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為人矚目的“股市神話”
作者:若凡飛刀      更新:2020-12-13 02:14      字數:3352
  施若瀾一時沒忍住“撲哧”笑了一聲,廖雨也咧了咧嘴。

  安老倒是鬱悶,自去年與餘老見麵,聊起學生秦凡時,餘老不知道他在上海開了家廣告公司,安老也不知道他的身價,當餘老猜測他有億萬時,安老不禁啐道那他還考什麽研究生啊?

  不過每每見到秦凡,安老又覺得惋惜,這麽一個好苗子竟被錢給迷住了心竅。

  ---------------------------------------------------------------------------

  梁珩並沒有如前世一樣,被調到總公司在廬州的三線證券公司出任老總,而是根據他的要求,仍舊留在了總公司。

  “也不知這樣的選擇對不對?”梁珩思索再三向秦凡問道。

  秦凡笑了笑道“有什麽對不對,各有各的活法。”

  “去那個小地方幹什麽?留在這裏多好,哥幾個還能常常聚聚。”李顯政插話道,自那次經曆後,那些同事也誠懇地向他道歉,可老李的心裏始終窩著火,現在能和人說說掏心窩的話,也就秦凡和梁珩。

  秦凡忍住笑,點著李顯政道“我可是小地方出來的哦。”

  “你?你那是人嘞,你就像是個外星人,老梁你覺得嘞?”李顯政開著玩笑道。

  秦凡撇了撇嘴,要是沒有自己的出現,估計他也在準備跑到小地方撈錢去了。

  這時董敏走進來,欣喜地說道“凡子,我們買的‘瓊民源"漲了一倍呢。”

  梁珩一愣“瓊民源不是個垃圾股嗎?”見李顯政不甚清楚,便細細地解說了一番。

  秦凡笑著道“前兩月從香港回來時,到深城轉了轉,一時興起買了幾股玩玩。”

  李顯政急問道“那現在還可以買嗎?”

  “有錢就去買唄。”秦凡猶豫了一下回道。

  “敏敏,現在瓊民源漲到了多少?”李顯政轉頭問董敏。

  “我們是一塊多買的,現在是四塊二了。”董敏笑眯眯地回道。

  “我個乖乖,漲了三倍多!你們買了多少?”李顯政又問道。

  董敏看了看秦凡,回道“我們買的不多,我和凡子各買了八十多萬股,蘇哥也買了十萬股。”

  “蘇劍也買了?這小子不是說打死也不買嗎?”李顯政驚奇地問道。

  梁珩笑道“估計也是跟凡子後麵買著玩的,畢竟錢也不是很多,十萬股也不過十幾萬而已,像他不是隨便掏掏的。”

  秦凡隻是笑笑,當時的蘇劍可是一邊嘀咕一邊跟著他掏錢。出於對股市的刻板印象,如果不是相信他,蘇劍搞死也不會去碰“吃人”的股票。

  不過這次的跟風會使他大吃一驚的,秦凡知道“瓊民源”是個“問題股”,也是海南民源現代農業發展公司(即瓊民源)的董事長馬玉和想通過操縱股市撈錢。自己隻是跟在後麵分一杯小羹。

  隻不過馬玉和操縱的手段太惡劣,他的貪心也太大了,結果創出一個為人矚目的“股市神話”!

  股民們需要賺大錢,市場需要大黑馬。

  “瓊民源”在1996年4月以前深指處於低穀之時,其股價僅在2元左右。而市場轉好進入牛市後,“瓊民源”隨著大盤一起“價值回歸”,到6月份,股價已翻出一倍之多。由於熊市數年,市場中這類被“低估”的股票不在少數,漲出一兩倍並不稀奇。

  然而,經過一個月的盤整,從7月1日開始,“瓊民源”以445元起步,在近四個月的單邊上漲中,其股價已然指向20元,翻了數倍。

  這時的“瓊民源”儼然從一隻無人光顧的垃圾股一躍而成為備受人們追捧的績優股,甚至取代了深發展的龍頭地位,成為啟動深市走強、“低價股革命”的先導。

  至此,一個為人矚目的“股市神話”被造就出來。

  在這“神話”中,如果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和不貪之心,還是能夠從中分一杯羹,反之就會成為別人任意宰割的“韭菜”。

  “瓊民源”從頭到尾的作假“瓊民源”1996年年報中所稱571億元利潤中,有566億元是虛構的,並已虛增了657億元資本公積金。

  97年1月22日和2月1日,“瓊民源”在《證券時報》上刊登的年度報告和補充公告稱1996年該公司實現利潤57億餘元,本年度資本公積金增加657億元。年報赫然顯示:每股收益0867元,淨利潤比去年同比增長129068倍,分配方案為每10股轉送98股。

  年報登出後,市場反映強烈,瓊民源由垃圾股變成了投資者追捧的“績優股”,加上10送3的題材,取代深發展成為深市走強的“領頭羊”。

  “瓊民源的股價波動異常從1996年4月1日的208元,漲至1997年1月的2618元,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升幅高達13倍!

  3月,瓊民源公司全部董事在討論瓊民源利潤分配的股東大會上集體辭職,導致瓊民源無人申請複牌。破天荒的“集體跑路”!

  “瓊民源”事件使10萬餘名“瓊民源”股東成為股市一幕幕場景的無奈看客,他們當中,幾乎所有的人都經曆了期望、祈望、失望、無望的精神熬煉過程。

  -----------------------------------------------------------------------------

  “他們在聊什麽?”下班過來的蔣麗向董敏問道。

  “好像在聊梁哥到不到廬州當老總的事。”董敏笑著回道。

  “也是,哎,敏敏你讓你們家的凡子勸勸他,那個小地方有什麽去頭的!”蔣麗用與李顯政同樣的腔調說道。

  “梁哥不是留在總公司了嗎?怎麽他沒”董敏驚訝地問道,剛才在旁聽了一耳,還以為梁珩已經告訴蔣麗。

  “是嗎?我怎麽不知道?這梁珩簡直把我當外人了。”蔣麗突然生氣道。

  董敏覺得自己多嘴了,忙勸慰道“也許是他剛剛決定的,說不定待會他就告訴你。”

  “你瞧我這急性子,讓你看笑話了。”蔣麗醒悟過來自嘲道。

  “麗姐,梁哥對你真是沒話說,我我挺羨慕你的。”董敏脫口說道。

  “羨慕我?你在開玩笑吧?你是不是在說反話?你看看你們家的凡子,年輕、多金、長得也好看,像是電影明星一樣,對你也好的很,你還羨慕我?”蔣麗瞪大眼睛噠噠地問道。

  “我”董敏有些話說不出口,雖然現在生活無憂,可每每凡子不在身邊的時候,自己已經無法忍受隻有一個人照顧孩子的日子,這次孩子的生病,如果凡子在身邊自己就有了依靠,就不用急得六神無主。

  打電話告訴他,等他趕來時,自己好像抽了氣力一樣癱在他的懷裏,自此倒是羨慕像蔣麗這樣的家庭,雖然吵吵鬧鬧,但一家人總是在一起。

  “哎呀,你以為兩個人天天在一起就好嗎?不是你想的那樣,等到吵架時,你都恨不得砍死他。”蔣麗像是看出什麽,也不知怎麽勸董敏,結果話說出來嚇人的很。

  董敏嚇了一跳“有這麽嚴重?我看你和梁哥不是好的像一個人嗎?”

  “那是在外麵,總要給他麵子,你也知道男人在外麵混,就是要個麵子,我說的都是在家裏,不光是我有那個念頭,就是他”說到這裏,蔣麗想到當時的情景忍不住抿嘴笑了起來“他他也是在氣頭上想把我給掐死!”

  董敏愣了一會,也陪著蔣麗笑了起來。

  ---------------------------------------------------------------------------

  “今年上海的情況不太好,紡織行業先後破產終結二十家,幾十家的老企業已經被削號,下崗的工人也不知有多少,政府還在‘退二進三’(退出第二產業,進入第三產業)的城市戰略轉型,那麽多的工業企業被解體,有些還被遷出中心市區”梁珩憂心忡忡地說道。

  男人在一起,要麽說女人,要麽說國事。當然賭徒除外。

  “沒法救了,國家也是盡了力”秦凡跟著歎道。

  “你們在說什麽啊,不知道什麽叫勿談國事嗎?”李顯政在一旁看兩人憂國優民的樣子,撇了撇嘴譏笑道。

  實際上,不光是上海,就是在96年前全國破產的國有企業也隻有121家。而到了1996年,企業破產達到了總計6232家,超過了過去9年的總和。

  這些國有企業大都是國家養大的“巨嬰”,當宣布全麵落實14項自主權之後,在決策層看來,該給的自主權已經全部下放了,接下來就應該是企業八仙過海,到市場上去各顯神通了。

  但事實卻讓人非常沮喪,絕大多數國有企業在競爭中一觸即潰。

  “連年虧損,效率低下,產品難賣,資金緊張。”是這些企業的通病。

  為了再一次拯救這些國有企業,政府采用了經濟學家的獻策即“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是搞活和增強國有企業實力的戰略選擇”。

  於是股市成了拯救國有企業的最佳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