著替先皇安排行程之便與王爺一起策劃了一場刺殺行動,當年陪同的人可都能證明,之後派去搜查的人也找到了他二人互通的書信,書信的內容便是他們暗中勾結想要對先皇圖謀不軌的鐵證,後來多虧兵部侍郎姚大人發現了他們有密謀謀反之嫌並及時提醒了先皇,要不然先皇怕是還被這兩個表麵忠心之人蒙在鼓裏,什麽時候失了天下都不知。”痛心疾首的將那些所謂的罪責一一列舉出來,這位刑部侍郎還為自己的慷慨陳詞而沾沾自喜。

  帶著嘲諷之意勾了勾唇,上官雪瓊故意在他說完之後大力的鼓起掌來,“大人的這番話聽上去好像合情合理,可實則卻是錯漏百出,也不知當初先皇如何會信了這可笑的說辭。”

  聽出了上官雪瓊言語裏的不屑,宇文煜為了避免她會說出更大不敬的話,便趕緊開口回懟起了這位刑部侍郎,“依大人方才所言,先皇當初是在出行途中遇襲,那你們可曾抓到了行刺之人,可是那人親口告訴你們他是王爺和馬大人派去的?你口口聲聲說馬大人和王爺意圖謀反,那你又可曾想過,他二人手中不僅不握有一兵一卒且以他們的官職連隨時調兵遣將的權限都沒有,要如何去贏駐守京城的數十萬精銳將士?還有你說的書信,就我所知那不過是拓印下來的,誰也不知是不是有心之人隻取了自己需要的部分拚湊而成的,至於你剛剛提到的那位姚大人,如果我沒記錯,他是不是不久之前剛因為通敵叛國等種種罪責被聖上下令斬首,這樣一個人說的話,當真可信嗎?”這位刑部侍郎舉出了多少所謂的證據,宇文煜就指出了他話中多少的破綻,不僅如此還句句在理,惹得那刑部侍郎節節敗退,甚至都抬手擦起了額上的細汗。

  知道自己實在不是上官雪瓊和宇文煜的對手,那刑部侍郎唯有敗下陣來,朝著二人作了一揖,希望他們放自己一馬。

  “宇文侯爺說的這些倒是在理,不知可有證據?”雖然不明白他二人為何會忽然要替安邦王爺正名,但楊益知道他們行事一定有自己的道理,所以便及時出聲圓了場。

  “這兩封書信就是方才被提及了多次的當年王爺與那位馬大人互通的書信,我想先請聖上看完,然後再來裁決單憑這兩封書信是否就能判了那謀逆的大罪。”將手中的信交給了楊益身邊的總管,上官雪瓊和宇文煜靜待著他把信全部讀完。

  在他二人與那位刑部侍郎唇槍舌戰的時候,王丞相一直在暗中觀察,可是直到現在他也沒能想明白他二人非要去翻這件舊案的原因究竟是為什麽。

  “這看起來完全就是正常的通信,信中他二人還提及了不少巡遊的景點和特色的小吃、玩物,光從這兩封信中實在看不出有任何的異常之處。”仔仔細細的看完了信的內容,楊益怎麽也想不通當初為什麽會因為這樣的兩封信就能牽扯到謀逆之事。

  “正是因為這兩封信太過合乎情理,所以才有人費心去安排了一場刺殺,好讓謀逆一說可以更加的深入人心。”原本安邦王爺是先皇極為信任之人,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居然想要殺害自己,這樣極度的憤怒之下,怕是先皇都失了理性思考的能力,才鑄成了大錯。

  “敢問將軍與小侯爺,你們口口聲聲說當年王爺和馬大人皆是遭奸人所害,可究竟是何人,又因何是非要做如此歹毒之事呢?”開口的是軍機大臣,他雖接任此職務也已有多年,但對十七年前的那件案子卻也並不算了解,此番也是適時的提出了自己的疑慮。

  “因為當年正是安邦王爺查出了朝中包藏禍心的那些大臣,可他還沒來得及告知先皇就被那些人聯合起來反咬了一口,最終讓他陷入了百口莫辯的死局之中。”一直默不作聲的上官鐸忽然開了口,畢竟當年的謀逆一案是由他去徹查的,所以此事不會有人比他更有話語權。

  此言一出,連同楊益在內都倍感意外,所有人隻知當年先皇要上官鐸徹查謀逆一事起因就是因為安邦王爺與那位馬大人的事情,但是直到今日上官鐸親口證實了,他們才明白原來當初的先皇隻是借此事為由頭,趁此機會將所有有異心的人一舉殲滅,可真是一石二鳥,也是瞞了所有人這麽多年。

  聽聞此言,最為震驚的莫過於楊益,因為從上官鐸的話中他不難聽出當初他的父親到了最後是知道安邦王爺是無辜的,可是他又為何依然毅然決然的對他痛下殺手。

  難道自古以來,帝王就當真無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