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八八五又出現了
作者:一塊紅磚頭      更新:2021-04-05 07:03      字數:4342
  不提被命名為駱駝的怪異戰鬥機,法裏西聯邦在轟炸機上還真拿出了一款不錯的產品,那就是被命名為蝙蝠的轟炸機。

  其實這款飛機的研製已經有很長時間了,設計上是非常成熟的。

  難道法裏西聯邦在很早就研究了飛機在戰爭中的應用?確實研究過,不過還真就不是現在這款飛機。

  那是一款偵察用的飛機,發動機後置,與現在的任何一款軍用飛機都沒有淵源。

  現在這種同樣裝備兩台發動機的轟炸機的原型機是一種運輸機,在搭載兩名飛行員的情況下,可以運輸七百公斤的貨物。

  在改裝為轟炸機後,搭乘三名乘員,領航員兼投彈手、分別為飛行員和機槍手。

  位於機頭的領行員兼投彈手也有一挺機槍可以控製,用於為轟炸機提供前方的保護,飛行員位於稍後的位置上負責整架飛機的操縱,專職機槍手位於飛機中後部,操縱的是雙聯裝機槍,火力在這個時代還是比較猛的。

  整架飛機按後世的說話采取了活塞式發動機的常規式布局,雙翼平直翼結構,H型尾翼。

  後三點式起落架使得飛機在地麵上以自然上仰機頭的勢態停靠,穩定性也較為出色。

  整機流線形設計阻力較低,平直翼的基礎上微微前略,這正是其載彈量巨大的原因。

  如果非要在這種飛機上找出一個缺陷的話,以這個時代的標準而言那就隻能說是三挺機槍的性能太垃圾了。

  就好像法裏西聯邦沒在機槍上下一點功夫一樣,這款從陸軍機槍移植過來的機槍射程沒有其他三國的同類武器遠不說,射速還慢得出奇,顯然對於高速移動的空中目標的威脅要比其他同類武器差很多。

  大致介紹完雙方的主戰武器之後,就要講講雙方的交戰情況了。霍達都達爾帝國與法裏西聯邦是在一處名為布雷馬的地方發生接觸的,也是以這個地方為中心,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交鋒。

  為了能快速的推進,霍達都達爾帝國軍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三個裝甲師為先導,後麵緊跟著五個步兵師的前衛軍團做快速推進的。

  而法裏西聯邦的行動則顯得保守得多,在整個集團最前方的是兩個普通步兵師,隨後才是二個裝甲師與八個步兵組成的主力軍團。

  當然,無論是霍達都達爾帝國還是法裏西聯邦的部隊,這裏所指的都是前衛部隊,真正的主力部隊還沒有趕到。

  所以布雷馬之戰又被稱為前哨站,是霍達都達爾帝國與法裏西聯邦一係列殘酷戰鬥的開始。

  最先發生接觸的是霍達都達爾帝第一裝甲師與法裏西聯邦軍二十五師。

  霍達都達爾帝國的裝甲師借鑒了西拉王國裝甲師的設置方式,第一裝甲師的模板正是西拉王國軍第一裝甲師。

  當然因為裝備有一定的區別,具體組織上是不一樣的,可規模卻和西拉王國軍一樣,滿員狀態都是二萬六千人左右。

  這其中各級戰鬥人員一萬五千人左右,後勤輔助兵種一萬一千人左右。有人可能會問這輔助後勤兵種是不是太多了?其實一點都不多,西拉王國的裝甲部隊大致上也是這種情況。

  這一萬一千人左右的輔助兵種包括廚師、軍醫生、醫護後兵、機械師、維修工,但人數最大頭還是負責運輸的司機和搬運工。

  這可不是胡扯,裝甲機械化部隊要想有持續的戰鬥力,靠的就是這些運輸人員。

  當然霍達都達爾帝國因為軍隊數量龐大,不可能把卡車都分配到裝甲師去,因此就算是裝甲師也有一部分運輸任務是由騾馬負責的。

  就算人數較少而又土壕的西拉王國軍,其部分摩托化部隊和後勤運輸也是有大量騾馬存在的。

  而法裏西聯邦軍二十五師是一支傳統步兵部隊,雖然也為與裝甲部隊作戰做了準備,可戰鬥力和裝甲部隊比就差遠了。

  和別的國家不同,法裏西聯邦軍的師級作戰單位是兩萬人的編製,一個師編有兩個旅,每個旅有兩個團,每個團三個營,以下倒是與其他國家基本相同。

  所以理論上法裏西聯邦軍的師要比其他國家的一般師級部隊戰鬥力強一些,畢竟多出了一個團的軍力啊。

  同樣,法裏西聯邦軍一個師的人數可都不全是戰鬥員,其中約有五千人是後勤輔助兵種。

  也就是說雙方的戰鬥人員數量是基本相同的,戰鬥力嗎……差得就有些多了,霍達都達爾帝國第一裝甲師的情況和西拉王國軍相差不大,這裏就不多做介紹,這裏隻說法裏西聯邦軍第二十五師的情況。

  法裏西聯邦軍第二十五師作為法裏西聯邦軍的標準師級部隊,裝備有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六十門,師直屬。

  下屬的旅裝備有一百零五毫米榴彈炮各二十門,共四十門。這些火炮可以直接相應團營一級的火力支援要求,為部隊提供壓製火力。

  每個團裝備七十五毫米步兵炮十門,以炮兵連的形式存在。

  而營一級的火力支柱是六挺七點七毫米水冷重機槍,有一個專門的機槍排負責操作這些重機槍進行火力壓製。

  連一級單位不裝備水冷重機槍,而是一種氣冷重機槍,采用三十發彈板供彈。

  排一級作戰單位便不再裝備機槍,按照原有的舊式配置的話除排長外全部裝備的都是栓動步槍。

  這兩年以來法裏西聯邦也吸收了其他國家交戰的戰場經驗,因此每個步兵班的班長是裝備了衝鋒槍的,這樣近距離壓製火力便也算說得過去了。

  這裏要提一下的是,法裏西聯邦軍的衝鋒槍是在崔凡克聯邦軍衝鋒槍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設計而來的,特點是更易製造價格便宜。

  缺點當然也有一點,那就是機匣更脆弱一點,槍機容易變形卡殼。

  為了應對裝甲部隊對步兵師的威脅,法裏西聯邦一直在研究反坦克火炮,之前就有這類產品支援給崔凡克聯邦軍使用,所以法裏西聯邦軍隊自己當然不可能缺少反坦克火炮。

  法裏西聯邦步兵師一般裝備一個戰防炮營,二十四門戰防炮。

  這些戰防炮也是迭代了一到兩次不等,以應對戰場上不斷變強的對手。

  除此之外,法裏西聯邦軍還裝備了不少單兵反坦克武器,其中一種便是反坦克手雷。

  這種手雷的體積要比普通手雷大上一倍,爆炸威力可以對坦克裝甲車輛的頂部裝甲產生一定的威脅。

  另外一種是類似於遙控炸彈的反坦克武器,其威力可以炸斷坦克的履帶,對於底部裝甲薄弱的單位也能起到不錯的破壞作用。

  至於燃燒瓶這種武器,雖然使用廣泛,但並不算是製式武器。

  所以說這法裏西聯邦軍步兵師對於與裝甲部隊作戰還是有一些準備的,至少比崔凡克聯邦軍介入戰爭前準備充分得多。

  即便如此,法裏西聯邦軍第二十五師與霍達都達爾帝國第一裝甲師遭遇後還是明顯不敵。

  雙方的偵察部隊先是撞到了一起時雙方的差距便體現了出來。

  法裏西聯邦軍第二十五師的偵察部隊是一個偵察排,純步兵部隊,火力支柱是三支衝鋒槍。

  而霍達都達爾帝國第一裝甲師派出的偵察隊就豪華多了,每個偵察單位一輛裝甲車,可以代步也可以用重機槍提供火力壓製,最關鍵的是還能利用車載電台聯係後方,及時提供情報。

  當然霍達都達爾帝國的車載電台不具備語音通話功能,可這也比靠兩條腿向後傳遞情報的法裏西聯邦軍要強上一大塊。

  所以嗎,雙方一接觸就已經注定霍達都達爾帝國占據了先機了,法裏西聯邦軍第二十五師隻能被動挨打。

  霍達都達爾帝國軍一接到法裏西聯邦軍出現在戰場上的情報後,部隊便立即展開戰鬥隊形在偵察部隊提供的情報下猛的向法裏西聯邦軍撲了上去。

  而同一時刻,法裏西聯邦軍第二十五師還沒有展開戰鬥隊形,雙方就以這樣一種狀態撞到了一起。

  法裏西聯邦軍第二十五師最先倒黴的是第一步兵團,行進在最前方的他們當真是沒有展開戰鬥隊形就與霍達都達爾帝國軍第一裝甲師遭遇了。

  麵對霍達都達爾帝國軍第一裝甲師下屬一個裝甲營的推進,法裏西聯邦軍第二十五師第一團毫無招架之力,雖然也祭出了戰防炮和反坦克手雷,可並沒有給霍達都達爾帝國軍造成太大的傷害。

  這和法裏西聯邦軍沒有做好戰鬥裝備有關,也和裝甲部隊推進神速有關,如果裝甲部隊緩慢推進,法裏西聯邦軍做好戰鬥準備的話,結果肯定不一樣。

  可第一團的潰敗給了法裏西聯邦軍第二十五師進行戰鬥準備的時間,師長達尼埃爾少將立即命令部隊展開,並通知軍團司令埃裏克森上將。

  展開後的法裏西聯邦軍第二十五師並沒有能夠阻止霍達都達爾帝國第一裝甲師的前進,隻給他們造成了不到一千人的傷亡。

  而法裏西聯邦軍第二十五師就慘了,因為部隊被衝散,下麵的損失一時半會根本傳不上來,搞得師長達尼埃爾少將鬱悶不以。

  第二十五師沒有起到什麽作用就潰敗了,和霍達都達爾帝國航空兵部隊投入了戰場有關,轟炸機部隊第一時間便攻擊了法裏西聯邦軍第二十五師的炮兵。

  失去重炮之後的法裏西聯邦軍第二十五師失去了遠程壓製火力,雙方過早的進入視界內作戰的。

  這個時候法裏西聯邦軍的戰防炮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一共有三十一台坦克和突擊炮在其攻擊下癱瘓。

  但戰防炮被發現之後也是很慘,因為除了個薄鐵皮護盾,根本沒什麽防護手段,所以在霍達都達爾帝國的反擊之下,很快這些戰防炮就被悉數摧毀了。

  法裏西聯邦軍第二十五師的潰敗並不一點意義也沒有,其他部隊獲得了寶貴的反應時間。特別是兩個裝甲師立即展開,反過來向霍達都達爾帝國的第一裝甲師撲了去過。。

  雙方撞到一起之後霍達都達爾帝的第一裝甲師也不示弱,將手頭的裝甲兵力全部派了出去,雙方立即展開激戰。

  這一戰之下,雙方便不斷的補充兵力、裝備補給到前線,在布雷馬這個小破地方大打出手。

  戰場地主角是法裏西聯邦軍隊兩個裝甲師和霍達都達爾帝國的三個裝甲師,都把消滅對方裝甲部隊作為第一要務。

  可顯然這一點不是那麽容易的,雙方苦戰三天之後,都基本失去了進攻能力,不得不退到二線休整。

  至此步兵師重新跳到前台,成為接下來一段時間陸地戰場的主角。

  早上起床之後我一邊翻看戰報一邊吃早飯,這已經是我坐鎮肯登堡指揮之後的固定模式。

  法裏西聯邦與霍達都達爾帝國在布雷馬的戰鬥處在焦灼之中,顯然雙方都無法在短時間內擊敗對方。

  那就暫時沒有必要在這上麵浪費過多的精力了,我重點看了威斯戰場的戰報。

  西拉王國與崔凡克聯邦在威斯大打出手已經快有一個星期了,法裏西聯邦第一裝甲師和西拉王國軍第一裝甲師苦鬥三天之後集體後撤,脫離接觸。

  之前是第三裝甲師與崔凡克聯邦第十裝甲師之間的較量,西拉王國軍第三裝甲師略占上風。

  雙方後撤之後,西拉王國軍第九裝甲師飛似的貼了上去,這一下可坑苦了崔凡克聯邦軍,已經半殘狀態的兩個裝甲師一下子就被第九裝甲師給衝散了。

  接下來無論是裝甲師還是摩托化步兵師,隻要跑得快的都猛的衝上去,不給崔凡克聯邦軍裝甲部隊重新集結的機會。

  這樣一來崔凡克聯邦軍的裝甲部隊即便沒被全殲也會被驅逐出威斯地區,威斯外圍的機動作戰力量就等於被拔除了。

  沒有了裝甲師的威脅,我總算是鬆了口氣,也許再過兩天威斯的局勢就徹底明朗了。

  喝了口牛奶,我把文件往後翻了翻,來到了航空兵部隊的戰報頁。

  我特別關注這方麵的信息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崔凡克聯邦軍航空兵部隊沉寂了一段時間之後又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