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謝子明入城問佛事,鳩摩羅聞道動漢思(7)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5      字數:3181
  謝瑍娓娓道來,聞者如癡如醉。

  “聽居士道來,已令人神往,希望有朝一日能一一拜讀這些經典。”鳩摩羅什首先緩過神來,合掌祈禱道。

  “大師勿憂,子明克複舊國,回歸京城,定滿足大師之願。”謝瑍微笑道:“易經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諸子百家莫不從中汲取精華,大師可以看看我華夏諸子百家的學說,再結合易經就會發現,它們之間千絲萬縷的聯係,對大師精通我華夏語言會大有裨益的。”

  “多謝居士不吝賜教。”鳩摩羅什再次相謝。

  “大師莫多禮了。”謝瑍接著說道:“但我華夏學說,言簡意賅,從未有如佛家數千百卷甚至萬卷之經文。《道德經》不過五千字而已,道盡何以治天下之至理。《論語》萬一千字餘,嚐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謝瑍說著,環顧四下眾人,輕輕歎了一口氣:“可惜,自漢以來,獨尊儒術,諸子不興,反倒失了活力。況漢末魏晉,崇尚玄學,格物修身之人越發少了。故本督方強推新政,興辦公學,以教萬民,以化天下也。”

  “居士之言,新人耳目。”鳩摩羅什道:“然諸法因緣而生,因緣盡故滅。眾生之苦,皆有因緣。今日與居士相會,亦是因緣。居士告什,欲傳佛法於東方,首需完善佛法,明東方之文化。什謝過居士。”說著鳩摩羅什雙手合十行禮。

  “什大師,子明以為普度眾生,非言之,應行之。”謝瑍道:“某奉王命收複舊地,實行新政,讓黎民百姓耕有其田,居有其屋,食有其飯,著有其衣,學有其書等等……子明以為這才是是實實在在地度和化。念佛經,講佛法,打坐悟禪,隻能是精神的慰藉,是解決不了衣食住行之基本生活所用的。”

  “多謝居士解惑。”鳩摩羅什道:“然居士所做乃肉體之欲,佛所究竟乃心念。眾生之苦在放不下執著,我佛告眾生要放下,隻有放下才能得到解脫。”

  “什大師,就算眾生確是放不下執著,佛卻非要眾生放下他們放不下的執著,那佛不是也執著於要眾生放下放不下的執著而執著嗎?”謝瑍輕輕問道:“這豈不也是一樣執著於放不下嗎?”

  “阿彌陀佛,善哉。”鳩摩羅什合掌垂首,高誦佛號。

  慧寧等眾僧皆無言以對,麵色大變。

  良久,鳩摩羅什在搖頭歎道:“佛乃是為了了卻眾生之苦,早得極樂啊,可惜世人愚昧不通。”說著抬起頭看著謝瑍正色道:“大都督睿智之人,尚不得開化,何況其他人呢。”

  “羅什大師,此言差矣。”謝瑍也正色道:“子非魚焉知魚之樂耶?”

  鳩摩羅什有些懵,慧寧雙手合十道:“啟稟師傅,‘子非魚焉知魚之樂耶?’意為‘你不是魚,你怎麽知道魚的快樂呢?’,都督之意是告誡我等不要總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

  “這是《莊子·秋水》中的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的對話之一。”謝瑍解釋道,“這個典故在我們華夏,凡讀書之人都知道。慧寧大師解釋的也很清除。推而廣之,佛認為他是知道眾生之苦的,所以要幫眾生解脫。可佛自己也是眾生的一員,不能因為成佛了就不是眾生了,這是其一;其二,眾生放不下也好,貪嗔癡也罷,是眾生本心所在,依本心行事,他感覺到苦嗎?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不是這樣才真的感到痛苦。所以,即使是佛也不能用自己的感覺去感覺眾生,更不該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到眾生身上啊。”

  “居士所言,實出乎什意料。”鳩摩羅什道:“佛乃覺者,非常人,不然何以度化他人。居士竟將佛與眾生等,將佛之救苦救難,理解成強加於眾生之上,實在大謬矣。”

  “什大師,您讀過《論語》嗎?”謝瑍問道。

  “什讀過。”鳩摩羅什點頭答道。

  “什大師,可記得《論語·衛靈公》中子貢和孔子的對話嗎?”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鳩摩羅什答道。

  “善!”謝瑍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華夏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有聖人之譽。大師,他可是和佛陀是同一時期的人哦。他的學說稱為儒學,雖過於理想,但卻是要建立一個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儒學在華夏廣為流傳,成為世家必讀,更為皇家士族所推崇。孔子認為,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眾生黎民,放下與否且不論,隻要是不危害其他人,不危害社會,他自己喜歡去做的,我們又何必去強迫改變呢?我不能因為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自己認為如何如何,就強求他人與我一樣。譬如我喜歡漢人《易經》《道德經》等諸子百家典籍,但我不能要求什大師你也要喜歡,否則就是罪過。佛也應該一樣的吧。”

  “眾生愚昧不明,佛於是以佛法開化眾生,這怎麽可以說是強迫呢?”鳩摩羅什臉色有些變了,雖然還看不出太大的變化,但謝瑍怎麽可能察覺不到呢。

  “什大師好忘性。”謝瑍笑道:“《大方等陀羅尼經》中《七佛滅罪真言》說:“是咒能滅四重五逆諸罪,獲福無量”,殺了人犯了罪,就趕緊念此真言;《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言:若人聞此法寶藏經,不能受持讀誦書寫供養,不為他人廣說利益,如此人輩當獲大罪,如犯四重五逆等罪無有異也,一切諸佛及諸菩薩常當遠離;《佛說謗佛經》中:善男子,若有挑拔一切眾生眼目罪聚,若以嗔心看法師者,所有惡業過彼罪聚。若斷一切諸眾生命所有罪聚,若有於法師生於惡心經回麵頃所得罪聚,彼前罪聚於此罪聚,一百分中不等其一,於千分中亦不等一,於百千分阿僧祇分、若歌羅分、若數分中不等其一,於譬喻分乃至憂波尼沙陀分不等其一。何以故?若謗法師即是謗佛。有錯不能說,甚至心中有念都要遭此大罪,豈是佛言?《地藏菩薩本願經》有:如是之人,賢劫千佛滅度,譏毀之報,尚在阿鼻地獄,受極重罪;過是劫已,方受餓鬼;又經千劫,複受畜生;又經千劫,方得人身。縱受人身,貧窮下賤,諸根不具,多被惡業來結其心,不久之間,複墮惡道……諸如《妙法蓮華經》《佛說三世因果經》《大智度論》等等均有此類的文載佛言,這不但有迫逼之意,還有詛咒恐嚇之嫌,什大師,佛真的說過這等經文嗎?還是偽佛弟子編造的?如此惡毒之言,隻有魔鬼才說的出做得來,慈悲的佛、寬容的佛,怎麽會不允許人有自己的想法,不允許議論,否則就被萬世詛咒?這是佛之慈悲之意嗎?”

  “阿彌陀佛,罪過!”鳩摩羅什肅然道道。

  “子明聞佛傳經文眾多,小乘數百部,大乘則更多。”謝瑍道:“如此之多的佛經,必然非一時之作。難免會出現自相矛盾的地方,所以子明以為,什大師首先要做的是對佛經進行總覽、修正,以免給後人造成困惑。大乘小乘就是一例,如果分歧再多,可能會出現更多的流派。另外,佛教本與婆羅門對立,卻又借用婆羅門教輪回之說,與婆羅門有交叉之處。婆羅門認為人是有靈魂的,所以他們說人有輪回;佛教無靈魂之說,為何硬要扯上輪回?因果之說還要說前世今生未來三世甚至世世代代。這些無疑是佛教之硬傷,不解決掉這些,佛教以後肯定會出現無數的偽佛徒。即使是一個完整統一的整體,內部也不可能是風平浪靜,何況本身就有自相矛盾。”

  “多謝居士建言。”鳩摩羅什道。

  “如果是真正的道,還怕什麽議論和誹謗嗎?”謝瑍乘勝追擊:“太陽出來,天就亮了。不管你怎麽辯,這是事實。有飯吃就不餓,念佛打坐解決不了衣食。隻有勞作,才能收獲。隻有認識世界,得其運行變化之道,並運用此道改造世界,才能使未來變得更美好。”

  謝瑍的話,讓鳩摩羅什心中泛起巨瀾,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什大師,知道自相矛盾之寓意來自何處嗎?”謝瑍問道。

  “什不知。”鳩摩羅什道:“請居士賜教。”

  “什大師,此寓出自《韓非子·難一》。我先秦戰國時期有一位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名字叫韓非。他是戰國末期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寫了一本書叫《韓非子》。”謝瑍解釋道:“上麵記載這麽一個故事: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這個故事,我們就用四個字來概括它:自相矛盾。”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