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執行軍令
作者:歸涯      更新:2021-04-12 11:18      字數:3471
  葉天也是不喜歡出奇製勝,他更希望穩紮穩打,通過強大的軍隊,直接正麵推過去,將敵軍活活壓死。

  但葉天又不局限於穩紮穩打,當正麵戰爭無法取得突破時,能很快的想到應對之策。

  所謂的明修每一條計策,《三十六計》中的計策,本質上是聲東擊西。

  如擊西的用方做不到聲東,就無法成功的製到對方的順利與否。

  如做不到擊西,即便聲東的效果再好,也隻是狺狺狂吠,對戰局起不到主力,這樣會直接影響。

  “做好了作戰計劃,那就要開始置作戰任務了,稍後你重新地方安營紮寨,務必要選擇地勢較高的地方,做到易守難攻,最好讓閩越軍看到後,就認為唐軍打算堅守不出,等待長安援軍到來後,再做決戰。”

  “找到合適的地方後,先將附近的地麵清理一遍,記住,任何植物,哪怕是根草,也都給我拔幹浄了,拔不幹淨就燒,總之要保證寸草不生!”

  做完此事不會主動出擊。

  李華:“諾。”

  李華是負責情報,無論是散布謠言,還是保證軍中消息不被泄露,又或者選擇安營紮賽的地方,都是他的任務。

  葉天又看向竇傑說:“竇傑,你立刻通知豫章、江兩地的唐軍,讓他們遺銳,務必在十五日之內與我軍匯合,違令者立斬不赦!”

  “未將得令!”

  五日是葉天計劃攻入城的時,當閩越王城傳來到攻的消息後,括蒼關必然會做出反應,無論是進攻還是營救閩越王,都是給括蒼關前的唐軍機會。

  但如果此時唐軍。

  葉天再看向李當戶說:“李當戶,你暫時挑選出一萬銳唐軍,記住動靜不要太大,也不要提前跟這些將士們說,以免走漏消息被閩越軍發現。這些唐軍三天後,乘坐戰船依次轉移。蕭白,提前準備好軍糧。”

  一支軍隊中魚龍混雜,想要不泄露消息,是非常難得。

  試想一下,後世旅遊的時候,導遊組織幾十人的團遊,都能出現把人弄丟的情況。

  不要說在這沒有手機電話的時代,靠著口與口的交流的前提下,調動上萬的軍隊。

  這不僅需要軍隊強大的執行,統籌能力也有極高的要求。

  軍中與其他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將士,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此羽林軍中的每個成員,在統籌運作方麵,都是極為優秀的,他們少的是臨戰作戰的經驗,這是書本上學不來的,必須要親臨戰場才能體會得到。

  蕭白、李當戶應諾。

  “汪成、榮膺、李成,你們三位是老將,按理說如果本帥不在軍營裏,統帥全軍的權利應該交到你們手裏。”

  三位老將聽到葉天開口,瞬間明白了。

  葉天這話直接透露出兩個意思,第一,葉天要親自帶兵攻打閩越王城;第二,括蒼關前的唐軍指揮權,恐怕要交給夏侯曄了。

  葉天親自帶兵攻打閩越王城,屬於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事情,按理說主帥的責任是坐鎮中軍,至於帶兵攻打王城的事情,要交給其他將士們來。

  但作戰計劃定下來後,此戰的關鍵點在於能不能迅速的拿下閩越王城,其他的都是在做牽製。

  既然這一仗如此重要,葉天沒理由不親自指揮。

  當初三國時期的官渡之戰,曹操在得知了袁紹軍糧在烏巢後,也是親自帶軍殺過去的。

  因為這一仗太重要了,容不得有半點損失,交給其他人的話,曹操本人不放心。

  同樣的,葉天如果隻派李當戶帶兵去的話,也不放心。

  李當戶的性格受李廣影響太深,打仗的風格飄忽不定,或是大勝或是大敗,現在這仗隻能勝。

  和三位老將相比,夏侯曄或許還顯得比較稚嫩,帶兵的時不能麵麵俱到。

  風格穩紮穩打,絕不會犯錯誤,這種人擅長將優勢轉化為勝到地盤,也不會給人以小博大的機會。

  從沒有說會打順風仗,比不過會打逆風仗的說法。

  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醫者無煌煌之名。

  擅長作戰的人已經可以將兵、情、戰、勢,了然於胸,運籌帷幄,用力於消除一切戰爭隱患,不給敵人反擊的機會,夏侯曄走的就是這條路線。

  夏侯曄走的是曆史上的葉天路線,而李當戶則類似葉天。

  像夏侯曄這種人適合代替葉天坐鎮中軍帳,指揮三軍;而李當戶則適,如同一把尖刀,直接刺入敵人要害。

  葉天看向夏侯曄說:“如果我不在軍中,軍中大小事物都交給夏侯曄處理。夏侯曄,三位將軍帶兵多年,經驗豐富,如若是遇到什麽不決的事,務必要聽一聽三位將軍的看法。”

  夏侯曄聞言應諾,並像三位將軍行禮,葉天這算是把最重要的任務,交到了他的肩膀上。

  三位將軍在夏侯曄行禮後還禮,這些時日裏,他們與夏侯曄也經常打交道,知道這位即將二十歲的青年,有著不符合其年齡的穩重。

  將重擔交給夏侯曄後,葉天又看向曹英說:“曹英,到時候你與我同去。”

  曹英稱是。

  葉天帶著曹英,除了私心給他撈功績外,還有就是考慮到,如果作戰順利攻打下閩越王城,到時葉天必然要馬不停蹄的趕往前線,繼續指揮戰鬥,那閩越王城交給誰來管理?

  最合適的還是曹英。

  能力或許不行,但執行力絕對是眾人裏麵最高的。

  在離開閩越王城前,拿出應對之策交給他,再讓林仲和張季一文一武輔佐,曹英絕對能一一安排好,蕭規曹隨這方麵,曹英算是融會貫通了。

  命令下達後,每個人都各司其職。

  很快唐軍暫停進攻的消息傳了出去,閩越王聽到後先是感到一陣輕鬆,在此之前閩越王幾乎夜不能寐,生怕在睡夢中被驚醒,聽到括蒼關失守的消息。

  但輕鬆之後,又是感到無盡的壓抑,唐軍識破了他的計策,選擇穩紮穩打的作戰方式,是不打算給自己留任何機會。

  之後閩越王立刻召集其他重臣商議應對之策,會議中就有人提出不如先發製人,主動出擊,打唐軍一個措手不及。

  此提議瞬間被眾人否決,開玩笑了,閩越軍依仗著天險方能抵擋唐軍的進攻,現在讓閩越軍主動放棄天險,去進攻唐軍是腦袋秀逗了?

  唐軍安營紮寨的地方很講究,首先南麵靠山方便向陽采光,其次附近有水源,並且軍隊駐紮在河流的上遊,三條蛟龍放入水中,根本不怕閩越軍采用水攻的作戰方式。

  如果紮營紮得不好,就會被敵人劫營。

  唐軍各個帳篷之間,太遠了,互相照應起來不方便,太近了,又怕敵人用火燒,唐軍的帳篷之間在二十步左右,基本不超過三十步,也不會少於十步。

  之後先用柵欄把軍營圍起來,這種木欄叫“寨”,這也是所謂的安營紮寨。

  在做完這些後,如果時間夠充的話,還要在最外麵立一圈土壩子。

  合平地作戰,主要憑借巨大的衝擊力,和氣勢壓倒敵人將雖說不善於守城,放在括蒼關裏有點浪費資源,但主動進攻唐軍如今的營寨,也得白送。

  通常用象兵攻城,是讓士兵坐在上麵,通過射箭來射殺守城或著樓櫓裏台的敵人,起到攻城塔的作用。

  然而閩越軍的弓弩跟唐軍的弓弩比,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其次唐軍的地形,巨象根本衝不起來。

  衝起來的巨象兵叫象兵,站在原地的巨象兵,那叫活靶子。

  理論上榕樹妖不僅力大無窮,而且恢複力極強,很適合攻城,榕樹妖的問題在於,她的強大要建立在紮根的前提上。

  榕樹妖在戰鬥前,要將根紮入地下,這需要時間防守的時候不用擔到唐軍腳下,還想悠哉的紮完根再唐軍早就一把火燒過來,灰都給你揚了。

  至於派蟲蛇去騷擾,唐軍營外已經清理的寸草不生,還撒上了一層石灰粉,日夜點燃嵩草,那些蟲蛇不要命了,跑去騷擾?

  石灰這種東西,早在周朝就開始應用,也有驅蟲的作用,嵩草是驅飛蟲,石灰驅爬蟲,不給閩越的方士一絲機會。

  在這種嚴防死守的情況下,但凡腦袋沒坑的人,都不會選擇主動出擊,打不能打,拖又不好拖,閩越的王城內再次陷入了壓抑的氣氛。

  必想一個解決之策。

  不必等三天,急令中,命兩軍暫停攻勢,秘密派銳部隊前住括蒼關前支援。

  兩軍的將軍接到命令時,大軍已經兵臨城下,在這時候停止進攻,內心是很抗拒的。

  隻是抗拒歸抗拒,他們的動作卻絲亳不慢,立刻挑選兵前去支援。

  他們沒有跟葉天打過交道,卻很清楚葉天的身份。

  皇太子的親舅,大人的親弟弟,之前先是兵不血刃的搞垮了東甌國,逼迫東甌王內屬。

  如今又力排眾議主張遺大軍,乘勝追擊一舉平定閩越國,隨後攪風攪雨,搞得閩越國內兵戈四起,無數部落脫離閩越王的管控,屬於狠角色中的狠角色。

  如果因為自己沒有執行軍令,導致出現什麽意外變故,按照葉天治軍時的鐵血手腕,自己的腦袋絕對要被砍下來祭旗!

  葉天不僅有這膽氣,也是有這權利的。

  主帥有令而拒不執行,就算是皇帝親自下旨,都保不住他們。

  大雨天不利於行軍,可唐軍是用戰船轉移將士的,如此說來暴雨天,如果沒有大風的話,非但沒有影響行動,反而為唐軍的行動打了掩護。

  戰船起起落落,馬不停蹄的將唐軍和機關獸運送到括個避雨且隱的地方放下。

  投到閩越王城附近,太近的話會被發現,這樣整個計劃都泡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