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穀種
作者:鹽蜉      更新:2021-01-04 17:51      字數:2570
  “你知道,穀種是去年就留下的,剛好這麽多,給了你們我們就沒有了。”茶坊老板為難的說。

  “那怎麽辦?”

  “如果三位客官要得少,我可以跟大家商量,因為大家都防備這不夠,每家都會多留一點,把這些多的集中起來,也不少。”

  “也行。”反正這個地方比榕州熱些,不一定適合秈稻,帶點回去就行。

  “好,你們到茶坊繼續喝茶,我去給你勻點。”

  三人去茶坊喝茶等著,果然不多一會兒,茶坊老板提著一大一小兩個口袋回來。

  大的口袋是秈稻穀種,小的是糯米穀種。

  何平沒說什麽都收了起來,取出十塊靈石給茶坊老板,這茶坊老板眼睛都笑成豆角,眯縫著,估計很少見過這麽多靈石。

  “你們等一會兒。”茶坊老板捧著靈石,快速的走到後麵,一會兒提著一個口袋,裏麵裝著五花八門的東西。

  茶坊老板把口袋遞給何平說:“這是秈稻做的食品,你們嚐嚐,可以仿照著做。”

  這茶坊老板想得真周到,何平三人謝過茶坊老板,離開了這座城市。

  有了這次的經驗,何平站在金鵬背上,感受這空氣中的溫度,找到和榕州差不多的地方落下。

  這次何平沒去天寶行,而是直接去一戶農家,提出要買穀種,可是這些農家直接回答沒有。

  這可奇怪了,不是每家都有穀種嗎?

  何平三人多方打聽才知道,原來這裏是根據穀種收取稅收。

  一斤穀種可播種多寬的田地,然後農戶耕種的田地麵積計算稅收,沒有耕種的就不用納稅,所以穀種都被管製了,農戶手中根本沒有。

  沒有穀種種什麽呢?農戶們回答的是,沒有穀種更好,田地可以自由耕種,而且不納稅,雖然沒有稻米吃,但是其他的粟米、青菜還更多。

  既然這樣,何平不介意取走這裏的穀種,這樣對老百姓也是一種保護。

  何平在農戶的指點下,大搖大擺的走向存放穀種的地方。

  “站住。”一群修士提著佩刀攔住三人,何平神念一掃,都是一些練氣期的修士,這些助紂為虐的家夥,得給點苦頭吃。

  何平大手一揮,一群修士向後翻飛,一個個鼻青臉腫,但是沒有傷及筋骨。

  三人輕易的來到糧倉,這裏估計有上萬斤穀種,何平取出空置的須彌戒,神念一動把這些穀種收進須彌戒,然後大搖大擺的走出倉庫。

  “站住。”倉庫外麵,一個大腹便便的官員指揮著一群修士,把倉庫圍得水泄不通。

  何平神念一掃,這個官員就是一個普通人,而這群修士多是築基境修士,有一個結丹境修士懶洋洋的站在官員旁邊,好像是來看熱鬧的。

  “給我抓起來。”大腹便便的官員命令道,一群修士衝向何平,何平輕輕揮了揮手,這些修士人仰馬翻,全部敗落。

  “兄弟,快幫我抓起來。”大腹便便的官員對著旁邊的結丹境修士請求道。

  “可以,我要四成稅收。”結丹境修士冷冷的說道。

  “三成。”大腹便便的官員說道。

  “五成。”結丹境修士說。

  “四成,就依你四成。”大腹便便的官員說道。

  “好,你等著。”結丹境的修士慢慢的走出來,指著何平,說道:“把穀種留下,把命也留下。”

  “看樣子你是想把我們留下哦?”何平淡淡的說:“不過我剛才聽你們說稅收分成,這分得的稅收怎麽用呢?”

  “嗬嗬,管的真寬,當然是我的,就那個廢物,四成稅收我還覺得少了。”結丹境修士說。

  “稅收是用來維持機構運轉的,你一個人就拿走四成稅收,機構怎麽運轉?”

  “這個與我無關,這是那個廢物的事情。”

  “哦,那今天你就成為廢物。”何平說著,輕輕揮了一下手,那結丹境修士一聲慘叫,丹田被何平打破。

  “你,你對我做了什麽?”結丹修士捂住小腹大聲說道。

  “當然是把你變成廢物啊。破你的丹田,今後你永遠不能修煉,斷你雙腿,今後不能欺負人。”

  何平說著,一揮手,哢嚓兩聲,這結丹境修士雙腿折斷。

  “還有你。”何平指著大腹便便的官員說:“你治下的百姓如此不滿,你不好好治理,下次遇到,定當懲罰。”

  “是,是,下官知罪。”大腹便便的官員嚇得跪在地上,大聲認罪。

  何平拉著青蓮金鵬飛上高空,金鵬顯出本體,馱著二人向榕州而去。

  回到侯府,何平把穀種交給李水,李水自治理水患後,幾乎都在何平的侯府,負責打理侯府田地。

  何平讓李水整理出一塊水田。李水按照何平的要求,把土地的四周隆起一條田埂,中間放一層水,然後把裏麵的泥土弄成泥漿,用木塊推平。

  何平讓李水把秈稻撒下去,粳稻過一段時間再灑。

  何平從旁邊拔起一顆草,模仿著茶坊老板的樣子,把插秧的技術交給李水。

  李水去旁邊拔了一堆草,在剛才的水田邊上學習插秧,忙碌了大半天,李水終於學會了插秧,插下的秧苗深淺合適,又不倒掉,距離也差不多。

  何平告訴李水,什麽時間開始播撒秈稻,什麽時間插秧,什麽時間播撒粳稻,什麽時間撒糯稻,這些都是茶坊老板告訴何平的,何平複述一遍而已。

  何平拿出茶坊老板給的食品,讓李水嚐嚐,沒想到李水一嚐就停不下來,直到吃完才反應過來。

  李水尷尬的看著何平,後者笑了笑說道:“沒事,嚐嚐味道,今後有了稻米,再學著做。”

  何平回到侯府,現在的訴訟很少,有何平撐腰,蘇車完全能夠處理。

  侯府這邊還是老樣子,雨季即將到來,大家都在觀望。

  往年這個時候,天氣轉暖,四周高山上的雪融化,融化的雪流進平原,平原就要開始漲水了。

  不過今年高山上的流水流下來,都流進了河道中,河道和水庫湖泊相連,河道中的水在慢慢上漲,但是還沒有沒過何平做的水壩。

  所以榕州的百姓們都在關注,一旦真的不再漲水,大家就打算道平原居住,誰願意在丘陵地帶居住呢,放一個木房子的放不平。

  而且大家都打算仿照侯府修建,不再用木房子了。

  何平讓丹青子同蘇車商量,製定方案,要滿足居民出門勞動方便,購物方便,建設的城池還要整齊,街道要寬敞,鋪上石板這樣出行方便。

  對此李水提出一個方案,就是沿河修建,現在大家都用小船出行,隻要河水不幹,用船通行是完全可以的。

  如果居民在河岸修建房屋,用水方便,出行方便,房屋後麵就是他們自己耕種的地,勞動方便。

  何平認可李水的方案,如果有人來侯府申請,就照此安排。

  蘇車要忙榕州城的事情,這件事就安排給李水和丹青子負責。

  何平查看了學院和商行,倩兒把商行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收售修士使用的物品,交易的基本是靈石。

  另一部分收售的是百姓物品,主要是糧食、種子、農具,使用的是銅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