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值得探索
作者:歸涯      更新:2021-06-03 23:41      字數:3480
  義縱這幾年學習醫術,比不過義妁,也小有成就。如果不是義妁身懷六甲,此次白帝山她十得去,義縱這算是代替姐姐去的。

  公輸讚這幾年已是公輸家年輕一代的翹楚,此次前往算是代表公輸家,墨家的下任巨子會跟著去。

  別看墨家兼愛非更像是遊俠,墨家跟公輸家一樣,都屬於諸子家裏麵,願意出來為又效力的了。

  隻是公輸家效力皇室,墨家效力的是大漢的黎民百姓,立場雖然不同,但都屬於做實勺,跟陳阿嬌鄙視的那些不能算一類貨。

  當然像儒家一分為八,有的為國效力,有的散落民間,思想和立場並不統一,因此為了證明誰能代表儒家為進行的內部撕逼,也算是預定節目之一了。

  葉天說道:“想去就去,隻是這次去白帝山肯定要被人為難,你就記住一句話,誰敢看不起咱,咱就揍他娘的,反正無論如何都不能吃虧。這次去白帝山,跟以往不同,如果丟了臉麵,我可不饒你。”

  以前朝廷參加白帝山的邀請,也沒有太當回兒,這次如果不是白洛的原因,估計也是跟以往差不多走走流程就行了。

  但牽扯到白洛,葉天哪兒還能不當回事兒,也就合著白洛是鬼,不然這次去白帝山,情況會更複雜。

  再說擱誰麵前丟臉,也不能在老丈人和丈母娘丟臉,所以此次葉天是打著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心態去的。

  聽到葉天同意了,曹英正好在看攤位上賣的燈,興奮的拍手笑道:“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你,對,就是你,這些我全要了。

  看著曹英如吃了腦殘片一般,直接把眼前攤位上的花燈都買下來,葉天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決定下早了。

  行吧,買就買,誰讓有錢呢。撒幣也是撒自己的幣。

  曹英提起一盞紅花燈,剩下的都讓後麵的家仆搬到冠軍侯府裏去。

  說到花燈,就不不提一句,花燈在曆史上的起源,恰好正是漢武帝,為了祭祀當時天神尊貴的太陽神,由於徹夜舉行,必須終夜點燈照明,這也是元宵節點燈的開端。

  不過起初花燈外是布,價格很貴,隻有勳貴和豪紳之家,才弄些老百姓連蠟燭都點不起,更何況是花燈了。隨著紙的普及,價格也慢慢降了下來,尋常的殷實之家也買得起了。

  看著尉遲恭手裏的燈,葉天有些走神,旁邊的尉遲恭簡直用肘子杵了下葉天問到:“想什麽呢,那麽出神?”

  “孔明燈。”

  尉遲恭不理解:“孔明燈是什麽?”

  葉天翻了個白眼:“孔明發明的燈。”

  “孔明是誰呀?沒聽說過,也是孔子的後代?”

  葉天看著尉遲恭那傻憨憨的表情,一時間不知道該從那個角度吐槽,神特麽孔明是孔子的後代!

  “孔明燈也是一種花燈,隻不過這種花燈點燃後,會往天上飛。等飛到一定的高度,就停在空中直到裏麵的油燒盡,最後落回到地上。”

  尉遲恭還一副傻乎乎的模樣追問說:“還有這種燈籠?那孔明原來是方士嗎?孔子的後代居然做了方士?”

  如果說三國演義裏麵那位七星壇求風、七星燈續命的諸葛亮有方士成分,還真說得過去,當然曆史上諸葛亮跟方土根本任何關係,不會七星燈續命,到是可能會說出那句,“亮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的悲歎。

  葉天看到花燈想到孔明燈,又因為孔明燈想到了浮力和熱氣球,隨之造船、造飛機,造航天飛船。

  這種原本應該是“我的一小步,世界一大步”的劇情,隨著戰船的出現,變得全無意義。

  最後葉天還是不厭煩的解釋說:“孔明不是方士,他叫諸葛亮,字孔明。我是看到了燈,到了船,也不知道能航海的戰船造的如何了,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出海,辟海外的世界海外?海外有什嗎?”

  “海外嘛,不知道說不定有大寶藏,裏麵藏著數不盡的錢財。”

  如果是以前,葉天以信誓旦旦的跟尉遲恭說,從華夏大陸往東有島,島叫倭國,倭國裏麵的領導者是女人,他們有極多的銀礦可以開采。

  從倭國再往東,是一片大陸,那裏住著的可能是野人,這些野人在未來不知道什麽時候,會繁衍出自己的文明,並且命名為印第安。

  這座大陸叫北美洲,上麵有豐富的資源,有橡膠樹,非常適合種植大豆,當然最適合的還是殖民。

  再往東走遇到一片大陸,這座大陸上麵存在一個與唐朝同樣強大的國家,叫做羅馬。

  羅馬有屬於它的璀璨文明,從羅馬再往東走就會發現走到了西域,而西域的東邊正是如今的大唐。

  可以告訴尉遲恭,世界是一個圓,天不是圓的,地也不是方的,它是個球形,叫做地球。

  但現在這些葉天已經不能確定,隻有船開出去,才知道外麵的世界是野蠻而原始,還是說已經發展到擁有不輸大唐的文明!

  “葉天,要不咱們組建支軍隊吧。”

  也就是葉天沒有在喝水,否則絕對一口鹽汽水噴在尉遲恭的臉上,組建支軍隊?

  你腦袋有坑嗎?

  尉遲恭知道葉天是誤會了,連忙解釋說:“我說的是那種由遊俠組成的隊伍,就是乘船去看看外究竟是什麽樣的,隻是這種事情太冒險了,否則的話找竇傑來做船長還不用擔心海上迷路。

  “下次說話先講重點。”

  葉天強忍著給尉遲恭巴掌的衝動,私人部隊和軍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護李、家臣,這種愛養多少,養多少,隻要別多到引起朝廷有人會找你麻煩,但是在沒有通稟朝廷的情況下,私自調動軍的性質,跟造反沒有什麽區別。

  俗話說天下之大,莫非王土,這裏麵的天下,更多的時候是指中原地,至於海外或是偏遠地區,朝廷根本沒興趣。

  除了太遠,不適合人生活外,還有一點就是不適合種地。

  對於中原地區的華夏人來說,地就分兩種,能種田的和不能種田的。如果一個地區能種田,而且還能一年三熟,就算發動國運之戰,也會想辦法把它弄到手裏來。反過來如果那地方不能種田,基本是隻要你不惹我,我就不惹你。

  出海冒險這種事情,華夏人一向是不感興趣,說到底“還是種田適合老子。”

  所以如果開拓海外疆土,朝廷向來是根本不會插手。

  既不支持,也不反對,你開辟了就是你的,跟我沒什麽關係,就算建國稱王,也是你的自由。

  當然如果稱帝的話,情況就要兩說了,如果距離大唐近,勢力還弱不禁風,那就重拳出擊。換而言之距離太遠,雙方的勢力還接近,就屬於井水不犯河水。

  曆史上唐朝和羅馬幾乎是同一個時代的,所以後世總喜歡把倆個朝代拿出來比較。

  在憤青的眼力,羅賁唐朝,唐朝噴羅馬。

  殊不知真實的曆史,又吹羅馬黃金為地,象牙為門扇,勝兵百萬,縱橫千裏,諸國仰之如,居然大一統之勢。

  而羅馬則吹唐朝廣垠,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充滿智慧,和平度日,永無戰爭,是充滿的希望的民族。

  因此如果真要有本王海外建國,其實也沒什麽問題,可有必要這樣幹嗎?

  葉天看著尉遲恭,尉遲恭被葉天盯得有些心理發毛,自己說錯了嗎?怎麽看自己的眼神乖乖的?

  “你真有想出海看看。”

  尉遲恭道:“當然想了,不過肯定得有人先開辟出路線後再說,就像張騫出使西域那樣,我可不冒這個險。孔子不都說了嗎,君子不立於為牆之下。”

  “這事兒我考慮一下。”

  葉天沒有直接回絕尉遲恭的想法,他的記憶中,西方正是通過大航海時代開始殖民,利用全世界的財富來奉養西方少數的幾個國家,利用龐大的資源,逐漸超越東方。

  技術的進步,許多時候靠的就是資源的堆積,如果沒有收割全世界的財富,僅憑英國那彈丸之地,憑什麽能率先發展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前提,就是靠著殖民主義積累了豐富的資本,擴展了廣闊的海外市場,和最廉價的原料產地。同時進一步推行圈地運動獲得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

  所以在葉天看來,就算不建國,殖民也行呀。

  至於說殖民主義會迫害當地的土著,對此葉天也隻能表示無能為力,資本的原始積累都是充滿血腥的。

  大唐也是有人道主義,不過這得先定義下,什麽叫人。並不是所有兩條腿各的就是人,至少沒有語言,沒有文明,如同野人般,拿著木棒追 債,野人隻會嗷嗷亂叫的蠻夷,在唐人眼裏跟畜生沒什麽區別。

  尉遲恭見葉天是認真白忍不住慫恿說:“造不是要錢嗎?正好我家錢多到沒用使,如果你的話,我就拿出來給你,到時候如果得到無數財寶,到時候咱們二一作五。”

  “再說了,你以前不是說過,海外有許多作物,可以栽培到咱中原種,就算沒有財寶,找點些可以傳承的作物也行呀。到時候咱獻給陛下,也能遺澤子女後代了,不指定史書上還能留下咱的名字。”

  如果說葉天是長安第一敗家子,那尉遲恭絕對是長安第二敗家子,隻是葉天敗家換回來的是技術,尉遲恭則是家產越敗越多。

  敗家敗到最後,尉遲恭已經開始不單單追求名利,還追求名聲,如果真能通過開辟海外,造福天下百姓,從而青史留名,尉遲恭沒有理由會不支持,誰讓他錢來的太簡單了,跟大風刮來的差不多。

  不得不說葉天被尉遲恭給說動了,即便沒有殖民,海外依舊有值得探索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