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都在變
作者:不伸懶腰的喵      更新:2020-12-14 21:26      字數:2227
  第一百八十一章都在變

  方明心情不佳,態度始終淡淡的。幾句話後就提出了一個令秋姑姑萬分意外的請求:“姑姑來的正好。某正有話請代轉告娘娘。”方明轉身推開後窗,負著手半仰頭望向黑沉耀目的星空。“方某今年來為病所倦,忽然想起稼軒的那句詞‘病笑春先到,閑知懶是真。’突然有所悟。與其誌大才疏空騰躍,不如留了這個有用的位子給那些真正有才有誌的後生吧!煩勞姑姑將我的意思轉達娘娘知道,某想要辭了錦衣校尉不做,回鄉務農。請娘娘恩準下賜。方某不勝感激之至。”

  “娘娘深陷後宮,李炳順一死,難保太後不會懷疑王家人。那大皇子又十分不爭氣,娘娘一心為他考慮,他卻實實不忘景陽宮那位半人半鬼的恭妃!眼看娘娘今後要陷於難局,校尉想走也等大局已定之後吧,怎忍心此刻拋下娘娘一人而去!您與娘娘情分非常,如此絕情,這是一絲也不顧念娘娘了嗎?”

  秋姑姑苦口婆心的連勸帶慰多時,最後有了些急色。奈何方明心意已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某無能勾鬥於朝堂宮闈,現已自知了!況且,嗬!秋姑姑!”方明正色道:“娘娘於某有資助之恩,方明從不敢忘。因此當初才背棄本意,拒絕了往兵部應招將軍,而轉做了錦衣校尉。一十一年了,方明唯命是從,娘娘指西,方明從不向東,為娘娘人也殺過,命也拋過。夜半跳牆入坤寧宮,這是連九族七親的性命全都搭上了的!姑姑此話,怎地說方明是那無情無義之輩嗎!嗬嗬嗬嗬!可笑方明一片忠心,竟然不過如此啊!罷罷罷!方明早該退位讓賢了啊!”

  秋姑姑自知急中出錯,不禁啞然。

  方明黑鐵塔般的高個子將整個月光都攏在了身前,一片銀光中的身軀筆直冷冽,說出來的話比那月色還要冷幾分,“方明去意已久,與任何事都無關。請皇後無不要多想!來人,喚娘子出來送客!姑姑請吧,恕不遠送!”

  “哼!”秋姑姑背身匆匆往外走,在門口停住,冷笑留了一句:“聽說方校尉最近與潭拓寺的一個寄住僧人多有往來,不會是聽了蠱惑之言,另生了他心吧!方校尉還是好好想想吧!皇後娘娘乃一國之母,嫡係正統。焉是什麽牛鬼蛇神能比得了的!”

  秋姑姑將話一五一十地轉述王皇後。王皇後吃驚道:“他喊了他的娘子出來送客嗎?當真?”

  秋姑姑點頭,“這麽多年,第一次如此。他是當真想退的了!奴婢看,那新入京的老僧人,不定是什麽鳥人!該好好查查!”

  王皇後跌倒在地,怔怔了許久。

  從此後,再派秋姑姑傳話問詢,方明便隻應付罷了。懶得多說的時候,越發連正眼都不瞧一下。王家的人再出現,他不是忙於公務就是與友人相會不在家,疏離之意顯而易見。

  王琅沒有辦法,多次親自出麵約見方明,希望他能看在自己的麵子上,不說回轉心意,好歹見一麵。奈何也是被一口回絕。

  王琅被拒絕的次數多了,不禁麵子上掛不住。狼目一凝,狠厲的光就聚集了起來,轉手就叫人小小教訓一下方明。於是,又是扣餉銀,又是違軍紀的,一連鬧騰了好多次。奈何方明依舊不動聲色,打罰任受。

  最後,王琅也無奈了。隻得私下叫將方明的辭呈扣了,遞上去一次,銷毀一次。如此無賴了事。

  強權之下,方明除了生氣也實在沒有別的辦法。臘月年假時,有次在庭院徹夜舞劍,內火外感染了風寒,鋼鐵般的男子漢竟三十年頭一遭生了一場大病,荀月起不了床。這可苦累了他的娘子。方明見娘子賢惠通達,絲毫不問緣由,心中更是慚愧感念,越發定了要和王家分心到底的願望。

  雖然如此,到底麵子上還留著兩份,日子過的也還算平靜。

  直到突然有一天,方明的妻子在集市買菜被一群惡霸欺負了,當晚便病倒不起。事情才有了變化。

  方明暴怒奮起,打聽到那些混混常在天橋會賓樓一帶的出沒,氣憤之下,一頓揮拳將會賓樓的門麵砸了,又竄到樓上,將王琅那間包房砸了個稀巴爛。這事兒被告上了府衙,方明被問過堂幾次,終究打罰了事。從此後,方明算徹底與王家斷了情分。

  王皇後是最後一個知道這一係列事情的。從那夜起,一連半個多月夜半垂淚,無語到天明。相思而病,憔悴不堪。

  不過,這樣倒是種瓜得豆,愈發得了宮人和朝臣的一番賢德傳頌。都道她為宮中事務勞累所致,連病中的李太後也每每憐惜她許多,責成皇帝務必多陪陪皇後。

  隻有秋姑姑知道,這些都不乘王個儂的心。她很快鬱結而病,經久不脫,從此越發冰冷了心智。

  這都是蘩卿養病到回宮期間發生的事兒,為了敘述方便一並先都說了。

  轉頭再說蘩卿。卻說她在冬至節次日一早就出了宮。

  她如今的身份與前不可同日而語,待遇也相應非同一般。皇帝特許了她乘轎出宮,送她出承天門的轎子是宮製四人抬黃頂暖長轎,垂幔沉重,蓋琉珠翡翠,轎前左右兩道接引牌開路。至南門外過金水橋再換乘馬車。都由司禮監按製批派。秉筆塗文奉了君旨,帶著兩名侍衛親自護送。

  轎子快到午門的時候,禦前監的人從後叫了停。午門前有科道和內閣大堂分列左右,蘩卿覺得十分打眼不太妥當,摘了眼罩叫塗文問計,塗文卻製止了她出外再等的想法,道:“司禮監裏各人一本賬,同一件事,一句話毀也是它,成也是它。拿不清主張的事兒,尚食還是不要因小招大的好。”

  蘩卿聽了覺得有理,隻好作罷。

  蘩卿覺得塗文說的有理,便叫轎子些微靠邊停下候等。卻是兩羅預不過隨後的人便匆忙趕了來,原是秋銑又特意撥了一個小火者和一個小宮女隨回家下,以供使喚的。

  這三來一停的動靜,招的午門左右的各衙門口都無聲地投過來一眼兒。

  曾廣賢心裏是不太讚同塗文的,想著孫氏要在慈寧宮伺候幾日,怕眼睛不好的蘩卿不知道規矩,遠遠就替她掂掇派來的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