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捉信使巧施離間計,勸雲支暗動瞞天心(4)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5      字數:2871
  書接上回。

  上回說到劉裕在玄菟城外,應戰韓雲支。韓雲支被迫乘夜色出城突圍,在南門外被劉裕截住,一番舌槍唇戰。

  韓雲支在事實麵前,幡然醒悟,下馬歸降。劉裕乃偕韓雲支入城。

  客觀上,從君王角度講,高句麗王對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心存防範之心,倒也無可厚非。既然留了後手,對自己臣子的人品性格應該了解,且有人質在手,就該信之用之鼓勵之,方是正理。如此不明多疑,草菅人命,不惜臣民,怎為人君?

  劉裕心中對高句麗王暗暗不齒,如此大將不加信任,反而被敵方收走,這不單是資敵了。不過也虧了高伊連昏庸,才讓自己得到一名熟悉敵國的高級將領,這對於下一步的軍事行動大有裨益。

  一邊思索,一邊將高句麗王的兩份旨意撿起來,重新收好,這才和韓雲支一起上馬回城。

  兩個人騎在馬上,邊走邊聊。

  “韓將軍,事到如今,必須要盡快救出你的家人來。”劉裕道:“否則,一旦走露風聲,丸都城那邊得到消息,將軍家眷就危險了。”

  “還請劉將軍和慕容將軍施救,韓某此刻有家難歸,有國難投,已是無法可想。還請劉將軍救我家人!”韓雲支急忙抱拳相求,頓了一下看劉裕尚看著自己,似乎還要聽自己說話:“劉將軍,不管結果如何,韓某都承情了。”。

  “韓兄切勿如此說,既然將軍棄暗投明,回歸正朔,那我們就是一家人,就是自家弟兄,解救將軍的家人,自是理所當然。”劉裕說完,看韓雲支依然滿臉焦灼,又接著勸道:“韓將軍請勿著急上火,這等出謀劃策之事,等進了城,見到慕容將軍和高長史,自有良策。就算一時沒有計策,我們還有大軍。”劉裕勸道:“大少爺說: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絕對的力量麵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浮雲。韓將軍,相信我,真的沒什麽大不了的,高伊連在我的眼裏不堪一擊。”

  “哦?”韓雲支道:“多謝劉將軍。既然將軍成竹在胸,雲支就放心了。不知將軍口中的大少爺是哪一位?”

  “韓將軍,怎的如此忘性,哈哈哈……”劉裕哈哈大笑道:“我剛才跟你說了,大少爺就是本次北伐的領軍都督。”劉看了一眼韓雲支,繼續說道:“大少爺出身江左謝氏,劉某第一賓服之人。”

  “韓某觀劉將軍英姿不凡,絕非常人。能讓劉將軍如此欽服之人必有常人難及之處。”韓雲支道:“敢請將軍細說之?”

  “韓將軍,劉某一介粗人,這張笨嘴說大少爺的事,真是難為我了。”劉裕笑道:“想去歲大少爺識奸計而罷黜奸賊國寶;重血親而辯太傅丞相仙逝不賞;父子同拒陛下賞爵;及至謝府夜宴,酒至半酣,大少爺即興做賦誦詩,一揮而就,致使建康一夜紙貴;甫任廣陵,堂上問答,百官俯首;孤身入鄴,驚走苻丕,對陣慕容,垂逆歸降……可謂策馬疆場,千軍辟易,對他而言都是小事。”

  “哦?”韓雲支眼中精光一閃:“敢問將軍,謝都督眼中何者為大?”

  “這個……”劉裕一時語塞:“大少爺的眼裏何者為大……”

  本來嘛,劉裕這樣介紹隻是為了誇讚謝瑍的能力,哪裏會料到韓雲支有這樣的提問?

  但劉裕畢竟也是跟謝瑍日久,又有同門授業之誼,自然耳濡目染的不少,雖然一時無語,略一思考,哪裏還能說不出個子午卯酉來?

  “韓將軍,你的這個問題問得好啊。”劉裕讚賞地看著韓雲支,慢悠悠地說道:“看來韓將軍不但是一個好學之人,還是一個有想法的人啊。”劉裕一邊說著大路話,一邊構思著如何回答。

  “韓將軍,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啊。”劉裕故作高深道:“對我們這些升鬥小民而言,平安快樂的生活為大,首先就是要吃飽啊。別這麽看我啊,為什麽這麽說呢?這不是我說的,我們的先人早就說過:‘民以食為天’,天大不大?”

  “嗬嗬,劉將軍真幽默。”韓雲支微微一笑道:“理確是這個理”。

  劉裕看韓雲支輕笑,自然知道對方的笑意,所以臉色一肅。

  “韓將軍,這沒什麽可笑的。”劉裕長舒了口氣:“如果你看到過瘦骨嶙峋的食屍者,你就不會笑了;如果你看到過易子而咬其骨的慘劇你也不會笑的……達官貴人是不會明白這些的,當然或者是他們裝著不明白,他們心中的大事,就是他們自己的榮華富貴。高高在上的帝王,夢寐以求的就是家國天下可遞萬世而為君……”

  “沒遇到大少爺前,我就是個混混兒。”劉裕似乎進入了回憶之中:“入北府前,打架鬥毆賭博,混吃混喝混社會,後來得謝大將軍擢拔,後為大少爺待以兄弟,才知道人和人真的不一樣。大少爺說的很多話,真的以前從來沒聽人說過,要我說,我也說不上來,但我明白那是對的。每次出征,大少爺都會說‘可以拚命,但要活著回來。’我當然明白,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打仗死人太平常了。但是,每次危機之時,隻有拚命,因為拚命是為了活著……”

  劉裕舒了口氣,看看一邊傾聽的韓雲支,搖搖頭。

  “韓將軍,你也是讀書人吧。大少爺曾說過幾句話,大概這就是他心中的大事吧。”

  “請劉將軍賜教。”韓雲支一抱拳。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天平。”

  韓雲支默念著,不由地心旌搖動。

  “哈哈,看看,又一個被大少爺驚呆的書呆子。”劉裕抬手一指道。

  “謝都督真是神人,讓人神往。”韓雲支看著嘻笑的劉裕,抱拳肅然道:“希望能早點見到謝大人。”

  話雖如此說,到底還是有些心神不寧的顏色,畢竟他心裏掛念還掛著遠在丸都城的家人。當然一開始對劉裕的溢美之詞,也有些未必確真的感覺,後來聽了“橫渠四句”才真的被震懾了。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到了城門,門口有軍士敬禮,劉裕也還禮。韓雲支看著這樣的舉手禮,一陣驚奇。

  進得城來,看著有些狼藉的房舍和亂糟糟地兵民,韓雲支眉頭緊鎖。

  “韓將軍,本將軍來此之前,謝都督說過,高句麗曆來都是我朝臣民,隻要心向我朝,虔誠歸順,盡量不要多造殺戮。”劉裕哪裏不明白韓雲支的心事,輕聲安慰道:“攻城之器,不得已用之,還望海涵啊。明日天一亮即安排軍卒幫助百姓修繕和建造房舍,很快就會安頓好的。臨時沒有住處的,軍中還有應急帳篷。”

  “怪不得將軍得某一封信即停止砲擊,王師不愧仁義之師啊。”韓雲支道:“卻原來謝都督是如此仁德憐恤之人。”

  “所謂仁者無敵。”劉裕正色道:“某現在才有些明白,什麽是仁德,什麽是仁者無敵啊。”劉裕當時可沒有這麽想,他隻是為了逼迫韓雲支而已,卻沒想到韓雲支想得太多了。這就是所謂的美麗的誤會啊。

  韓雲支看著有些感慨的劉裕,心中忽然就有些違和之感,這麽年輕的將軍,說起話來倒有了一絲老氣橫秋的感覺。

  “還請將軍指教。”韓雲支一抱拳,雙眼閃過一道精光。

  “其實,我哪裏有什麽可指教你的。我是想起了大少爺曾說過的話而已。我們所見到的都是大少爺表現出來為人所知的。”劉裕搖搖頭道:“你永遠不知道,大少爺心裏還裝著什麽新東西。我們師兄弟幾個都說了,跟誰比也別跟大少爺比,我們暗地稱他為非人。哈哈哈……”劉裕說到到這裏,好像想起了什麽高興的事似的,哈哈大笑起來。

  “報告將軍,慕容將軍和高長史請您立刻去府衙。”正在劉裕大笑之時,一名衛兵來到劉裕跟前,立正敬禮道。

  “好!請頭前帶路!”劉裕一邊回禮一邊答應道。

  這正是:相談劉韓說謝瑍,又值府衙傳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