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意料之中
作者:歸涯      更新:2021-05-01 21:33      字數:3374
  直到此刻,大殿內的文武百官,才真正認識到這位年紀輕輕就被譽為冠軍侯的少年。

  無論是能以少勝多,大敗突厥騎兵,還是運籌帷幄之中,運籌千裏之外,連拿下兩國,靠的從來不是所謂的運氣。

  在這些人為此計會造成什麽後果而爭論不休時,葉天隻用了三言兩句就將這些人全都拉回了現實。

  包括韓安國在內,除了一言不發,能做的也就隻有靜待李二的決策了。

  李二不可能讓葉天真把所有人都得罪一遍,她輕咳了一聲後說:“冠軍侯所說,確實有幾分道理,不知其他愛卿,有何見解?”

  話音剛落,站在前頭房玄齡的便向前一步道:“臣認為冠軍侯所說,確實有幾分道理,馬背上的民族來去如風,如果埋伏過程中,出現消息泄露的情況,計劃瞬間破滅。”

  “輕則浪費糧草、撕毀和親盟約,重則突厥憑借騎兵優勢,會導致關係暫時緩和的雙方,立刻又爆發戰爭,於國於民皆為不利。《孫子兵法》就說過: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旁邊的田紛等房玄齡開口後,也走出來道:“臣也同意丞相的說法,先賢曾說: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如今我唐軍蒸蒸日上,實力ー天強過一天,而突厥依舊是那個突厥,沒有絲毫的變化。臣認為應以和親為重,而不是在這關鍵時候,貿然出兵,將自己陷入危局之中。”

  平日裏房玄齡和田紛幾乎都是反著來,房玄齡主張和親,那田紛必然主張不和親,房玄齡主張出兵,田紛則會主張靜觀其變。

  這次倆人開始都沒發表意見,之後又一唱一和,都力主反對出兵,顯然並不是巧合。

  現在正處於一個非常微妙的時期,李二在逐漸和太皇太後手中交接權利的同時,必然也會跟丞相和太尉之間產生摩擦。

  在這種摩擦之下,任何一個動作,都會被無限放大。

  李二從始至終都表現出想要動兵的意思,這種情況下,丞相、太尉,外加韓安國這個禦史大夫,三公都聯名反對,這讓李二會這麽想?

  太皇太後放權後,三公又開始專權跋扈,不免會讓人想起當初唐文帝剛繼位時的情況。

  當初誅呂之後,最有機會繼承皇位的並不是李恒,而是李襄,李襄是李邦的皇長孫,而李襄的弟弟李章是誅呂的大功臣。

  但當時大臣認為李襄的凶殘暴戾,是戴著官帽的老虎,擔心又是個呂氏集團,所以選擇放棄了李襄,選擇了李恒。

  現實則是李襄的弟弟李章能力太強了,如果李襄繼位,有弟弟李章輔佐,不好控製,李恒之前一直表現的很平庸,選他當皇帝,對他們而言自然是最好的。

  自古皇帝和重臣之間的關係就很微妙,權利這種東西,能讓父子反目,更何況君臣了。

  甚至說如果葉天不出麵,房玄齡和田紛可能依舊一言不發。

  此計執行下去,能大勝突厥固然好,如果被突厥單於跑了無功而返,那李二的權威則會受到削弱,最不濟也會老實一段時間,日後再上書請諫,也省去了許多麻煩。

  有這種想法的不在少數,包括太皇太後在內。

  按照以前老太太的想法,又豈會讓李二詢問葉天?

  早就一言否決了。

  即便李二手裏抓著一半兵權,可沒有老太太的話,也隻能幹看著而已。

  甚至包括和親遲遲商議不出個結果來,其中也有這層意思在裏麵。

  和親讓突厥嫁公主是誰提出來的?

  實際上是葉天,但大家看到的都是李二。

  現在的情況就是騎虎難下,如果持到最後不了了之,李二的權威一樣會被削弱。

  政治有時候很複雜,複雜到沒有接觸過的人,甚至不清楚所謂的政治,究竟是什麽。

  簡單的來說,就是君臣在維護自身權利的同時,如何管理國家的行為。

  所以說葉天並不懂政治,因為他的出發點,從始至終都是為了這個民族,為了這個民族的天子。

  現在三公外加冠軍侯都反對了,隻要還想在官場上混,就沒有人會在這時候蹦出來。

  事情到了這一步,也就隻能跟著順坡下驢道:“丞相和蔚此計不合適,那還有其他愛卿有其他不同的見解嗎?”

  等了片刻,見無人開口,李二又說:“既然如此,此事暫且作罷。是按照之前的計劃,商量下和親的事情吧。”

  說到和親,李二又有些頭疼了。

  也不是說唐朝沒有勇士,不敢去接親,李廣不就自薦了嘛,但要知道突厥跟唐朝不同,突厥的王庭都是在移動的,就算深入草原,也得找得到地方啊!

  葉天見群臣再次保持沉默,閉上眼內心哀歎了一聲,這一接親的擔子,果然還是要落到自己的肩膀上。

  他隻能繼續開口說道:“陛下不妨就把接親的地方,定在馬邑。”

  旁邊的王恢回答道:“冠軍侯有所不知,之前便有此提議,隻是突厥單於再三拒絕。”

  葉天轉身看著他問道:“那如果此次接親的人,是我呢?”

  “這?”

  跪坐的李二聽到葉天的話,霍然起身拒絕道:“不行,你不能去!”

  葉天想去嗎?

  想去才有鬼了。

  老婆懷著孕,誰願意跑到邊塞,冒著生命危險受罪去?

  隻是事情發展到了現在,不去又如何收場?

  如果葉天順利將公主接回來,促成了兩族和親,算是開了個好頭。

  有了一,才有二,哪怕日後繼續和親,也能按照這次的規矩辦,而不是再像以前那樣。

  其次受益最多的是李二,和親成功後,李二算是邁過了所掌握的權利,也將更上一層樓,趁機在朝廷中,安插更多自己的人。

  始皇帝能言出法,憑借的不是天子的身份,而是奮六世之餘烈長策而禦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製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而現在李二最缺的,就是這些功績。

  發現自己失態了,李二又重新跪坐好說:“冠軍侯乃是國之棟梁,不可輕易犯險。”

  李廣聞言,好死不死的自薦道:“陛下,臣願意隨冠軍侯一同前往,若遇危險,願舍命相護!”

  葉天聽到李廣願陪自己龍潭虎穴走一遭,葉天感動之餘,更多的還是想吐槽一句,你這點情商,就別特麽想封侯了!

  果然,聽到李廣的承諾,李二內心氣的牙癢癢。

  舍命?

  你的命才值幾個錢!

  田紛抬起頭,瞥了眼強忍怒火的李二,不肯放過機會說:“臣以為,冠軍侯願毛遂自薦,必然胸有成竹。”

  田紛開口之後,立刻又有大臣也站出來,力薦葉天。

  之前是沒有人敢提葉天,但現在是葉天自己主動請命啊!

  支持葉天的大臣越來越多,眾口鑠金,李二再想反對也沒用了。

  最後是丞相房玄齡:“陛下,不如先將此提議告知突厥單於,看看對方的反應,再做決斷。”

  李二放在案幾下的手背,已經蹦出了青筋,然而麵對滿朝文武的聲音,她掩蓋心中的擔心,無奈點點頭,示意大行令去跟突厥那邊去溝通。

  散朝後,李二讓葉天留下來。

  看著表情複雜的李二,葉天隻是裝作滿不在乎的笑道:“帶兵打仗哪天不是把腦袋拴在大上?這次是去接親,地點又是定在了唐朝的土地上,最多也就是有驚無險,突厥不會貿然進攻的。再說了和親的事兒,是我提出來的,總得有個人來收場吧。”

  危險肯定是有的,不過葉天到沒有太擔心。

  和親並不是唐朝一廂情願,突厥也希望和親。

  如果真能殺掉葉天,突厥自然敢冒著和親失敗的風險動手,但如果始終找不到機會的話,突厥肯定還是願意和親的。

  “你!”李二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或者能說什麽。

  旁邊還有宦官在,葉天沒有做過於親密的動作,隻是搖搖頭笑道:“我聽聞當初高皇帝被困白登山的時候,突厥單於冒頓率領騎兵從四麵進行圍攻,西麵的是清一色白馬,東麵是一色青馬,北麵是一色黑馬,南麵是一色紅馬,那場景想來一定非常壯觀。我既然立誌遠逐突厥八百裏的,總得親眼見識見識突厥的大軍吧?”

  葉天說完,然後才恭敬的行禮,緩緩的退出了大殿,隻留下站在原地的李二,癡癡地望著葉天離開的背影。

  直到此刻,李二才意識到,自己之前吃醋的行為,到底有多麽可笑。

  葉天走出皇宮,轉身看著這座輝煌雄偉的建築,駐足良久,他不知道李二到底明不明白,並不是自己對李據厚此薄彼,而是欠義妁和她腹中的孩子太多太多了。

  所以隻要有機會,總希望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稍微的彌補一點,哪怕微不足道。

  這次突厥得知接的人選是葉天,意料之中的答應了下來。

  地點和接親的人確定了,接下來要談的自然是嫁妝和聘禮。

  突厥要求的聘禮與以往相同,要求大量絮、酒、米等物品,而唐朝要求的嫁妝除了馬匹和毛皮外,葉天還在上麵加了一條,被突厥掠去的唐人!

  對此突厥單於答應了,但具體的數目卻沒有定下來,突厥單於的意思是,要根據唐朝的聘禮,隨相應的嫁妝,具體的數字,等葉天接親的時候再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