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校場演武慕容鍾拳藝,軍營森嚴大豫現蹤跡(2)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5      字數:2952
  “倒也簡易,似不成拳路啊。”慕容衝有些意猶未盡道。

  “嗬嗬,慕容兄且看……”謝瑍說著,開始重新演練十八羅漢手,這一次和上一次的拳招順序完全不同,十八招演示完畢,並未停,接著將十八手無序的施展出來……這已幾達無招無形的至高境界,慕容衝看得是目瞪口呆,這還是一種拳法嗎?

  “慕容兄,拳招是死的,人是活的。”謝瑍收勢,來到驚詫的慕容衝身側:“拳若拘與招式,則止於招式,不可登堂,亦不能入室,不為高明。化有招為無招,無招則無形,方稱高手。”

  “兄弟高明,愚兄這回真服了。”慕容衝抱拳施禮。

  “慕容兄客氣了,剛才是預備動作,開胃的小菜。”謝瑍笑道,“下麵我來演示一套真正的拳法。”

  這才一個拱手扣拳開始,接下來捧月歸山、風雲入寂、兩虎爭威、雙龍出海……這真是勢若雷霆,迅若疾風,進退有據,動靜相合。靜若處子風無跡,動若脫兔雷有聲。真個是立身如古鬆,腳碾如鋼鑽,拳賽流星,眼如閃電。遠腳近肘,長短結合。踢、打、摔、拿、扣,蹦、頂、靠、纏、鉤,虛虛實實,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書中暗表,此拳名五形八法拳。五形者,龍行虎坐豹威鶴神蛇靈;八法者,內功、外功、意念、身步、拳、腿、擒摔、發聲用氣等八種功法。所謂手眼身法步,與五形相合。龍形,以意為先,凝神守中,主練“神”。虎形腰實臂沉主練“骨”。豹形發力迅猛,拳勢暴烈,主練“力”。蛇形柔巧迅疾,主練“氣”。鶴形拳法穩實輕柔,聚精凝神,主練“精”。

  據說這是少林拳法中難得的內外兼修拳法,這也是謝瑍當年學習的原因之一。此拳以秦慶豐先生所傳最為經典,傳統完整套路108式,暗合天罡地煞之數。前世謝瑍對此拳相當喜愛,而且此拳的架子古樸方正,特別吃功夫。謝瑍久習太極,對五形八法有自己特殊的認知。

  為什麽呢?太極之“掤捋擠按采列肘靠進退顧盼定”十三個字,講的是十三法。前八個字講的是八種上肢手法,後五個字說的是下肢五種步法,也就是俗稱之八門五步,或曰八卦五行。一言以蔽之,可以說太極拳“頭頂太極,懷抱八卦,腳踩五行”。平素所言之太極十三勢,即指此。而不是十三個姿勢。懷抱八法,與八卦方位相合;腳踩五行,即對應五行五髒。這個以後,謝瑍傳拳之時,再作詳述。

  此時謝瑍演練少林五形八法拳,並未考慮多少招式,按照心中所感,自然而行。謝瑍份屬先天,加之隱脈大開半數以上,此刻演此拳,比之前世及剛穿越那會兒,已截然不同。可以說是得心應手,內外合一,形神兼備。

  慕容衝看得眼睛發亮,為什麽呢?看過秦慶豐先生演練的朋友都會明白,五形八法拳結構嚴謹簡潔,造型古樸美觀,這也是謝瑍學習的另一個原因。前世曾親隨秦先生學習,深得此拳五味。

  當然,慕容衝不知道的是,謝瑍最喜歡研習和研習最久的自然是太極拳,但還有一種拳法也深得謝瑍喜愛。有句話說得好: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謝瑍學練八極拳時,正是十七八歲,那時他的太極拳學有所成,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全國大賽上八極拳的風采,心向往之,於是求師傅介紹,拜訪過不少八極名家。像申家瑞、吳連枝等八極名家,這才明白,八極拳不是武術比賽上看到的套路那麽簡單。後來先後跟申先生和吳先生學了八極小架及八大招。唯一的缺憾,就是謝瑍當年剛開始研習八卦掌不久就穿越了到了東晉。

  後世素有“北宗少林,南有武當”之說,因為各種曆史原因,民國時期,武術作為國術,達到鼎盛。除了作為內家拳的太極形意八卦之外,各類拳術器械繁多,國術大師燦若星辰。謝瑍遊曆天下多年,遍訪名師。正應了那句“窮文富武”。至於其他拳種,謝瑍既欣賞南拳的強弓硬馬,也喜歡北腿的大開大合。尤其喜愛剛柔相濟的拳種。

  謝瑍沉浸在練拳的韻味之中,不知不覺就是半個小時。當他收勢之時,看到的一雙雙瞪大的眼睛。

  “我就學這個了!”慕容衝喜道:“賢弟,此為何拳?”

  慕容衝本來就是俊美之人,見到如此拳架,舒展大方,古樸美觀,自然歡喜。就連張虎都有些意動,四周的軍士更是滿臉向往。

  謝瑍正色道:“此拳名五形八法拳。五形者,龍虎豹鶴蛇,龍行虎坐豹闖鶴立蛇靈。龍行煉神,虎形煉骨,豹形練力,鶴形煉精,蛇形練氣。八法者,內功、外功、意念、身步、拳、腿、擒摔、發聲用氣等八種功法。此拳當持之以恒,方有成效。拳諺雲: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又雲:拳練千遍,其悟自現;千招會不如一招熟。練武,首為強身健體,次為防護自身,切忌好勇鬥狠,一曝十寒。”謝瑍環視四周道:“爾等明白否?”

  “明白!”一千多人的齊聲回答,震耳欲聾倒是小事,那種氣勢,震撼人心,真是讓人心潮澎湃。

  “你們且各自練來我看。”謝瑍頷首道。

  即使是108式五形八法拳,演練起來也不過三、五分鍾的時間,謝瑍不知不覺練了半個小時,臉不紅氣不喘,神情自若,這當然是他自身先天功底之故。慕容衝循著記憶,練了不一會兒就有些氣喘,不由心中暗自歎息,這就是差距嗎?

  謝瑍一麵看他們練習,一麵暗思精選招式,最後五形各選六式,加上起勢收勢和過渡動作,共選定了三十六式作為基本套路。腦海中默默走了幾遍,這才喊了一聲停。

  謝瑍看了看飽含著期盼眼神的眾人,為了讓眾人看清動作變化和要領,放慢速度,演示了一遍三十六式精簡五形八法拳。接著又按照正常速度演練了一遍,最後以他自己的速度練了一遍,收勢。

  三種速度,拳勢依然清晰無比。謝瑍明白,他們能做到正常速度,三十六式一分鍾的時間能完成就算合格了。當然前提是拳勢到位。

  眾人這才恍然,原來拳可以如此練。他們的大將軍已經到了不拘於勢,不拘於形的境界。慕容衝這才明白,一直以來,謝瑍從未真實顯露過他的真實實力。

  一旁靜觀的鳩摩羅什大師,雖然麵色一如既往的平靜,心底也不得不暗自讚歎。鳩摩羅什大師半歲能言,三歲認字,五歲開始博覽群書,七歲出家,跟隨其母遊學天竺諸國。他年少成名,博聞強記,遍訪名師大德,深究佛法妙義,是難得的天才人物。自從與謝瑍相識,卻在這個年輕的將軍身上,感受到了那種勇往直前、不媚俗流,自成一家的風采。而且此人雖然年少,不但精熟漢家典籍,對術數天文地理皆有涉獵,甚至於對佛法的理解,也迥異常人。謝瑍提出的很多問題,雖然有些尖銳,卻讓他對佛法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就在此時,慕容衝的親衛匆匆而來,在慕容衝耳邊說了幾句。

  “哦,那小子跑了?”慕容衝淡淡地說道:“無用之人,跑了就跑了吧。”慕容衝正沉溺拳術之中,哪裏還顧忌一個無關緊要的人。

  “慕容兄,有事?”謝瑍來到近前問道。

  “沒什麽。來的路上抓到了一個鬼鬼祟祟的小子,沒想到竟然偷偷溜走了。”慕容衝不在意道:“果然是個鬼小子,怪不得能活到今日。”

  “慕容兄,能從軍營中逃脫,可不是簡單人物,不能掉以輕心。”謝瑍道:“可知他姓名字號?”

  “賢弟不必擔心,此人我認識,所以才把他帶了回來。”慕容衝道:“一個紈絝,沒牙的虎崽子而已。”

  “哦?”謝瑍應了一聲,看著慕容衝的俊臉,心中卻暗思,敢於軍營中走脫,可不是一般的紈絝。

  “賢弟可還記得幾個月前被呂光擊敗的前涼世子嗎?”慕容衝問道。

  “前涼世子?”喜歡微蹙眉頭,一下子沒反應過來。

  “對,就是他。”慕容衝點點頭:“張大豫。”

  “張大豫?”謝瑍心頭一振。

  這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