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梧心篇 茶樓會
作者:遂寞成殤      更新:2021-06-06 22:48      字數:2265
  都中形勢要比想象中還要好很多。

  再不見不久前還常常於街頭橫生事端,讓都中兵吏感到頗為棘手的江湖人士。就像是一夜之間被突然灌下了鎮定的湯藥,不再漫無目的流竄於街巷之中,偶爾還因與路人輕微的小摩擦而引發一場衝突。

  前些日子的夜夜暴動所帶來的房屋毀壞、道路綻裂也覓不得一絲蹤跡,好像那些破壞從不曾發生過。尤其是那一夜在各大官衙和集錦閣引爆的爭鬥之後所帶來的嚴重損毀,雷家人勤勉地領著工製監官吏在一日之內便盡力將一切都恢複了原樣,除了被波及誤毀的文牘。

  在夜間的動蕩剛開始時,夜市的行客們便逐漸削減,直到聽說那些江湖人還把這一場動亂引到了官衙去,甚至比白日還要更熱鬧幾分的夜市便驀然清冷了下來。但不出幾日,一切都似恢複了往常,縱然心中還是暗含隱憂,但這個建蒼的立都之城仍是恢複了它原本的繁榮。

  不得不說,秦家把他們應當做成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充分地向朝堂證明了他們對江湖事務的處理能力。毫無疑問,這樣的一份安寧或多或少地取得了少數朝官們對秦家的信任,也讓遠離建蒼政權中心多年的秦家收獲最基本的入局之機。

  看著恢複了如他第一次所見到的那般模樣的集錦閣,師華宸轉身而去。錦霏雲今日也並沒有出現在集錦閣中,看來他確實如蘇惟君所說的那般被安排著回府修養。

  眼前的帝都一切如常,甚至要比他初回之時還要顯得更加平和繁榮些。自恃著區別於常人的江湖人並不大街上頗顯傲慢地橫行於市,除了還時可見到街邊酒肆頻頻高聲吆喝著上酒上菜的粗豪做派,一切都與都中的普通居民一般無二。

  神色寡淡地在偌大的都城中遊走,對當下情形已然明晰。情知這樣的平定頗為難得,卻不知這虛懸於絲的平衡將維持幾時。以及,為了在朝中占據一席之地,秦家將會做到哪個地步……

  壓抑而肅穆的陰霾已近,遠遠超出了自己被大宗祭言語誆騙回來之前的預料。本以為不過是政鬥激烈,附以朝野爭端。現下才算是徹底明白,那已然有些全盤逆亂的星象代表著什麽……

  途經紫瞵府時,他隻看了一眼便不再逗留,到了秦家宅前,更是不曾枉費心思。

  城南是帝都之中最為繁榮地方,或許是因為自富庶的南地入都大多是從南門而入的緣故,這裏的茶樓酒肆未必就是最上檔次的,但絕對是最多的。同樣,象征著市井小民娛樂消遣之處的夜市,也尤以南城的花樣最為繁多。

  但這些都與師華宸無關,他之所以特地在此人群熙攘之地穿行,還是因為他剛歸都後的某日,在街上得自一位小童的字條,上書“南城窗外樓”五字。其外,另有七個墨點點綴,構成了北鬥之相的圖案。

  這顯然是某人通過小童之手向他傳達的邀約之意。

  隻可惜他那疏淡的性子絕不會對這種莫名的玄虛感興趣。即便是在將那頗為緊急的朝官遇刺之事處理完畢後,也不曾拔冗一去;而僅僅是在前幾日夜中尋索時,偶然瞥見了這家叫做“窗外樓”的茶舍,因而才想起了那張早已被他銷毀的字條。

  七星之相,乃是千機的標誌,那個據說在建蒼九州乃至整個遂域鋪設下龐大信息網的神秘組織。通曉萬事,窺見天機。這是他們向世人自稱的權能,至於其真假,就不得而知了。

  當下帝都形勢複雜,已絕不是僅憑他一人之力便可打理好一切的了。

  各自為政、黨派傾軋的朝堂,江湖動蕩、異變橫生的都城,突然起勢、意圖不明的秦家,捉摸不定、敵我莫測的玄微子,甚至還有時不時摻手其中的間影……

  屬於大宗祭的祭林眾,他不願借助,也不合禮製,除了盡量與朝殿之中尚可信任的官吏合作,他還有與其他江湖勢力交涉的選擇。而千機這樣一個既能提供寶貴的信息線索,又不會因為武力強大以致無法掌控的存在,恰恰是他所需要的。

  …………

  窗外樓內,窗外先生一如往常地揮動著那柄有些破舊的折扇,向滿堂的茶客將秦家舊事娓娓道來。這一話題廣泛引起了茶客們的興趣,不單單是那些江湖豪客,即便是帝都之中的一般居民也是對這個位列五大世家之一卻淡出了世人視線的秦家有著莫大的興致。

  除了窗外先生笑意盈盈地講述之外,猶有不少江湖客就著自己的見聞或從好友那聽來的經曆,時不時對秦家的形象添上個一鱗半爪。

  縱然自己的話常常因茶客們的插話而被打斷,窗外先生也絲毫不加著惱,仍是一副親雅隨和之態。

  一步踏入窗外樓,那周身淡漠涼冷的氣息便快速熄滅了左近幾位茶客的漫談熱情,與此同時,那位於眾茶客視線中心的窗外先生也像是注意到了什麽,和適的目光向他這邊掃了一眼。

  幾乎是瞬間,師華宸便意識到了那個寫下了字條並遣人送到自己手上,又一直等候他的拜訪的人即是這位茶客們喜聞樂見的說書先生。

  兩道目光刹那間交錯,皆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什麽不同尋常的東西,幽邃寒涼卻又情淳至性,人情練達卻又睿智高絕。

  不過一錯眼的間隙,窗外先生那蓄著兩撇細須的嘴角便微微舒展開。

  隻見他折扇一合,醒木輕叩,清脆的聲音立時消去了滿堂熱烈的激語。在茶客們疑惑不解的目光中,清瘦的身影緩緩自桌後站起,向著堂中茶客抱拳一圈,略加示意。

  “諸位茶友,實在是抱歉,因鄙人今日尚有他事亟需處理,這段評書便說到這兒了。容鄙人先行一步,願諸位茶友能夠盡興。怠慢之處,尚祈諸位見諒。”

  說罷,他便握著那把陳舊的折扇從容離座,不顧滿堂的哀怨之聲,施施然登樓而去了。

  窗外先生的離去雖然有些掃了興致,但早先眾茶客們的話題談論早便各起爐灶。他這一去,倒也並未有太大的影響,甚至因先前隻顧著留心說書的茶客們的加入,茶樓之內的氣氛愈添了一份火熱。

  無言地推拒了店小二的入座延請,沿著通向第二層的階梯攀上,循著窗外先生的足跡走到一間雅室門前。門扉被輕輕叩響三聲後,他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