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正麵不是對手
作者:歸涯      更新:2021-04-08 15:29      字數:3512
  “那你打算怎麽?”

  葉天搖頭,提議不要:“括蒼關的地形特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如果不打算強攻的話,傷敵一千、自損八萬五和五萬三的唐軍區不大。”

  用過早飯,將白洛帶回來的消息,與眾人說了一遍。

  聽到括蒼關內的情況,在場的諸將近乎全都頭皮發麻,下意識的握緊拳頭。

  如果情報屬實的話,那幸虧沒有貿然進攻,否則必然要栽個大跟頭。

  之前唐軍氣勢如虹,憑借的就是一股無敵的氣勢,有這股士氣加持,唐軍能發揮出五倍,十倍的實力。

  可一旦受挫,這股氣泄了,則戰力必然大打折扣。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不外如是,之前一直就說閩越國的隊再 弱,也不至於弱到連悍匪都不如。

  夏侯曄提議說:“主帥,既然括蒼關守備森嚴,以我當下的兵力強攻的話,無論能不能打下來,都得不償失。

  將布置在長邊,九江等機關,一並集過這 樣便能限製住閩越的巨象兵,再請調集長安的妖、獸前來參軍,克製閩越的大妖、猛。

  夏侯曄的提議屬於中規中矩的類型,沒有大錯,執行起來的話,穩紮穩打。

  如今拖下去對唐軍有利,所以並不急於進攻,恰好利用這段時間調兵布將。

  “等閩越國內亂四起,閩越王為糧食急的焦頭爛額之際,長安的支援也到了,正好學一學下括關。”

  張連聽到夏侯的提非同的說:“夏候時這招便閩越王知道了,也沒辦法防,如今唐軍一路凱歌,閩越人人自危。這種陽謀,即舊謀,能將閩越王活活逼瘋,此所謂上兵伐謀!”

  卻不同意,他說:“此時唐軍士氣正旺,如果圍而不戰,必有車,再者,我等是客鄉作戰,士兵思鄉之情深切,時間久了,除此之外,即便有戰船來回運輸糧食,但唐軍的補給線過長,戰船的消耗不比人力少,而閩越軍雖然軍糧不多,但是一來是在守,二來之前越王已經搜刮各大部落的糧食,供應閩越軍,想來撐過這個冬天並不難,如果一直耗下去,可能遲則生變。”

  古代運糧,尤其是山嶽地區運輸糧草損失極大,一來地形難走,平原地帶五天能送到的糧食,到這裏得十天才能送到。

  二來是人在運輸途中也得吃飯,這又是一大筆的消耗,山路途危險,在遇到了猛獸之類的,通常十成的糧食,送到後能有一半就能較差了。

  戰船運輸糧食,到不用考慮這些問題,隻是戰船一起一落,再加上中途飛行所消耗的燃料,換算成錢的話,也是一筆天文數字。

  單純的從價格上說,戰船運輸糧食,與人力運輸,在山嶽地帯所消耗的差不多,如果換做是平原的話,人力運輸反而更便宜些。

  當然了,戰船運輸也有它的優勢,首先是糧食損失少,相當於拿錢來買糧食了,其次是速度非常快,十天的路程,縮短成一天,保證了前線供給。

  如果是戰事期間,戰船運輸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如果選擇的是圍而不打,而且還持續幾個月的話,那再用戰船運輸,這燒錢的速度,隻怕朝廷那邊都會有意見。

  換成人力運輸,先不提可能會遭到閩越部落攻擊,就算一切順利,可大量的糧食損耗,對後方也會造成極大的壓力。

  聽到李當戶分析完,蕭白也表示讚同,他是掌管財務和糧食調動的,對這些接觸最多:“如今駐紮在括蒼關外的唐軍,超過三萬五千人,如果需要如此大量的補給,隻怕沒等到長安的支援,先等到了長安的責令。”

  之前朝廷的重臣們,為什麽不想打閩越?

  還不是得不償失嘛。

  如果說閩越盛產金山、銀山,那些重臣們早在文帝時期,就躥騰著李恒出兵了,還用留到李治再動手。

  李當戶得到蕭白的支持後,底氣更足,他建議說:“在我看來,閩越王既然要將大軍全都集中在括蒼關,那後方的王城必定會空虛。不如我們繞過括蒼關,或者用戰船,把將士們攜帶到括蒼關後方,直接對閩越王城發動攻擊,很有機會直接將王城拿下,從而挾製閩越王,命令括蒼關的聞越軍投降。”

  李當戶的建議立刻遭到了竇傑的反對,竇傑說:“此舉不妥,閩越軍又不是瞎子,之前你趁著閩越王城兵力乏,偷襲成功不假,可現在的情況不同。”

  “首先說括蒼關不是閩江,從閩江全速回王城要五六天的時間,但括蒼關的話,全速趕路的話,一日一夜就能抵達,就算放慢行軍速度,兩天也足夠了。如果無法短時間內攻下王城,到時候被閩越軍前後夾擊,唐軍必再說此計要求的就是出其不意,我們如此大規模調動軍隊,他們怎麽可能沒有半點應對措施?隻要提前有防備,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還會使自己陷入被動的局麵。”

  司馬汪成聽到這些年紀不過二十歲左右的青年,你一言我一語,從各方麵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

  與其他幾位老將對視了一眼,都從彼此的眼中讀出了一種感概,長江後浪推前浪,唐朝後繼有人了。

  雙方爭執不下,李當戶認為要打,拖下去絕非良策,夏侯曄提議要等,等到時機成,一舉將閩越拿下。

  結果無一的例外,都是一作氣的平定結後,別林軍要各奔東,這場實戰課,所以每個人都望能交出好的答卷。

  不僅如此,離開羽林軍,羽林健兒會進入各個軍中崗位,如果沒有能拿得出手的功績,加入新軍後,哪有資格身居高位?

  又憑什麽震懾住下麵的老將。

  所以這場使不僅要打,還得打的狠。

  雙方討論沒有結果,最後看向葉天,葉天則看向了幾位老將們:“諸位將軍在軍中多年,經驗豐富,不知道有什麽見解?”

  汪成看到葉天期待的目光,尷尬的輕咳了一聲,“此戰諸位已經分析的十分透徹,末將也沒有其他成熟的提議,一切全憑主帥定奪。”

  其他將軍們聞言也紛紛應和說:“主帥召集我等過來,想必腹中早有定之第,末將能做的隻有,但憑驅使,絕無二話。”

  等諸將表完決心後,葉天這才看著麵前的沙盤說:“既然如此,那我也說說我的看法。戰事已經到了現在這種程度,隻可能打下去,絕沒有班師回朝的可能,所以也請諸位將軍心裏有個準備。”

  葉天這話算是定基調了,此話一出,算是給諸位吃了顆定心丸。

  “現在的情況是,我們不好進攻,但括蒼關也沒有膽量主動出擊,因此呈現出僵持局麵。關於打破這種局麵,李校尉的提議是穩中求勝,需要的時間長,消耗的資源大。李校尉的建議是險中求勝,時間短,一旦成功,立竿見影。夏校尉和李校尉的這都有各自的理,在我看來,可以結合二人想法。”

  李當戶和夏侯曄聽到葉天的話,彼此看了對方一眼,隱隱似乎抓住了什麽,可一時間又說不出來。

  葉天繼續講解說:“我的計策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求長安那邊派出援軍,暗中則是派精英部隊,進入括蒼關。”

  聽到葉天的說法後,齊聲問道:“如何操作?”

  “最開始將請求長安派出援軍的消息散播出去,同時秘密下令讓廬江停之前計劃的行軍的路線,先將精這樣一來我們便有充足的理由,退守在括蒼關外,等待援軍到來。閩越軍也不會因為唐軍遲遲未進攻,而產生疑慮。”

  “在此基礎上,戰船每日都在運輸糧食,我們可以偷偷將繞路將部分精銳唐軍,借此機會轉移到括蒼關後方。但軍營中的唐軍,要保持數量不變,至少要讓越軍認為數量不。”

  聽到這裏,曹英瞬間反應過來:“增兵減灶,減兵增灶!”

  葉天點頭說:“沒錯,我之前跟你們講解過,閩越軍是通過生火的爐灶,來判斷軍隊的數量。所以在調兵的同時,軍營中的爐灶不能少,如此創造一個假象,迷惑閩越軍,讓他們誤判斷唐軍已經打定主意,等待援軍後再大打出手。

  如此一來,括蒼關的閩越軍,會前麵的唐軍牽製住,給另一支精銳唐,的造出的時間和機會直取王城。”

  葉天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後,李當戶拍手稱讚道:“若此計成功,等閩越軍得知王城遭受攻擊,在想要回救隻怕也來不及了,甚至還會丟掉括蒼關。”

  夏侯曄也補充說:“如果閩越軍想要強攻牽製括蒼關的唐軍,雙方攻守逆轉,閩越軍天險的優勢,也不複存在!”

  “ 沒有了天險的優勢,即便有大妖、猛獸助陣,以我唐軍之威武,氣勢之勝,也絲毫不懼閩國越的這些宵小之人。”

  一名合格的主帥,也不需要做到麵麵俱到,不需要在遇到問題時,第一時間拿出應對的方法來,這些是幕僚們的工作。

  要做的是在無數種建議中,選擇出一條正確的應對之道。

  葉天一手帶出來的,羽林軍裏麵的每個人,葉天都太熟。

  他們查漏補缺。

  葉天在他們開口之前,就已經猜到了他們的想法,更多的是為這種情況有利有弊,有利是指上下ー心、方便調和,有弊則是容易出現視野言區,考慮不夠全麵。

  自古但凡是名將,沒有哪個喜歡兵出險招,即便韓元八用兵如神,多次取得以少勝多的輝煌戰果,那也是沒有辦法,手裏就三瓜倆棗,如果不兵出險招的話,正麵不是對手。

  所以到最後垓下之戰時,韓元八親率三十萬大軍,再以奇致勝,層層推進,而不是隻帶著少數軍隊。

  現在的葉天不算名將,至少與曆史留名的那些戰神、殺神、兵仙相比還差得遠,不過葉天在兩次帶兵的過程中,已經多少初顯名將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