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舊製新規
作者:烏雲無雨      更新:2021-05-14 02:00      字數:2169
  “如今翊坤宮下人們人手一張表,依據表現做記號,每月一總結,若是當值好的,便得了最高的獎,還能得了幾日的假呢、、、、”

  蘇培盛一時間滔滔不絕,倒也是極推崇年主子的,他先前知道年主子弄了這些個獎懲之後便覺得極好,隻覺得這般日子過得有奔頭,恨不得也去年主子跟前兒伺候。

  四爺原隻是抱著小格格鬧著玩兒的心態去聽的,可蘇培盛越是講得詳細,他便越琢磨出來些個不一般。

  他自小生在宮中,長在宮中,最是了解下頭當奴才的心思了。

  那有抱負的,一個個的且都極力巴結著有地位的主子,求個前程,為了前程更是什麽都肯做,便是背主的事兒也不少見。

  沒有抱負的,且就盼著日子年紀到了被放出宮去,日日做活也敷衍著,得過且過罷了。

  要想從這麽多的奴才裏尋一忠心的,極其難得,他經營了這麽些年,能叫他盡信的也不過眼前這麽幾個罷了。

  可小格格此舉不一般,且不說那些個什麽製度的,隻是小格格真心的待下頭的人好,便能叫好些奴才真心以待了,用了這麽些個製度,更是叫人沒了惰性。

  便是不為了前程,隻為了自個兒能得些個獎金,能得幾日的清閑,下頭的人定然會賣力。

  而後連續三個月達不到要求的便不能在翊坤宮伺候了,一來這規矩可以起到督促的作用,二來也能將那些個不上進的給篩除了去。

  四爺越想越是覺得好,想想如今滿朝的文武大臣,一個個的可不就是得過且過著,便是連陳廷敬這般叫他信任的老臣都能說出“聾啞盲”的話,下頭的人也可想而知了,著實需要類似小格格這般法子來鞭策些個。

  可朝堂之製已然經曆百年,若要改絕非易事,如何改、改多少更是需要好好思慮,這新製如何叫下頭的人接受亦是不輕鬆。

  四爺一時還沒個計劃,瞧了眼手頭的事兒,且都不消得即刻處置,便也有功夫同小格格商議些個。

  因著小格格這會子在皇瑪瑪那兒呢,四爺若是過去了隻怕不方便同小格格商量,一去更是脫不開身,故而隻能叫蘇培盛去請了年甜恬過來,說話方便些。

  蘇培盛忙不迭的去請了人了,倒也是二丈摸不著頭腦的,他這還沒給萬歲爺講完呢,萬歲爺便叫他請了人去,莫不是忽地想年主子?蘇培盛兀自笑笑,隨即又加快了腳步。

  倒也不光是蘇培盛不知道四爺打的什麽主意呢,年甜恬亦是迷糊著,她滿打滿算才同四爺分開了兩個多時辰,到了皇瑪瑪這兒才將將吃了幾樣子點心說了會子話罷了,還打算玩葉子牌呢。

  四爺這一請她算是玩兒不成了,年甜恬和太皇太後心中俱有些不樂意的,不過倒也是怕四爺那兒有什麽急事兒,便隻得約了明日再打牌。

  慈寧宮離四爺的養心殿極近,不過是隔著一條宮道罷了,且坐著轎輦轉一道彎便是了,到了養心殿門前,年甜恬下了轎,隻往裏走了兩步便瞧見四爺背著手立在廊下,一身兒玄色的龍袍襯得他挺拔的像一棵青鬆似的。

  四爺似有些出神兒,年甜恬且都到跟前兒了,四爺還沒發覺,隻聽得年甜恬問安的聲兒了,四爺才如夢初醒,拉著年甜恬便往殿裏去,不叫人跟進來伺候。

  蘇培盛趕緊的守好門去,麵上隱隱的露著些笑,沒好意思貼著門框站,他不光自個兒站遠了些,還叫四周的侍衛都站遠了幾步,免得聽見什麽不該聽見的。

  “師父,您說奴才用不用跑一趟叫人備些個熱水。”小桂子如今也跟著小德子叫蘇培盛師父了,倒也是個有眼色的人,瞧見主子們關著門共處一室還不叫人伺候著,那一會子十有八九的便得叫水了。

  隻是這光天化日的,到底不規矩些,說來萬歲爺也忒急了,且弄得小桂子也不好聲張,且問了師父的主意。

  蘇培盛這會子倒也同小桂子想一處去了,隻一麵又想著如今年主子身子還沒恢複妥當呢,想來萬歲爺也不會不規矩了去,且糾結了一陣子,到底還是覺得有備無患,叫小桂子準備去了。

  倒也沒忘了囑咐小桂子仔細著些,瞞著些動靜,萬歲爺開了尊口要為先帝爺守孝一年的,確實不好叫人知道萬歲爺做了這事兒去。

  小桂子自也知道厲害,即便著養心殿上上下下都是萬歲爺的心腹,他亦是不敢叫人看出點兒什麽,提著食盒出的門兒,假裝去禦膳房的吩咐點心以掩蓋些。

  眾人且都以為萬歲爺今兒光天化日的要不規矩了,這會子盡盤算著怎得幫主子瞞著去,可四爺著實冤枉,這會子那兒想著去做了那事兒去,不過是拉著小格格好生的商議,不方便人聽罷了。

  “甜恬,今兒爺聽下頭人說,你給你屋裏的奴才們立了三個獎懲製度,爺聽了覺得甚好,隻覺得若是能套用在朝廷上,可比眼前的局麵要好得多。”

  “隻是爺對你那法子還不甚了解,趁著這會子不忙,你好好同爺講講,爺也好生想想,如何用在各位文武大人身上。”

  年甜恬不由得笑笑,先前蘇培盛叫她叫的急,她還當四爺有什麽急事兒呢,原來隻是說這個,倒也沒什麽不好說的,不過是那現代管理公司的那一套搬到她院子裏來了,倒也沒什麽巧妙的。

  年甜恬同四爺細細的講了,倒也知道四爺的意思,隻是朝廷文武百官人多,情況也複雜,若是生搬硬套隻怕不妥。

  “朝廷可跟我那翊坤宮的情況不一樣,我手底下滿打滿算就那麽二三十個奴才,大丫頭管著小丫頭,小丫頭管著粗使的,一級一級的監督,最後反饋到我這兒來,大家的表現我都心中有數,對著那表兒便也沒什麽不信的。”

  “可朝廷就複雜多了,這套新規若是用,那就不僅是在京城的官兒,還有各地的也得這般實施起來,方能算得上公平,大清幅員遼闊,一級一級的官員更是數不勝數,隻是官官相護,我這上對下的監督便不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