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丸都城荊差賺家眷,玄菟郡雄況襲晉營(1)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5      字數:2868
  書接上回:

  跟著傳令兵到了郡衙,但見大堂之上燈火通明。

  劉裕帶著韓雲支走進大堂,就看到慕容農和高韜兩個人正湊在一起看著什麽。劉裕南門得勝,早有親兵回來報信,說明陣前情形。兩個人見劉裕進來,趕緊起身見禮,劉裕大喇喇地一揮手,來到案前。劉裕過來一看,心中大喜,玄菟郡的地圖。

  慕容農高韜二人相視一笑,再看看旁邊的大將,哪裏還不明白韓雲支已經拿下,且被成功策反。劉裕端詳了一陣地圖,這才猛然想起韓雲支,這才對著韓雲支一抱拳,表示歉意。接著這個相互介紹,四個人重新見禮已畢,這才入內院商量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郡衙二堂內,四個人坐定。劉裕坐在主位,慕容農和高韜在左側,韓雲支坐在右側。

  劉裕先將自己和韓雲支的交戰大體說了一遍,這才看向慕容農。

  慕容農見狀,站起身形首先發言:

  “將軍,城內軍士已經全部繳械投誠。我已經命五千人留在城內接管防務,其餘人仍然駐紮在軍營。”慕容農道:“城上的旗幟都沒有換,我們還要用它來迷惑敵人,一是為了爭取時間,派人去丸都救出韓將軍的家眷;二是如有援軍到來,那就請君入甕,幹淨的吃掉。如果不來就算了。”慕容農說完,韓雲支站起生來抱拳相謝。

  “將軍,新政工作明日開始培訓工作,如果可能,我想請兩位將軍讓對此感興趣的人,來一起聽課。我們現在新政人員缺乏,幽州給我們的隻有三十個人,徐無、遼西、龍城已經去掉了三分一強,我們必須乘著在此休整之際,培訓選拔人才,這是都督早就說過的。”高韜建議道。

  “正該如此。”劉裕大手一揮:“高長史盡管安排就是。”

  “我也沒意見。”慕容農道:“韓兄久守玄菟城,了解城內情況,請給我們介紹一下”。

  “城內情況很簡單,兵民在內人也不過三萬人。高伊連原想乘亂擴土,糧草準備的很充分,五萬人馬能用一年。”韓雲支道:“我對大晉的施政方法一竅不通,高長史說要培訓,我可以聽嗎?”韓雲之雖然對謝瑍有些不以為然,但對所謂的新政倒是有一絲好奇,自然想通過新政的內容來觀察端倪,了解大晉,了解謝瑍。

  “當然可以!”高韜立刻道:“如將軍這般熟悉當地情況的人,最適合做新政工作。我很歡迎韓將軍來學習新政。”

  “什麽是新政?”韓雲支有點不好意思的樣子。

  “新政可不是幾句話能說完的,這是謝都督的心血結晶所在。”高韜有些振奮道:“來學了你既知道了,絕對會讓你大呼過癮的。”韓雲支不可置否地點點頭。

  高韜說完,大家就看著劉裕,讓他說話。

  劉裕一笑道:“這些事你們安排就好,我沒什麽意見。我看,還是即刻派人趕往丸都,搭救韓將軍的家眷最重要。這個耽擱不得,越快越好。韓將軍,希望你能給我們什麽信物,派去的人好取得你家人的信任。不然空口白牙,無法取信於人。我當然希望將您的家眷全部安全地救出來,但其中如果發生意外,韓將軍也要有思想準備。另外,既然我們要迷惑敵軍,我看不如就以此來練習登城吧。”劉裕頓了一下:“廣陵新軍沒來得及練習登城,在幽州雖然練了,但是我覺得我軍登城還是弱點。都督說過,三國時候有先登營、陷陣營等勇士組成的敢死隊,我們就以此練個先登營吧。同時,對城內兵士進行整訓,派巡邏隊,綏靖周邊,以保證不會被高句麗探得消息。還有一點,你們想想,如果他們看到韓將軍久守不下,會不會真的派什麽援軍過來呢?”

  劉裕說完,大家都若有所思。劉裕看向韓雲支,韓雲支道:“我給家中寫一封信,另外這裏還有我出生時父母給我隨身佩戴的一塊玉。”劉裕點點頭,慕容農插言道道:“還請韓將軍畫一幅簡圖,標明您的家眷在城內的位置,並注明城池的大概情況,以及周邊地理,以便製定營救和撤離方案。”

  “我立刻就畫。”韓雲支說著,就開始動手。

  “劉將軍,我建議將四門之圍兵,改為團團圍住,以保證截斷消息外出。”慕容農道:“整個城池方圓不過八裏左右(按現在的長度也就是周長三千多米的樣子),我八萬大軍,加上城內兩萬軍隊,已足有十萬。繞一周不過萬餘人,我們假戲真做,埋下柵欄,將四門的塹壕連成一周,做好援軍到來之準備。”

  “真是計劃不如變化快。”劉裕道:“我還打算練水兵呢。”

  “將軍不要擔心,丸都城濱臨馬訾水,那才是練水軍的好地方。”韓雲支一邊遞過寫的信,一邊將佩玉交給劉裕。劉裕看了一眼草圖道:“這個丸都城不簡單啊,竟有兩層城。雖然不很大,但依山而建,三麵都是峭壁,隻可從南麵強攻,易守難攻啊。就這樣吧,我先安排人立即趕往丸都,慕容將軍和韓將軍負責內外城的防護及整訓;高長史負責培訓新政,我建議新政挑選一些高級政將同你們一起教學,為了保證統一和規範性,按照都督的做法,各連自己推薦,一個連就三個名額,就算都給長史留下,也不致影響太大戰力。”

  “多謝將軍!”高韜起身施禮道。

  “謝什麽謝,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劉裕正色道:“你們繼續,我先走了。”說完,劉裕龍行虎步,走了出去。

  韓雲支有些不明白,什麽共同的目標,這暗語真多。

  “韓將軍,你不明白很正常。”高韜道:“都督新政裏都有,共同的目標就是:讓每一個人,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書讀,能就醫,有活幹。每個人都要工作,工作才有飯吃。工作分工不同,但無高低貴賤之分。律法麵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東西多著呢,學了你就知道了。譬如當兵吧,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當兵,那要經過各種考核合格才可以不但是身體因素,還有家境、婚否,思想狀況等,不信你問問慕容將軍。”

  “是啊,都督學究天人,很多奇思妙想,讓人歎為觀止。”慕容農道:“都督說,家中孤男者不征;父子不同征;殘疾者不征;色盲者不征;有嗜酒、行凶、盜竊、紋身等行為的不征。以後,不識字的不征,年齡超過三十歲的不征;等等。”

  “都督這是要建立一支什麽樣的軍隊呢?”韓雲支問道。

  “按照都督的說法就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慕容農解釋道:“所以,要充分保證軍隊的純潔性、紀律性和革命性,就必須嚴格把關,使之成為□□定國的柱石,以綏靖天下,護佑百姓。故都督又將軍隊成為人民子弟兵!”

  “人民子弟兵?”韓雲之喃喃自語:“果如此,實乃黎民之福,天下之大幸。”韓雲支道。

  “不瞞諸位,我仔細研究過,都督強調的都是百姓為先,社稷其後。”慕容農道:“說句大逆不道的話,按照都督的言外之意,上至百官,下至庶民,包括皇室貴族,都是一樣的。難啊!”慕容農歎道。

  “是啊,難。”高韜也應道:“可都督說了,事在人為。一年不成五年,五年不成就十年,我們這一輩子不成,還有下一輩子。關鍵是要有一個方向,子孫代代相傳,總有成功的那一日。”

  “都督敢為天下不敢為,開曆代先河,令人向往之至。”韓雲支越來越期待了:“敢問都督高齡幾何?”

  “哈哈,你是不是以為都督是諳熟經史的耄耋老者了?”慕容農笑道:“恰巧相反,都督年未弱冠,今年剛十八歲。”

  “啊?”韓雲支驚道:“這怎麽可能?這太讓人太意外了。”

  “兩位,天快亮了,我們是不是先去休息,明日再商議?”高韜看著兩個相談甚歡的家夥道。

  “也是,先休息,明日再談。”慕容農點點頭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