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措手不及
作者:歸涯      更新:2021-04-08 15:29      字數:3536
  “就算臥床不起,話還是能說的吧?再者我記得南越王死後,趙昧該繼承王位吧?”

  “連自己的臣子都震懾不住,南越王一死,就不擔心大臣奪權嗎?要不我請天子給你們南越國派位丞相過去?”

  說的難聽歸難聽,但都是大實話,趙覓沒辦法從根本上反駁,繼續找理由解釋說:“以往都是南越王掌權,王孫也是這兩年才開始管理國中大小事物,老臣們也是擔心王孫經驗尚淺,有勸諫,也是為了查漏補缺。”

  關於唐朝派丞相之類的,趙覓想都不去想,呂嘉最多也就是豺狼,而唐朝則是饕鬚!

  是會把整個南越國吞下去的。

  “經驗尚淺?”葉天揶揄了一句:“我記得王孫早就過了天命之年了,還經驗尚淺?”

  趙昧是王孫,但跟韓嫣這種小鮮肉不同,稱呼他老臘腸都是給他臉了。

  五十多歲的人了,還裝什麽孫子!

  “打與不打,決策權在你們南越國。”說到這裏葉天頓了幾秒又繼續說:“也罷,如果實在有難處,我也能理解。你回去替我帶話給趙佗,如果朝廷派桂陽郡出兵攻打閩越國,還望南越國到時候放唐軍過去。唐軍到,糧食自然到!”

  原本攻打閩越國,朝廷方是沒打算動用桂陽郡的軍隊,隻讓葉天調動會稽郡和丹陽郡的士兵。

  原因在於桂陽郡跟閩越國中間隔著南越國,如果桂陽郡出兵,南越國不讓路,就得繞遠路來會稽郡不合算。

  就算讓開路了,派兵攻擊閩越國,那桂陽郡內部空虛,如果南越國在這時候攻擊南陽郡,又或者在桂陽郡的唐軍借路攻打閩越國時,發兵聯合閩越國攻打桂陽的唐軍,很可能導致桂陽的唐軍全民覆沒。

  所以交給了葉天。

  這招,非但不高明,反而是大大的敗筆,至少主動權就南越。

  起初趙覓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又詢問了一遍,在葉天親口確認,就路後,忙不時的應下來,表示立刻派人將消息傳回南越。

  在趙覓答應後,葉天這才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趙覓背後,用詢問的語氣說:“我聽聞呂嘉宗族中,為長吏者七十餘人,許多更是身居要職。呂嘉本人又是越人酋長,聲望頗高,以趙昧的能力,在南越王死後,真的能駕馭的了他嗎?”

  趙覓聽出葉天話中意思,隻是他不能在這時候說呂嘉的任何壞話,隻能極力維護道:“李中郎,呂相忠心耿耿,天地可鑒,王對他也極為信任必不會負王孫。”

  “說的好,我也相信呂嘉一心為國,絕不可能背叛南越國!來人,送南越王使節回去,路上好生照顧。”葉天說著下逐客令,接下來還要見趙昧跟呂嘉的人。

  趙覓被林仲安排的人送走,林仲又回來道:“家主,安排好了,趙覓走的時候,怡好撞上呂嘉的人,倆人撞了個照麵。”

  “做得不錯,如果南越王真肯讓路的話,那需要盡快請天子下詔了 。”

  林仲笑著問:“家主,您不會打算讓桂陽郡的唐軍,住在南越國不走了吧。”

  “我常聽聞南越國的越女膚白貌美,趙佗帶去的中原人,都喜歡娶個越人做婦。我這不是為了桂陽郡的將士們著想。”

  攻打打越國?

  需要嗎?

  唐軍進入南越國後,將水不服,士兵隻能原地駐軍休整,等待將帥身體好後續行軍東進。

  就等看趙佗到底有沒有老糊塗,是如何打算的。

  “呂嘉?這個人很聰明,如果他心甘情願的成為唐人,我願意保他去長安做官,日後再派南下教化越人,隻是不知道他願不願意。”

  呂嘉的能力和眼光都有,尤其是大力推廣唐文化方麵,讓葉天很滿意,寧可做雞頭不做鳳尾。

  在一國之主與唐朝官員之間,呂嘉沒道理不選擇前者,除非在他還沒有完全掌權前,就徹底泯滅了這份可能。

  羽林軍營內,趙覓和呂嘉的人撞了個正麵,倆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後一句話都沒說,仿佛一切盡在不言中。

  趙覓派人怎麽跟趙佗匯報,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呂嘉的使者是他的弟弟,呂嘉有三個弟弟,其中一位名叫呂汶被封為了封為將軍,掌管南越國的部分軍權。

  這位被派來的弟弟,叫呂狹,是呂嘉最小的弟弟,年齡不大,還不到三十。

  跟謙卑的趙覓不同,呂狹的態度更加的獻媚,他見到葉天後,直接跪地行大禮。

  葉天讓呂狹起來,也單刀直入的詢問他的來意,呂嘉是支持出兵的攻打閩越國的,呂狹代表呂嘉而來,自然也是表達這種意思。

  呂嘉希望應朝廷之命,出兵攻打閩越國。

  趙佗已經快不行了,趙昧又弱無能,如果起兵攻打閩越國,帶兵的自然是呂汶帶兵。

  此戰隻要大勝而歸,趙佗再死後,那呂嘉宗族在南越國的聲望,直追王室,從此南越國大權旁落必成定局。

  那如果打輸了呢?

  打輸了也無妨,因為出征的時候,呂汶會將大量曾經從中原來的人也帶上,利用戰爭將他們消耗掉,如此國內支持王室的力量會大大削弱,敵弱我自然強。

  無論結果如何,呂嘉都是贏家。

  朝滅了閩越國,會不會向南越國動手,但不是現在。

  要知道現在的呂嘉還沒有徹底掌權,距離曆史上的那個與唐朝抵抗的呂嘉,中間還有二十年的時間差!

  現在呂嘉要做的,是如何幹掉國內第一,自己坐穩這個位置,等做到這點後,然後才會考慮抵抗唐朝的事兒。

  目前組織呂嘉出兵的是趙昧,趙昧不是猜到了呂嘉的別有用心,純粹是趙昧不想打仗而已。

  沒錯,趙昧既不像打仗,也不想得罪唐朝,他隻想做個安靜的美男子,守著趙佗留下來的一畝三分地,老婆孩子熱炕頭,混吃等死,僅此而已!

  因此一想到要攻打閩越國,趙昧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打!

  打了要麵對恐怖的唐朝,打輸了還要考慮閩越國的報複,還不如躲在角落數螞蟻,然後嘴裏默念看不見我,看不見我。

  呂狹這次一來是表忠心,二來是希望葉天能給趙昧施壓,迫使南越國出兵,為呂嘉創造機會。

  葉天聽後表麵上自然一口答應下來,再派人將呂狹送走,最後接見趙昧的使節。

  跟趙佗和呂嘉相比,趙昧顯得就很單純了,他的使節前來不是為了商量打仗,也不是商量出兵,而是希望能繼續花錢跟唐朝買糧食。

  這種事兒本應該去找天子的,再怎麽說南越國也向唐朝俯首稱臣,買糧這種事情,是可以拿到表麵上來說的。

  誰知道天子那邊一口就回絕了,理由很充分,現在要打仗了,糧食都在往會稽郡那邊調,如果會稽郡那邊有餘糧,才會考慮賣給南越國,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

  聽到天子許賣糧給南越國,趙昧的內心是崩潰的,就在他六神無主之時來找葉天。

  如今葉天不出兵時對糧草的消耗,要遠遠小於在外出征。

  不打仗一天吃兩頓,稀粥多些,麵食少些,但一打仗一天兩頓、甚至三頓,還要吃肉,不吃肉沒有力氣怎麽打勝仗?

  所以見葉天這邊遲遲沒動作,趙昧就抱著一絲希望,派使節來找葉天,看看能不能借葉天之手,讓唐朝繼續發賣糧食給南越國。

  對於趙昧這種腦子缺根弦的想法,葉天真想送給他四個字,洗洗睡吧。

  如果趙昧再明事理些,主動內屬唐朝,再應詔帶著長子去長安,表現大唐版“質子”,混吃等死的話,絕對不會有人針對他。

  所以明知道說夢話,葉天這邊依舊好生安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順便讓使節帶話給趙昧,唐朝是非常支持他的,但凡有什麽困難,可以跟朝廷提嘛。

  朝廷解了的事情,會第一時間解決,朝廷解決不了的事情,會想辦法幫他解決。

  現在糧食的問題,雖然一時間解決不了,可以想辦法呀。

  或者是南越國讓開路來,讓唐朝的軍隊過去,或者是南越國主動出擊攻打閩越國,隻要能做到任何一件,唐軍這邊省下來的糧食,都可以賣給南越國。

  趙昧的使節離開的時候,臉色非常難看,因為葉天根本就沒打算商量。

  提出來的兩個條件,對於趙昧而言,都無法接受,趙昧的底線是不卷入戰爭。

  等林仲跟張季送完人回來,葉天看著倆人,玩味的說:“見完南越國的三個使節,我想起一句長輩說過的話,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休想在談判上得到!權利是靠實力來爭取的。”

  林仲和張季反思這句話,想起當初突厥跟唐朝這些年來大大小小的衝突,暗自感歎,這話簡直道破外交的真諦。

  閩江是百越最大獨流入海河流,閩越國隻有渡過閩江,才能將士兵跟糧食源源不斷的輸送去東甌國。

  閩江的兩側設有渡口,常備數以千計的渡船,供人來往於兩岸。

  這些渡船平日裏會收費載客,等需要用到的時候,閩越國會下令征調集中到一起。

  如今征調的渡船,就停在閩其鎮,閩其鎮建在閩江邊上,這裏江河比較窄,河流沒有其他地方湍急,適合渡船。

  停在羽林軍營內戰船,一日內三起三落,將三千會稽軍,無聲無息的運往了。

  當天節領三千會稽軍,直接撲向閩其鎮。

  鎮裏的駐軍本就不多,再訓練遠不如會稽軍,又遭到突襲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在激戰半夜後,迅速被鎮壓。

  所有反抗的閩越人就地斬殺,那些見勢不妙選擇投降的閩越人,在被捆綁後,裝上戰船送往回了會稽郡,交給郡守陳元良處理。

  夏侯曄帶領的先鋒部隊,在占據閩其鎮後放出探子,埋伏在閩越國運輸軍糧的通道上,但凡發現閩越國的運糧車隊,夏侯曄會立刻帶人埋伏截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