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入金帳馬能陳情勢,返營陣廣達試武功(1)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1-02-01 03:35      字數:3215
  書接上回。

  藍藍的天空,青青的牧場。

  散落碧綠草原上的帳篷,如點點如星辰。

  數十名壯碩的武士,從遠方策馬而來,直奔首領牙帳。

  乙弗部(姑且稱其為乙弗)的漢子,終於發現了來自東方的不速之客。

  書中暗表,這是馬能帶領的晉軍使團。

  得到斥候們的情報,經過匯總分析,終於得知了大體的敵情。既然敵人不是一個部落,那各部落之間難免存在嫌隙,這樣就不可能是鐵板一塊,對於晉軍而言絕對是個好消息。不但如此,因為各自的習俗差異,聯係也未必緊密。如果切斷他們之間的聯係,首先吃下一部應無問題。不但打出了自己威風,壯大自己的聲勢,還可以起到殺雞駭猴的作用。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各部落之間難免存在著複雜的聯姻關係,搞不好可能會造成打了一條狗,惹來一群狼,那可就適得其反了,所以才有了使團。

  經過商榷,晉軍兵分三部兩路。

  馬能率領的這個三百人的使團作為第一部,前往乙弗最大的部落出使。

  由三千精騎組成第二部,作為使團的後續保障跟進並傳遞消息,同時嚴密監視周遭各部落的動向,清剿所有敵方斥候和密探。即可作疑兵迷惑對方,又可對小股敵軍進行圍殲或俘獲,並上報中軍。一旦發現對方兵馬異動或者對方斥候,可見機行事。帶隊的是謝瑍廣陵練兵時訓練出來的“老兵”,名字叫原信,字不畏。這原信是典型的山東大漢,祖上乃東平人氏,原是本郡望族。後來遭逢大變舉家南下,在軍中有年,見多了欺上壓下。廣陵練兵,讓他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未來,那就是希望,所以對謝瑍那是奉若神明的。

  最後一部,其餘作戰部隊兩萬人作為第三部,是為中軍,高衡親自坐鎮。由東南向西北呈扇形展開,緩緩推進,並派出多股斥候小隊,監視四下周邊,切斷各部落之間的聯絡。一旦事出意外,談判不成,即刻大軍兵臨威懾,必要時可隨時發起攻擊。

  兩路即作戰部隊一路(包括第一至第三部),第二路即留下的六千餘人和後勤部隊組成保障部隊為第二路,共約一萬一千人,其中包括一千精騎五千步軍和五千後勤部隊。在如此陌生的地帶,高衡他們根本不敢掉以輕心,所以配給後勤保障部隊的戰力相當不錯。雖然騎兵較少,但勝在步軍是馬能和太史庸的精銳。比較起來,就算是第三部的作戰部隊,也僅有一萬五千騎兵和五千步軍而已。

  經過慎重考慮,高衡決定馬能作為使團團長。一路走來,馬能思慮縝密,顧全大局得到了眾將的賓服。考慮到楊定對雍涼一帶熟悉,所以任命楊定為使團副使;太史庸和馬能配合默契,這次扮作護衛隨行。另外帶了精騎兩百名,步騎百人,便於組成戰陣以防不測。

  為了彰顯晉軍的氣勢,令後勤工兵連夜製造了一輛高大的戰車,戰車之上是一杆五丈高的赤色大囊,紅色的大囊上白色的圓圈內,上書一個漆黑的“謝”字,周遭是一圈彩旗拱衛。馬車前後各是一百名腰懸彎刀裝備強弩的精騎弓兵組成的方隊,最後邊是列成方隊的步兵。四匹良駒拉著戰車,緩緩流淌在碧綠的草原上,構成一幅奇特的風景。

  他們的目標是探得的這一方最大的部落。

  這個部落之所以最大,是因為不久前剛剛入夥了數千精兵。

  且說那隊武士,離高大的牙帳還有數十米,率先的漢子就勒住馬韁,那馬後蹄立直,前蹄高高揚起,發出一聲長長的嘶鳴。

  那漢子毫無滯澀,順勢飄下馬來,急匆匆奔向進了牙帳。

  寬敞的牙帳內,幾個人正端坐帳內,濃鬱的馬奶酒香撲鼻而來。正中端坐的一位短髯老者,看著進來的漢子,略一皺眉道:

  “羅歸,總是這麽毛躁。”短髯老者貌似訓斥實則驕傲地看了看兩邊的客人道:“他是我的兒子,我們部落最強壯的勇士。”

  “羅韓尼大人的兒子自然是草原上的雄鷹。”兩位客人不鹹不淡地恭維道。

  “羅歸,過來見過代題大人和侯大人。”老者喝道:“兩位大人都是我乙弗部的英雄,你要多向他們學習。”。

  “羅歸見過兩位大人。”這漢子握拳曲臂於胸前,垂首行禮道。

  “羅歸勿需多禮。”侯辰對著羅歸回了一禮,才對羅韓尼道:“羅韓尼大人,我們到此也有近一個月了,大人應該明白我們的誠意。我們這次拜訪大人,是真心希望加入貴部,以壯大部落,以預防將來的威脅。”

  “羅大人,侯大人此言不虛。”代題接口道:“上次我們已經將晉軍西進,拓跋珪北走的情況作了說明,單憑幾個小部落是無法抵禦晉軍的,而且我們大部分的族人還在路上。請相信我們的誠意。”

  “兩位大人……”羅韓尼還沒說完,就被羅歸的大嗓門打斷了。

  “父親大人,有緊急軍情。”羅歸急急地插話道。

  “嗯?”老羅韓尼眼神一凝,看著兒子:“什麽情況?”

  “東邊來了一隊人馬,正向我們的營地而來。”

  “有多少人?打了什麽旗號?是禿發部的人還是吐穀渾的人?”

  “報告大人,不是禿發部也不是吐穀渾的人,是漢人的旗號。來人倒是不多,大約三四百人,還有一架戰車。”

  “戰車?”老羅韓尼深深看了兒子一眼,略一沉吟道“穩住神你,且繼續打探,莫輕易交戰。”

  “諾!”羅歸領命而去。

  看兒子出了牙帳,老羅韓尼眉頭蹙起,看看兩邊的代題侯辰二人,臉色陰沉道:“不是兩位大人給漢人帶的路吧?你們前腳到,接著漢人就來了。”

  “老大人開玩笑了。”代題急忙應道:“我們二人率族中精銳來尋訪投奔大人,一路上既要避開晉軍,還要防備呂光及前秦餘部,數月鞍馬勞頓,而老弱婦孺還在路上生死未知,急等接應救援,豈能做這等事情?”

  “我也希望漢人不是兩位帶來的。”羅韓尼眼光一收,隨即展顏一笑道:“漢軍兵臨,不知二位大人有何高見?”

  代題和侯辰相視一眼,各人眼底深藏的憂色一閃而過。

  “老大人,此必為晉軍使團無疑。”代題開口道:“可以肯定,晉軍的大軍已經不遠了。但晉軍並未直接大軍壓境,可見晉軍主將也未必就想開戰,看來還有商談的機會。老大人,當初晉軍就曾經和拓跋氏商談過,隻是晉軍要求拓跋珪投降而且必須前往建康覲見皇帝,他無法接受,因此談崩了。或者拓跋珪想多談幾次,或提高身價,或爭取時間,沒想到的是晉軍主將沒有絲毫猶豫,即刻實施打擊行動,這和往日的漢軍作風截然不同。在晉軍的攻勢之下,拓跋氏根本無法抵抗,這戰力也和往日的漢軍截然不同,如此,我才終於明白什麽是雷霆打擊。”

  “老大人,代題大人之言句句無虛,今日之晉軍與往日決然不同。”侯辰幫腔道:“老大人,晉軍雖猛,但我們和拓跋珪不一樣,他是稱王的人,按照晉軍的規矩是要進京麵見他們漢人的皇帝的。我們應該用不著,隻要不和他們對著幹,做出恭順的樣子,按照過去漢人的慣例,我們應該還有一線生機。”

  “正是!”代題接著說:“我聽聞此次率軍的大將軍出自謝氏,正是那個在淝水大戰中的前敵總指揮謝玄的兒子,此人一路高奏凱歌,無一敗績,但卻從不濫殺無辜,降將被重用者不乏其人。雖然傳聞未必可信,但空穴來風,總有因由。”

  “如此說來,二位大人是不想打了?”老羅韓尼眯著眼睛問道。

  “不瞞大人,能安定的過日子,誰願意打打殺殺的?”代題一臉真誠地看著老羅韓尼道:“這幾個月我們算是領教了什麽叫居無定所,什麽叫喪家之犬。就算如此,也得先看看情況,見機行事。”代題微微點頭道:“畢竟晉軍的強盛,我們雖然沒有親眼見過,可拓跋氏大敗歸輸的慘象猶在眼前,真是兵敗如山倒,一觸即潰啊。拓跋氏精銳損失大部,沒有十年八年怕難以恢複元氣,這是千真萬確的。某以為貿然開戰,絕非明智之舉。”

  侯辰也在一旁點頭附和道:“老大人,代題大人所言不虛。我二人離了拓跋氏西走,也留了探子探聽消息。晉軍目標西向,必不久留,等他們離開了,這裏依然是我們的地盤。”

  老羅韓尼微微頷首,心中卻是不以為然,竟然認為謝氏“不濫殺”、“重用降將”?連“慈不掌兵”這個道理都不懂,謝氏“收取人心”的舉措都看不出來,這倆大人也不什麽高人。謝氏此子既有如此強軍,又能如臂使指的掌控,豈是一味仁善之輩?沒有殺人不代表不會殺人,更不代表不敢殺人,如果忤逆了他,恐怕……羅韓尼心中一凜:真正的殺神,不動則已,動則驚天下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