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捉信使巧施離間計,勸雲支暗動瞞天心(2)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5      字數:2608
  書接上回

  劉裕開封取信,出乎大家的意料。

  劉裕似乎知道大家要問什麽,一邊把信函遞給高韜,一邊開口:“孤軍獨城,縱困獸猶鬥,有何懼哉?”

  眾人頓時明白過來,心中暗讚劉裕果決。

  高韜展開密函,一看果然和上麵的信函字跡一模一樣:

  韓卿奏報悉知。將軍心存社稷,為國謀利,實乃國士。

  今大晉攜北伐大勝之威,兵勢凶猛。然我朝國力不足以與之相抗,將軍之言甚合孤意。為保大軍南撤,望將軍率親衛殿後,阻擊晉軍。孤王將自東南方向派兵接應。

  如事不可成,卿可假意降晉,待機而作。特擢卿為前將軍,領玄菟郡守,賜爵南信縣侯。將軍既能止晉砲擊之法,亦必有破晉之計,不負孤之所托也。欽此。

  這才像話。

  高句麗王是不會舍得他的兵馬的,但可以舍得他的將軍,這不能不讓人覺得悲哀。

  劉裕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高伊連真是昏頭了。”

  “將軍他沒昏,是他懷疑韓雲支的忠誠了。”慕容農道:“我想應該是這樣的:高伊連沒想到大晉會來得這麽快,兵馬會如此強盛,所以一直猶豫怎麽辦才好。其實他自己也沒想在這裏死守。要是燕國相攻,他或許能戰,大晉既然能來,燕國一定不在或者是燕國與大晉合謀了,他必不敢迎戰。這時候,韓雲支的計策正合他的心思。隻是沒想到被將軍幾句話,讓韓雲支背了個不大不小的黑鍋,高句麗王不信任他了。”

  “還有嗎?”劉裕聽得津津有味。

  “當然。”慕容農道:“既然不信了,現在又不能得罪,要是韓雲支反戈一擊就麻煩了。所以,他讓韓雲支阻擊我軍,而大部隊南撤。這是借我們旳手幹掉韓雲支,簡單地說就是借刀殺人。雖然高句麗王允許韓雲支投降,如果韓雲支真的投降了,不管真假,高句麗王都可以用這個結果告諭國內,並以此出手對付韓家老小。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韓雲支投降敵國了。”

  “夠狠的,還有嗎?”劉裕繼續問道。

  “將軍,如果我們把玄菟城的人和東西都留下了,卻唯獨走了韓雲支,你說會是什麽情況?”慕容農的眼神有些深邃道。

  “果然毒計!”劉裕道:“不過,我喜歡啊。”說罷哈哈大笑。

  慕容農所用的計策說起來很簡單,你想要的我留下,你要死的,我給你放回去。也即是所謂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劉裕和慕容農計議已定,坐在大帳之中。吩咐人把信使帶了上來。

  “貴使,你想死還是想活呢?”劉裕笑吟吟得看著信使。

  “事到如今,我也沒什麽可說的,隨將軍處置吧。”已經這樣了,這個信使倒放開了。

  “我讓你將信送到韓將軍手中。”劉裕說著,將信扔給了信使,又示意旁邊的衛士給信使拿來針線。信使撿起來信函一看,正是最後一封信,隻是封緘沒了。

  “既然這兩封信沒什麽用,我就留下了。”劉裕說著讓人收起這兩張東西來,一同存起來的,還有韓雲支的那封箭書。

  信使沒想到,劉裕真的放他走了,而且還讓他帶著高句麗王給韓雲支的真正旨意。他越發相信,韓雲支一定和晉軍有什麽默契,不然的話,費了那麽大的力,得到了秘藏的旨意,不但不為難他,還繼續讓他去送信。他想不明白,也沒必要明白,趕緊完成任務才是大事。雖然沒了封緘,信使還是很小心的將信函縫在衣內。就說為了安全,沒有封緘。希望到時候騙過韓雲支才好。

  信使走了,劉裕示意荊差,去探察韓雲支接到旨意後,會有什麽樣的動作。他自己和慕容農也開始討論布置,看如何留住這兩萬人,以及城內的糧草等戰略資源。

  這幾日,劉裕的探馬可沒閑著,沿著高句麗信使的方向,四處探訪行軍大道,果然是信使走的大道最合適大軍行軍。雖然路程長了不少,一路之上仍然崎嶇難行,但少了翻山越嶺,糧草輜重的攜帶和運輸就容易多了。如果直向東南,不遠就是有千崗山、長白山兩座連綿不斷的大山。所以,南撤的高句麗軍必然是出東門後,繞過晉軍耳目南下,渡過太子河,從黑山東麓向東,翻過四方頂子較短的一段山嶺,向東直達丸都(今集安)。還有一條路就是出了東門,繼續向東,沿蘇子河走到富爾江西岸,然後順富爾河向南渡過渾江,再向東南到達集安。前條路稍長,但路況好;後條路,稍短,但從富爾河南下開始,一直到集安,都是山路,難行。

  無論走哪條路,對劉裕而言,都不怎麽好。因為附近地處遼東平原,很難有伏擊地點。而長途跋涉去尋找伏擊所在,不說地形地貌不熟悉,尋找困難,時間也來不及。

  “將軍,我看咱們還是先將北門東門都圍起來。”慕容農道。

  “善!”劉裕道:“立刻派兵將東北兩門圍起來。既然附近沒有可伏擊之地,我們就直接進攻。”

  城外的動靜當然瞞不了韓雲支,他看到了高句麗王的旨意,也是一臉的糾結。雖然對於密旨沒有封緘有所懷疑,但印鑒和字體都沒錯,應該不是晉人偽造。至於聖旨上要求他率軍殿後,這本沒什麽,但是要他打不過可以詐降就讓他有些受不了。信使在一邊看到韓雲支的表情,也有些嘀咕。他以為韓雲之在裝樣子,心中暗自不屑。

  “將軍,我們該怎麽做?”這個信使還是做得很像樣子。

  “傳令下去,全軍備戰,整理行裝,越快越好。”韓雲支不是拖遝之人,立刻準備。

  “諾!”信使走了,韓雲支繼續想著什麽,他既要帶兵突圍出去,還要自己逃脫晉軍的追擊。

  玄菟城內開始緊張地行動起來。城外的晉軍也很快的完成了包圍。韓雲支明白,這會兒晉軍是想留下他們了。

  韓雲支正在思考,城外的大軍又開始炮擊了。

  雖然五日期限未到,韓雲支也得到了他要的消息,所以他隻是安排兵士守城,自己召集精銳,準備殿後阻擊晉軍。可他哪裏知道,他出得出不去還是個問題。

  四門的攻擊都很猛,但進軍似乎沒有登城的意思。這樣韓雲支稍稍放了下心。

  可誰知道接下來是什麽呢?

  劉裕大帳內,慕容農正在和劉裕說著什麽。

  “將軍,太陽快落山了。如果我們派人在城內四處點火,乘夜進攻,韓雲支就算想帶人走也帶不了。”慕容農建議道。

  “這樣對百姓傷害太大了吧?”劉裕有些擔心道。

  “將軍,如果韓雲支帶人跑了,傷害會更大。”慕容農道:“隻要我們進了城,滅火是小事,何況北門外就是大河。”

  “善!”劉裕道:“看看能不能用砲或者弩將火射進城內。”

  “諾!”慕容農答應著走了,劉裕喊了聲:“荊差!”

  “屬下在!”

  “可有消息?”劉裕問道。

  “韓雲支正在集結人馬,似乎要走。”荊差道。

  “先不用管他。”劉裕道:“天黑以後,你帶兩個人進城,四下點火。我們要乘亂連夜攻城。你一個人小心些。”

  “諾!”荊差一抱拳:“屬下去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