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渡黃河遭逢水鬼,返幽燕誓師出兵(1)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4      字數:2938
  第五十七章渡黃河遭逢水鬼,返幽燕誓師出兵

  出了潼關東行,就是著名的秦馳道—東方道。這是出秦函穀關以後,通往今河南、河北、山東的“高速公路”。數百年的風雨滄桑,還隱隱看得出當時的模樣。因為來時剛走過不久,一行人在謝瑍他們的帶領下,相當順利。

  謝瑍並沒有因為趕路而忽略對謝瓊的教導。一路上,不斷考校他,從諸子百家,到日常生活,搞得謝瓊一個腦袋三個大。謝瑍無非是告訴謝瓊,小事蘊含大道理。連帶著薑孝、祖匡等人也得益匪淺,看謝瑍的眼神愈發敬佩。

  眼看就要到達黃河岸邊了,謝瑍讓大家放緩速度,恢複精神。

  後世很多人暈船,謝瑍不得不防。如果太過勞累,更容易暈。

  過了河就進入冀州境內,那就真是謝瑍的天下了。

  “兄長,前麵歇會兒吧。”謝瓊看看前麵的城門有些不好意思:“我餓了。”

  謝瑍抬頭看看天,日頭已過中天,大概一點多鍾的樣子,是該吃點東西了。其實路過滎陽時,謝瓊就想餓了。可是看謝瑍心事重重,其他人也不言語,他就隻好忍著了。到了此刻,再也不想忍了。謝瑍點點頭,看看大家夥說:“前麵是東燕,墊吧墊吧再走也好。是某疏忽,讓諸位忍饑挨餓了。”說著抱拳致歉。

  “公子此言,讓我等無地自容。”祖匡道:“能有這幾日輕鬆自由的生活,就像過上了神仙般的日子,比起以前,這實在不算什麽。”

  “二少爺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自然容易餓,我等沒事。”薑孝說道。

  “多謝諸位體諒。其實我也餓了。”謝瑍笑道:“如果你們不餓,可以不吃,我反正是要吃的。走吧,進城。”謝瓊聽罷,率先而行。他也明白了,大家夥給他爭理呢,連兄長都致歉了。

  這也是謝瑍有意如此,些許小事,代表的是態度。

  謝瑍心中還是很期待的,隻要今日渡過河,就可以進入黎陽。那可是謝瑍北伐真正意義上的第一站,也算是故地重遊了。

  東燕乃西晉末改燕縣所置,治所在今河南延津縣東北,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名胙城。轄境相當今河南延津、滑縣等地。與西麵的汲郡和北方的黎陽隔河相望,南麵是陳留,西南是滎陽,東北濮陽,東南是定陶。雖非要衝之地,卻也是四達之地,不然也不會改置。

  那位說了,你說的似乎不對啊,從地圖上看,胙城在黃河以北,一定是作者睡蒙了,說睡語啦。各位看官,小可沒迷糊。黃河一千多年來,可是改道了很多次的,此時胙城正在河南,而且距離黃河南岸還有數十裏,而黎陽即枋頭(浚縣)因比鄰黃河北岸,前文說過,去年(385年)苻堅和慕容衝大戰長安之時,劉牢之到達此地。苻丕為慕容垂逼迫,隻好向東晉求援。謝玄派劉牢之帶兵前往接收鄴城時,因為苻丕內部意見不合,出現內訌,所以才有史載劉牢之“ 是時劉牢之至枋頭。征東參軍徐義、宦人孟豐告苻丕,楊膺、薑讓等謀反,丕收膺、讓戮之。牢之以丕自相屠戮,盤桓不進”的記載,就是在此地。晉為了奪鄴城,謝瑍當時首先就派人占據了黎陽作為橋頭堡,這個兵家必爭之地。

  閑言少敘,謝瑍等人用過飯食,即刻出城,徑直向北。

  此地河岸邊倒也平坦,但對岸卻是險要之處,當地人稱為仙人渡。因此地有一石山,名曰橫山。據傳有人曾在此修道,雖不高峻,卻是臨河佳處。與南岸的平闊大相徑庭,沿河蜿蜒數裏,水流湍急,擺渡困難。故此一般南來的客人,寧願從上遊或者下遊渡河,雖然多走一點路,但勝在安全。

  一行人到了河邊,看著滔滔東北而去的大河濁浪,謝瑍點點頭。

  “大少爺,我去找艄公。”薑孝抱拳道。

  “我也去。”謝瓊不等謝瑍答應,立刻響應道。

  “快去快回。”謝瑍看看夕陽,估摸著已經三點多了,這個時節,要不了多久天就該黑了,“你們也下馬歇會兒。”謝瑍對祖匡他們說道。

  “多謝公子!”眾人施禮道。

  就在離此不遠的樹林裏,也有人在觀察著謝瑍他們。似乎出乎他們的意料,幾個人正在打著手勢比劃著。其中一個人黑衣人搖搖頭,就要離去。另一個人見狀,急忙阻止,並從懷中拿出一個錦緞,遞給黑衣人。

  黑衣人打開錦書,眉頭反而皺得緊緊的。

  那人見狀,來到黑衣人身旁在耳邊低低言語道:“某素知嵩陽三英俠義,所以這次任務,尊駕兄弟隻是協從,萬一有意外,希望三英出手相助,除掉那個藍衣人,其餘人都可以不傷性命。畢竟為了這次行動,趙某準備了半年,如果出現意外,百死莫辭。尊駕放心,真正動手的另有其人,在大河之上動手。”黑衣人聞言,雙目透出兩道寒光:“九頭蛟?”。

  “九頭蛟”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九個人的總稱。這九個人是親兄弟,姓龍。自幼長在河邊,因為兄弟多,自幼即在河邊謀生,練就了一身的好水性。大哥龍興,四十一歲,幼弟龍多才十九歲。本來他們父母健在之時,尚有管教,後來父母雙亡,龍興雖然有心管教,但忙於生計,哪裏顧得過來。於是幾個幼弟就少了家教,每日裏任俠呼嘯,打架鬥毆也是常事。因為龍家兄弟好打抱不平,水性又好,所以鄉人就送了個綽號“九頭蛟”。

  這次有人找上龍家老六老七老八老九,在河上取一人的性命。因為了解“九頭蛟”的為人,並未許以重金,而是以勸服和苦情為主,最後才是願意用家傳重寶相謝雲雲。為了殺謝瑍,來人給謝瑍安排了一個京城闊少的身份,而且是那種搶男霸女,無惡不作的紈絝。本來兄弟四人因為黎陽實施新政最早,不但分了田,還許他們打漁趕市,他們的日子倒是比原來好了些,至少不用擔心亂兵催命了。隻是到底散漫慣了,對於新政還是有些腹誹,對帶給他們平安的謝瑍卻是相當的感恩,所以他們並不想做這等壞人性命的買賣。但來人說得頭頭是道,最後竟然泣涕嚎啕,將謝瑍說成是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惡少。四個人畢竟年輕,見此慘狀,信以為真,又有錢財可賺,於是就答應下來。

  可嵩陽三英可不是龍家那幾個嘴上無毛的小子,他們是老江湖,隻憑幾句話是騙不了他們的。雖然錢財紅人眼,嵩陽三英也並非無名之輩,在嵩山及附近大大有名。因為來人本就語焉不詳,隻說對方是京城的紈絝大少,所以三老沒有答應是否出手,需要見見再說。

  原本說是謝瑍三人而已,現下一下子多出了近二十人,雖然這些人並非什麽武功高強之輩,但看起來還是非常強悍,甚至有幾個舉頭投足間,能看出來確是練過的。當然謝瑍和謝瓊自動被忽略了。謝瑍已入先天,返璞歸真,看起來跟普通人沒什麽兩樣;謝瓊年齒尚幼,料也沒什麽功夫,就算練過也不值當什麽。

  再看謝瑍,見這年輕人身材高挑勻稱,麵相俊美雍容,並無紈絝奸佞之氣,心知對方所言必然有虛,心中頓生不悅。再看那信,卻是茹千秋寫來的,書中明言,事成定當向主上稟報其功等等。來人並未看過此信,如果看了的話,說什麽也不會拿出來。因為像三英這等江湖人士,尚俠崇義自居,對於朝廷官府的賞賜之類,並不熱衷。特別是茹千秋是什麽人,隻不過是司馬道子的走狗而已,加上此人聲名狼藉,就更讓黑衣人不喜了。

  “龍家四兄弟你們是認識的,有九頭蛟出手,大河之上,誰人能敵?”來人繼續小聲攛嗦道:“三位且請放心,找你們實在是預防萬一的。沒想到這紈絝竟然帶了這麽多惡奴。”

  嵩陽三英,惟老大馬頭是瞻,兩位兄弟看向大哥。

  老大眼底閃過一道精光,裝模作樣地沉吟片刻,才看向兩位兄弟,點點頭道:“看我眼色行事。”

  “諾!”兩位兄弟一齊拱手道。

  見三英答應下來,這人頓時鬆了口氣。有了三英幫忙,即使龍家四兄弟失手,也難逃三英之手。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