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佳人遇難
作者:不伸懶腰的喵      更新:2020-12-14 21:25      字數:2320
  楔子佳人遇難

  (萬曆十七年)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仲秋的江南小鎮月城,雖已沒有了夏日的蔽蔽濃陰,卻依舊草蔥樹綠,鳥語暗香。城外青山蒼茫,重疊環繞。城內,曲曲彎彎的月河如玉帶般半環城而去。沿路,一條大路傍水而建,間或有石橋木橋橫跨河上,連接兩岸。岸邊或垂陰依依,或樓舍林立;岸闊處或白蘩蘆蒿,或泊舟漁港,隻在河盡城東時,人煙漸稀。卻是一處百十畝開外的茂盛竹林。竹林因鳥雀眾多,被喚做“雀林”。

  雀林周圍有良田千頃,環繞的青山名小嶽山。山下平闊之地,建有一所規整的三進四合院。院子一進不階,二進無鏤,三進土梁木棟。古樸幽寂之處,頗見其主人之風。

  這家主人姓頁,本朝初即為本地行醫世家。武宗二年,名醫頁久聲被舉薦入宮問診,從此頁家一路飛黃騰達,顯赫嘉靖、隆慶二朝。至當今四年,因牽涉李勇投毒案,院判頁向榮與其長子頁平章、次子頁問泠,幺子頁問虛先後被入東廠大獄。待次年平反,頁家已經鳥散林空、廖廖無人。

  頁問虛,字無藝,號竹下客。因李勇案時剛考取太醫院醫士,牽涉不深,由當時的首輔高閣老力保,僥幸留得殘軀。後攜其母孫氏——當年曾是當今慈聖皇太後跟前行走的醫婆,回吳縣老家遊醫。一過十有餘年,如今的他早已醫術超群,譽滿江南。

  盡管當世亂階之風翕然,曆經過旦夕傾頹之痛的頁家卻固持秉正,處處抱樸守拙,謹守四民之道。有知者論頁問虛其人:交不攀權貴,友不外醫卜。言不論時非,語不出秘辛。醫不受貴人餘恩,診不避貧賤惡疾。立館以下,收徒取上。內無美妾嬌婢,出無奴仆成群。服常以布衣緇麻,食向來三素五味。行不乘高車華蓋,居不過三間五架。所謂醫家之謹慎,不過如此。

  時值晨末,陽光很好。出頁家後門不遠的田壟上,一個雙腿殘疾的中年男子正寂寥孤坐。原本高大的身形陷在輪椅裏,令人頓生窩蜷不舒之虞。那緊鎖的眉頭和深沉幽寂的眸色,以及渾身散發出來的岑鬱之氣,無不顯示出,他此刻雖身處歡喜,心卻被累、獨外於斯。此人正是頁無藝。

  無多時,自後門又疾步而出一個身長玉立的俊美青年。青年一身秀才打扮,素來儒雅溫潤的臉上此刻一派凝重,眼裏滿是心事。不過,他雖行走颯颯生風,很是急切的樣子,步履卻非常穩健,方正有力,可見其理智是一絲也不亂的。

  這個精幹颯爽的年輕秀才姓沈名存知,字牧德,其生母乃頁問虛的堂妹頁筠,繼母是頁問虛唯一的親妹妹頁茜。頁家這對堂姐妹共嫁的夫婿叫沈修平,其人相貌與人品一般風流無雙,被此間坊裏喚做“沈三郎”。

  說起這沈三郎,可是個大大有趣的人物。其曾祖乃做過蘇州知府的嘉靖名臣沈潛沈鳴鳳,祖父是先帝時有名的鐵嘴給事中沈濂。父親沈放官途不順,卻也做過幾年吏部侍郎。兩位兄長更是鳳巢之翼,現一位已以舉出仕,另一位也是蘇州名儒,壯心不死,尚在備考。生在這樣的仕宦之家,偏這沈三郎卻無絲毫儒氣,非但不仕行商,且其交友之廣,為人之豪邁曠達,倒更類草莽武夫,可謂是家族中的異類了。

  幸其子沈存知頗不肖其父,他雖年隻十九,卻已學富五車,是不久前才比過的秋闈裏解元的熱門人選之一。

  頁問虛難中仳離,膝下並無子息。因此,一腔父愛便寄予了兩個妹妹的孩子身上,一個是沈存知,另一個是他胞妹頁茜名下唯一的一個女孩兒,閨名蘩卿的。

  此刻,令頁問虛與沈存知舅甥焦心熱中的事,不說正關沈蘩卿。這裏的故事,正從她起。

  沈蘩卿今年才十三歲,係出名門的大家閨秀,自是一向被鎖深閣,鮮有外名。雖則如此,了解的人卻大都知道,此女真正才貌俱全,是個內外皆備、難得一見的佳人。

  因沈修平妾室子女眾多,頁茜常年被累於各種內宅瑣事,精力著實有限。因此,蘩卿自小便對兄長沈存知特別依賴,兄妹二人感情融洽,非比旁人。又因二人常住外家,故與頁氏母子的感情也極是深厚。

  眼下,發生在蘩卿身上的這樁事出在十幾日前。

  那日,蘇州府同知楊承禮之母左氏七十大壽,沈蘩卿隨祖同往。那楊府與沈、張、謝四家一向連氣同枝,蘩卿自是出入慣了的。因此,午間等戲開場前,她被密友相攜往楊府後花園玩耍,旁人也隻道平常。隻有存知,因久而不見其歸,忍不住掛念其蹤,遂托楊府長房大少楊恒前往尋人。

  未料,那楊恒在楊府四方亭找到蘩卿時,卻見她正口吐白沫,渾身癲厥,昏迷不知。竟然是中毒之狀!旁邊的楊府小姐四娘,則腦後淤血,顯是被敲擊致暈的。而伺候的兩個丫頭,則早已成了兩具屍體,一個撞死假山,另一個屍呈井底。

  隨後奔來的沈存知見到蘩卿的情況,急的險些背過氣去。還是幸虧頁問虛臨時改變主意前來赴宴,一番及時的救治,蘩卿才算堪堪保住了一條小命。隻是毒已至下腹,導致宮內出血不止。且脈細紊亂,高熱直升難退,故而至今昏沉不醒。

  這事本非同小可,那楊家當日可謂平地一聲炸雷,大開了亂局。

  先出事的是那位楊家長房的大少爺楊恒。這人看著雖強幹,身體卻委實不濟事。因自小生得肺心不全,有個心悸心衰的毛病。救蘩卿時,他過度悲傷急懼之下,就心衰氣噎的犯了病。若非孫氏同時在場,他竟差點兒先蘩卿去了地府。

  又有沈家祖母聞訊後趕來,見到才剛還活奔亂跳的孫女轉眼成了直挺挺的一具,一語未及說出,便血氣升高,登時就氣厥撲地。

  同時,前廳吃酒的眾人中,也不知是沈家哪位人物急怒攻心,起而暴斥楊家仗勢欺人,有意拖延。楊家自有人矢口不認,兩廂爭執起來。也不知哪方先起的頭,竟就動起了手。一時間杯盤狼藉,喧嚇四起,大亂。楊家一場熱熱鬧鬧的喜慶場麵,眼見得收不了場。

  末了,還是沈存知的準泰山、蘇州知府黎明朗及時趕到,命了推官徹查,這才暫時緩和了局麵。

  頁問虛保住蘩卿性命後,不與楊家人知會,也不通知沈家人,隻帶了抱著妹妹的沈存知,一言不發揚長而去,連夜趕回了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