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福澤萬世
作者:歸涯      更新:2021-04-12 11:18      字數:3536
  “冠軍侯客氣了,我來的時候就聽說,冠軍侯在軍中吃食,與普通小兵並無區,我半分力氣未出,如何還敢有過多奢望?冠軍侯?這是把罷免的侯爵,還給我了?”

  程咬金笑了:“冠軍侯何必明知故問,一戰滅二國,論軍功,誰能與你相比?這冠軍侯實至名歸。”

  他是不主張對外作戰,因為對外作戰勞民傷財,不過此次平定東甌、越,可謂兵貴神速,投入小,回報率高,要以後打仗都能這樣,隻怕盼著天天出兵。

  葉天也不意外,半開玩笑的說:“隻希望這次不要再被罷爵了。”

  程咬金吃了口菜,他的牙口不好,肉有些嚼不動了:“此次出兵雖大獲全勝,但也勞民傷財,之前的那些不說,這些糧草,不能再動,要充國庫的。”

  葉天聽到要錢,撤了撤嘴,之前賣軍功那些錢呢?總不能都進內了吧?

  “庫藏本身就是朝廷的,該拿的我已經拿了,不該拿的一分沒動。老先生可以放心,葉天愛財,取之有道。”

  程咬金聽到葉天的話,肅然起敬,三年前葉天主張出使西域,如今已經回朝,並建立了貿易關係。

  在半年前,朝廷派出了貿易商隊,攜帶大量的絲綢、茶葉等奢侈品前往西域,換取種子、香料等貴重品,如果確認能大勝的話,就是為唐朝開辟了福澤萬世的財路。

  可以說葉天這幾年來,是不留餘力的為國家撈錢,並非隻顧及自家的腰包。

  “冠軍侯大義! ”

  葉天喝了口茶,搖搖頭說:“說是什麽大義,庫藏的錢朝廷去,但之前答應給將士們的那些,必須分文不少的落到他們的手裏,人死了的話,要連同骨灰,交到他們家裏的手裏,這是我答應過朝廷,不能讓我失信於將土們。”

  前些日子,葉天命人尋地開窯燒了不少陶罐,除了賺錢外,主要的是裝骨灰。唐朝隻認土葬,不流行火葬,但將那些戰死沙場的士卒們的屍體都運回去,也不現實,隻能火化。

  骨灰罐子的數量,葉天親自數過,一千九百零兩個,就是一千九百零兩條命,還有些屍體都找不到了,隻能在軍名冊上看到。

  罐子跟錢放在一起,對唐軍而言都是最重要,且必須守護好的。

  以前蕭白最喜歡的就是去營庫清點錢物,這是管賬人的通病,現在就不常去了,他說看不得那些骨灰罐子,每次看到感覺心口就堵得慌,想罵娘。

  葉天也不喜歡去那裏,觸景生情,不管怎麽說,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這些人有的都五十多歲,早就做了爺爺,還有十五六歲,剛娶了村頭的丫頭,有些還沒看到自己的骨肉出生,有些父母老邁,家裏全靠未出嫁的妹子撐著。

  就因為自己下達的命令,前赴後繼的頂上去,最後埋穀他鄉。連上了戰場,冷血的李當戶,也躲得遠遠的,他說看多了的話,以後再帶兵打仗時,手容易抖,下判斷時會猶豫,猶豫就會敗北。

  這話葉天非常讚同,打仗時,不能講感情,必要的時候,親兒子都得排上去砍人。

  所以常說仗打多了,人就會變得冷血,葉天是要做大將軍不假,但也不想做個冷血的屠夫。

  程咬金道:“將士們的錢,這你得找李蔡,這是他負責的。我會跟他講,請老先生幫我監督,如果李蔡做的過火了,您告我來去找他。”

  程咬金大笑道:“好,老朽答應你。老朽心想李蔡也不會這樣做的,沒人願意做第二個欒大。”

  葉天笑著搖頭,示意程咬金不要再提。

  錢的事聊完了,接下來就是些私人的事情,也就沒有之前那麽正式。

  “冠軍侯,老朽此次前來,還有些話想跟你說。”

  葉天抬頭,揣摩了片刻後,試探性的問道:“是朝廷中,主張對突厥用兵的聲音又大了?”

  程咬金拍掌說:“冠軍侯慧眼,此次對越地區大勝,助長了朝中分主戰派的聲勢。老朽以為,如今突厥內亂自顧不暇,無餘力再南下騷擾唐朝百姓。可如果這時候出兵,突厥內部必然放下矛盾,統一對付唐軍,實屬不智。”

  “老先生何必誆我,無論突厥內部有無矛盾,又是否會南下侵唐人,您都不希望對突厥動兵吧?其實老先生不必擔心,此一戰過後,唐朝至少要休養生息一段時日,短時間內是不會再動兵了。”

  葉天很清楚,那些主戰派也清楚,剛打完百越,還沒來得及消化,就貿然對突厥動兵,這是蒸餾酒喝多了,做事不過腦子。

  就算後世鍵盤俠玩三國誌,都知道打下一座城,要訓練士兵提高士氣,建造毀掉的設施,提拔認命官員等等一係列的事情,現實遠比遊戲複雜多了。

  因此主戰派現在跳得歡,也不是說真要打,而是要在朝堂上占得上風,就跟以前主和派一直壓製主戰派,現在主戰派希望風水輪流轉,輪到他們掌握話語權。

  從主和再到主戰,是一種風氣的轉變,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個人一句話能改變的。

  即便是皇帝也是如此,曆史上劉徹為了打突厥,可是將那些反臣一腳一腳的都踢幹淨。

  君臣上下不ー心,就想著對強敵用兵,純屬於老壽星吃砒 霜——活夠了。

  像這次對閩越用兵,某種意義算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最開始朝廷隻是說讓葉天帶兵援救東甌國,甚至連力主出兵的嚴助,都認為隻要唐軍一出兵,越軍就會退走。

  完全是葉天擔著風險,硬等著東甌國被閩越國打穿了,又用東甌國把閩越國拖垮,最後兵不見血的逼退東甌國,再派出兵進攻虛弱不堪的閩越國。

  如此大優局麵,還得讓劉徹咬牙拍板,才有了越國滅的結局。要是葉天一開始就嚷嚷著,此次出征一定要先拿下東甌國,再平定閩越國,早就被拉下來,換其他人頂上去了。

  葉天年紀不大,卻早處於風暴中,又經曆了起起伏伏,從始至終都保持平和心態。朝廷中許多為官多年的老臣,在這方麵都不見得能比他做的好,再加上葉天對局勢看的明朗,能做出清晰而準確的判斷,程咬金也知道葉天沒那麽容易上當。

  “冠軍侯,老朽並未誆騙你,自古好戰必亡,休養生息,國泰民安方是正道。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誌於天下矣。”

  “十萬突厥十萬兵,突厥人自幼便生活在馬背上,打仗已經成了家常便飯,且戰馬體能充沛、耐力持久、行動迅速,作戰強悍不畏死,不可與之爭鋒。”

  “突厥久居草原,行跡詭秘,難尋所在之處不說,唐軍出征補給線過長,耗時長,我讀書雖少,卻也知道好戰必亡後麵還有一句,忘戰必危。臥豈容他人鼾睡?尤其是這人不僅想要你的錢,你的女人,還隨時想要你的命!”

  既然說到打仗,葉天也不客氣:“老先生,你在跟我談論如何對突厥作戰?這輪仗,怎麽打,能不能打,是大勝還是慘勝,又或者可能大敗,你們這些從未上過戰場,連跟突厥騎兵照麵都沒打過的人,哪來的資格在我麵前誇誇其談。”

  “你!”

  程咬金被葉天噎的說不出話來,葉天的一番話,是在釜底抽薪。任憑你說的再多,不過是誇誇其談罷了,你說打不?你打過嗎?沒有!但是我打過,還打了!

  所以討論能不能打,該不該打,怎麽打的時候,武將,尤其是能打勝仗的武將,有天生的策權。

  像三國中的赤壁之戰,東吳在麵臨曹操的大軍,內部主和派和主戰吵得不可開交,可孫權最後聽得還是周瑜和魯肅的話。

  這裏麵除了各方麵的政治權衡外,最重要還是,張昭他們一群文官,根本就沒打過仗,說白了就是一群外行,當外行和內行發生衝突後,明眼的人都知道要聽內行的。

  主和派裏麵,也是沒有武將,葉天的意思是談能不能打,你讓帶過兵的武將來跟我談。

  當初呂後執政期間,突厥寫信羞辱呂後,樊噲說要帶十萬兵,結果季布蹦出來說樊噲該殺,並說不能打。

  於是呂後聽從了季布這個降將,而不是樊噲這個親妹夫,因為比樊噲能打,說出來的話,也讓人信服。

  現在葉天就擺明了告訴程咬金,外行人別說內行話,否則讓人聽了,隻能徒增笑話。

  葉天伸手拿了塊肉,也不在顧及形象,放進嘴裏嚼了,等程咬金緩過來後,又繼續說:“如何對抗突厥,我心裏比你們有數。”

  現在的確不是出兵突厥的時候,但也請老先生記住,就算等十年,等三十年,等五十年,隻要突厥還一日侵擾唐朝地,這一戰就勢在必行!

  此次商談,算是不歡而散。

  程咬金內心是一半喜,一半憂,喜得是葉天沒有因為勝利而被衝昏了頭腦,憂的是葉天已經脫去了偽裝,成為,也有資格徹底成為主戰派的中堅力量。

  剛才那番話,就算葉天在太皇太後麵前,也有膽氣說出來,葉天自始至終就主張以戰止戰外,現在他終於有實力為自己搖旗喊。

  透過竹窗,看著葉天離開時的背影,程咬金揚天長歎,他能預感到,這個尚未成年的少年,將會徹底改變唐朝的未來,就不知道對於唐朝而言,是幸運還是災禍。

  葉天不打算長待,跟李蔡又喝了次酒,就準備收拾收拾東西起程。卸去了身的職務,葉天感覺渾身都輕鬆了許多,此次禦林軍九十八人,算是林仲和張季一百人,沒有陣亡一人,到是有人受了輕傷,是最後跟葉天攻打王城時留下來的。

  當時連李當戶都親自上戰場殺敵了,其他人自然也不可能躲在後麵。至於平日,禦林軍主要負責統籌、帶兵,親身殺敵的時候很少碰不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