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在榕州安家
作者:鹽蜉      更新:2021-01-04 17:51      字數:2580
  何平想了想,找來丹青子、陳定四人、春蘭四女,宋飛、淩靖等,把過年後就去榕州的事情說出來。

  結果全部同意去榕州,丹青子認為在這裏總是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於夢在石頭城也過得不好,雖然不像過去一樣被欺負,但是也不被重視,等同閑人。

  春蘭四女是何平救下的,當然是跟著何平青蓮走。

  宋飛和淩靖在靈武學府經常被欺負,如果沒有春蘭四女的保護早就不知道死哪兒去了,所以也願意跟著何平去榕州。

  就這樣,大家一直決定去榕州。

  何平讓大家準備過年,好好的熱鬧熱鬧,讓陳定等人給火神穀煉製一批鎮火丹。

  何平溝通青冥,來到榕州,告訴蘇車過了年以後,自己的家眷要過來,讓他準備,蘇車按照何平的吩咐準備去了。

  回到火神穀,何平按規矩去見過五一。

  “這是我在一個險地得到的,你看有沒有用處。”何平取出蛟龍顧和蛟龍皮。

  “這是蛟龍骨和蛟龍皮?”五一瞪大眼睛,蛟龍可不是誰都能夠斬殺的。

  當然,這也隻機緣巧合之下得到的。

  這條蛟龍,應該是人道聯盟的人放到哪兒的,受到規則的壓製,發揮不出應有的戰鬥力。

  有被火雲攻擊,受傷頗重。然後遇到何平,被何平的血脈吞噬。

  “這等好材料,我要閉關研製。”五一直接拿著蛟龍骨和蛟龍皮,閉關去了。

  何平在火神穀露露麵,回到丹陽小築,開始修煉。

  春節過了,何平把煉製的鎮火丹給武通,告訴武通自己的想法,武通沒有多留,五一長老送來一些安家的物品。

  何平祭出烏檀宮殿,讓大家進入宮殿,然後收進識海,溝通青冥來到榕州侯府。

  侯府周圍居民顯得比上次多起來,四周出現了許多建築。

  麥粟要熟了,蘇車在想著今年雨季沒有洪水,該種些什麽。

  見何平回來,蘇車把自己想種水稻告訴何平。

  蘇車認為,雨季水多,應該種植喜水的作物,聽說南方有這種作物,但是沒見過。

  何平知道蘇車是想讓自己去南方找回這種作物,於是答應蘇車,安頓好家眷就去。

  何平讓丹青子管理侯府,讓春蘭四女負責侯府安全,讓宋飛淩靖負責周邊的安全。

  儲飛從榕州城調來六名修士,反正那邊沒事,就分出一半到這邊來,何平把這六名修士劃給宋飛和淩靖管理。

  倩兒想開一個商行,何平也同意,不過裏麵沒多少東西,主要是一些家用物件和食品,還有丹青子他們煉製的丹藥。

  於夢想辦學堂,何平也覺得可以,於是讓於夢、水豐、灰鷸負責辦學堂。

  倩兒負責辦商行,陳定、妖異、範童帶著一幫弟子入住學府,成為學府的第一批弟子。

  於是蘇車在侯府左邊修建了一座商行,又在侯府右邊修建學府。

  侯府、商行、學堂同時開門,祝賀的、采購的、入學的,一時間侯府門前的街道水泄不通,異常鬧熱。

  何平不習慣這些應酬,都交給丹青子,自己帶著青蓮和金鵬去南方采購水稻種子去了。

  何平和青蓮站在金鵬背上,向著南方飛行,很快就到了南方邊緣,何平找了一個城市落下,三人向這座城市的天寶行走去。

  天寶行的修士熱情的接待何平,可是當何平說出自己要購買水稻時,這位天寶行的修士臉色一下子就變了,立刻轟走了何平三人。

  這是何平第一次不受人歡迎,心中十分不解,三人在街上閑逛。

  茶樓,何平立刻想到,要打聽消息,在茶樓閑話,就可以探聽許多消息,於是三人走進一家茶樓。

  要了茶水和點心,何平扔出一塊靈石,那茶樓小廝大驚,連忙把茶樓老板叫來,何平不明白為什麽,靜靜的看著。

  “三位客官,三碗茶水,幾碟點心,客官給二十個銅錢即可,這麽大一塊靈石,我們找不開。”茶坊老板客氣的行禮說。

  “哦。”何平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個外星人,以前和丹青子一起售賣丹藥都是用靈石計算,收錢出錢都是丹青子在操作,自己還真不知道有其他錢幣,怎麽兌換。

  “要不三位的茶錢算在我的賬上,這次算我請三位喝茶如何?”茶坊老板見何平三人不說話,大方的說。

  倒不是茶坊老板大方,主要是一看就是自己惹不起的主,還不如大方些。

  “不用,我向你打聽一點事情,說清楚了,這靈石就是你的。”何平淡淡的說。

  既然靈石已經拿出來了,不如就用靈石,免得別人認為自己在在消遣他。

  “客官請問。”茶坊老板看看靈石,提心吊膽的說。

  “我想知道關於水稻的事。”何平說。

  “這個啊。”茶坊老板心裏一下放鬆起來,原本以為何平要問什麽機密,可能惹出禍端,想不到何平隻問水稻的事情,這水稻自己年年都種,哪有不清楚的。

  “嗯,就是這個,你說說。”何平說。

  “這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約三尺,葉長而扁,圓錐花序由許多小穗組成。所結子實即稻穀,去殼後稱大米或米。水稻可以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水稻除可食用外,還可以釀酒、製糖作工業原料,稻殼、稻稈也有很多用處。”茶坊老板口若懸河。

  “你看榕州地區種水稻可以嗎?”何平問。

  “榕州是哪兒?沒聽說過。不過水稻分兩種,秈稻起源於極南方,中黏性,種植於較熱的地區,生長期短,在無霜期長的地方一年可多次成熟。去殼成為秈米後,外觀細長、透明度低。有的品種表皮發紅,煮熟後米飯較幹、鬆。粳稻種植於較冷地區,生長期長,一般一年隻能成熟一次。去殼成為粳米後,外觀圓短、透明。”

  “那你們這裏種的什麽?”何平問。

  “我們這裏氣候溫熱,當然種秈稻了。這秈稻每年可種二到三次,可收獲多次,收成較高。但是如果在冷的地區,就不行了,秈稻產量下降收成較低。”

  “那怎麽種植啊。”何平問。

  “這個先把田畝平定,把穀種灑下去,水剛好沒過穀種,等過一段時間,穀種發芽長高,大約半尺高的時候,就可以拔起來分栽,每隔一尺一株,每株七八根秧苗。”茶坊老板越說越興奮。

  “那你能教教我們嗎?”

  “你們。”茶坊老板笑著說:“行是行,隻是你們會做農活?”

  “沒關係,你教會我們,我們再教給他們。”

  “行,你跟我來。”茶坊老板說著,收起了桌上的靈石。

  三人跟著茶坊老板,來到一塊水田旁邊,其實就是一塊裝著水的土地,隻是格外平整,土地的上麵保持這一層薄薄的水。

  茶坊老板把自家的穀種拿出來,均勻的灑在水田裏,何平記住密度,水的厚度。

  做好一切,茶坊老板又在旁邊找到一些野草,模仿著插秧,教授了一遍,以何平的天賦,看一遍就記住了。

  “你能給我們一些穀種嗎?”何平說。

  “這個。”茶坊老板有些犯難。

  “怎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