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作者:白喵浮綠水      更新:2020-12-15 00:02      字數:2177
  永安王妃本就因著季笙歸來心情大好,如今聽得季笙這番恭敬的話,更覺心中如寒冬臘月裏喝了熱水一般熨帖。

  “好孩子,”她憐愛地拉著季笙的手拍了拍:“你一慣是個最孝順的,母親心中清楚,也有一杆稱牢牢地記著你對母親的好。”

  卻不僅僅是這些。

  這些日子以來,她因寄荷側妃入府所受到的所有的冷待,被禁足後或真或加的笑臉迎逢,還有那一雙雙窺探的,落井下石的眼,她自有一本賬,將這一切都牢牢地記著。

  永不肯忘。

  她含笑看著自己麵前小意奉承著的季笙。

  因為趕路,她一路風塵仆仆,原還有些蒼白的麵頰也因氣血翻湧而顯現出一種與尋常不同的紅粉,看著倒比以往康健了不少。

  那雙眼,也比往日在雲舒院那死氣沉沉的人多了幾分活力。

  倒不似那位,總是高高在上地端坐著,縱然天塌下來,她連眉梢眼角也不會動一下。

  但那個人,實則十分名不正言不順,無論是對方的地位,還是態度——她當戰戰兢兢地坐在那個位置上,小心翼翼地守護著那個如浮萍一般的位置,生怕被人搶了奪了,被拉下馬來,跌倒泥裏,再也不能翻身。

  可她偏偏沒有。

  她身居高位,縱然不肯給任何人好臉色,可偏偏能獲得那人無比的寵愛,甚至不屑一顧。

  叫她們這些出身貴胄的貴女們瞧著,總有些不知好歹的怨憤和牙癢。

  憑什麽,憑什麽她能如此?

  但無妨。

  她總有,總有叫她再站不穩的時候,叫她萬年不破的表情龜裂,再不複往日那般雲淡風輕。

  想到這裏,永安王妃麵上的笑容更深了些。

  看向季笙的目光也更加熱切——她與那個人,生得多麽相似啊,若非早知季笙是自己這房,是王爺的風流債,她幾乎都要錯誤地以為……

  永安王妃將紛亂的思緒收回,噓寒問暖地同季笙說話:“阿笙,多日不見你,你在廟裏都做些什麽?”

  嫡母多年積威仍在,縱她現下言笑晏晏,季笙到底不敢掉以輕心,便低著頭,十分恭敬地將在廟裏發生的那些事說了:

  “說來,阿笙能有今日這番造化,也全賴母親照拂。若非母親放阿笙去了寒山寺,怕是阿笙現下還在雲舒院裏勉強續命呢……”

  她站起來,靈巧地轉了一個圈給永安王妃看:“母親您瞧,阿笙現在是不是好多了?”

  小小的人兒緋紅著一張臉,轉起圈來裙擺如花朵一般盛開,十分可愛,聲音又十分軟糯,帶著對永安王妃數不清的孺慕。

  永安王妃便也跟著笑了起來。

  目光,卻頗有深意地一閃。

  她想起尚在病中時,與玉嬤嬤的那番對話。

  她吃了藥,總算覺得頭腦清醒了一些,往日的屈辱和仇恨便齊齊地湧了上來。

  玉嬤嬤站在她身邊,十分恭敬地模樣:“娘娘當早些好起來,好生給那些賤婢們一些顏色瞧瞧才是。”

  她便苦笑:“哪裏來的顏色?如今我纏綿病榻,大權旁落,能不被旁人奚落都算得上命好了。”

  玉嬤嬤便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模樣:“娘娘,您是國公府嫡女,自幼便活得恣意灑脫,怎的如今落在這王府裏頭,便將前塵都忘了?”

  前塵?

  她自是不會忘的。

  她尚在家中時,便備受寵愛,活得恣意又張揚,從來不懼天地,如今入主永安王府二十餘載,反而變成如今這般畏畏縮縮的模樣。

  實在不該。

  她想起自己張揚了大半生,在長安城裏從來都是有頭有臉的——的確很是不該委委屈屈地在這院子裏了卻殘生。

  但如今,她也是在是沒有辦法了……

  玉嬤嬤便笑了:“娘娘怎的忘了?雲舒院裏,不是還有一個人麽?”

  永安王妃失笑:“她?”

  她的聲音裏,充滿了嘲諷:“她父親都不肯多看她一眼,我怎能將希望寄托在一個小小庶女身上?”

  “娘娘果真忘了,”玉嬤嬤提點道,“咱們四姑娘,從來都不是尋常庶女。”

  被玉嬤嬤一提醒,永安王妃被塵封的記憶頓時翻了出來,但想到季笙那張黃撲撲的小臉時,又有些泄氣:“這些年的秘藥,早將她養壞了,如今怕是回天乏術。”

  玉嬤嬤不以為然:“不過是一些補藥,姑娘身子弱,受不得大補,也尚算在情理之中。”

  她小心地伺候永安王妃坐起來,在對方背上墊一個靠枕,好叫永安王妃能舒服些,待忙完了,這才蹲在永安王妃身邊說話:

  “老奴聽聞,寒山寺主持有一雙回春妙手,說是無論什麽疑難雜症到了那位大師手中,都會藥到病除。”

  永安王妃便懷疑地看了她一眼。

  這老奴,跟在她身邊多年,一向是個心有成算的,她能說出這番話,定然還有什麽隱情……

  不過,無妨。

  永安王妃用慣了玉嬤嬤,自有把握能將玉嬤嬤收攏得服服帖帖,更何況,她也有自己的盤算。

  也罷。

  如今就當是季笙是先驅,先將她準備好了,待到用時,再拉出來也不急。

  兩個人都是有默契的,彼此對視一眼,便不謀而合:“我近來身子不好,不似生病,倒像是盂蘭盆節將至,衝撞了什麽,既如此,不若叫阿笙去廟裏替我祈祈福,也好消一消業障才是。”

  於是,便有了季笙寒山寺之行。

  永安王妃用手帕將身邊一個果子擦得幹幹淨淨,方才遞給季笙:“阿笙果真大好了,如此甚好。”

  她複又拉了季笙的手,“好孩子,你這一路行來,實在辛苦,我這裏也無甚大事,你早些回去歇著,待養好了精神,再來與我請安不遲。”

  一副十分慈愛的模樣。

  季笙也急著回雲舒院瞧瞧究竟發生何事,也不推辭,幾句寒暄過後便急匆匆地帶著二婢回了雲舒院。

  時間間隔有些久,她再看到雲舒院的大門時,便覺得有些陌生了。

  或許,是她對這小院從來都沒有什麽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