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祖龍
作者:心術不正x7      更新:2020-12-05 12:07      字數:4928
  龍者,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

  拋開隆準龍顏的潛龍不說,在大秦帝國最深處,二百餘裏鹹陽宮中,可是住著一位名副其實的祖龍,他雄心勃勃吞天並地,他霸道強橫震人心魄,一如當年僅靠宮殿磅礴氣勢便使秦舞陽心驚膽寒。

  但是……這條祖龍現在老了,受傷了,整天迷戀著常駐人間,真正成了見首不見尾的神龍。

  “陛下,今天又是朝會的大日子了,是要奴婢知會群臣取消呢,還是冠冕加身準備臨朝?”

  嬴政端坐蒲團,慢慢睜開眼睛,看了一眼趙高,胡須隨著話語而動:“朝中可有大事嗎?”

  “這……列位臣工哪兒會跟奴婢說呀,要不,我去問問?”

  嬴政重新閉上眼睛:“會稽剿賊一事辦的如何了?”

  話說到這裏,趙高眼中的喜色一閃而過,可惜無人留意到。

  “這個……奴婢也不知,想來今日該有戰籍傳回了吧。”

  “熟知律例謹守本份,趙高,朕……真人就是喜歡你這一點。”

  趙高連忙跪倒:“陛下言重了,這些都是奴婢該做的,要不,我去給您準備冠冕?”

  嬴政點頭,趙高倒退著恭敬而出。

  皇帝自稱真人,這事兒有一段時間了,從他砍完一波術士另招了一批術士之後就變成這樣了,真人嘛,都是神仙,喜靜不喜打擾的家夥,行蹤怎可被凡人知道?

  之前有個小子說的沒錯啊,要想成仙,先得了解神仙的脾性,投其所好才能成為同類,隻是可惜啊,那小子再也不見了,不老藥的事情也沒了後話……

  都說人靠衣裝,此話同樣適用於皇帝,換下寬大的褶袍,頭頂旒冠身著冕服之後,嬴政隻在瞬間就從與世無爭的閑人變成一位帝王,眉目之間透著一股不容拒絕的堅決,正如他曾經跟唐雎說的那樣: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

  “起駕升殿——”

  行不多遠,嬴政示意宮人停下鑾輿,望著遠處默然不語。

  “陛下,怎麽了?”

  嬴政側了側頭,眯著眼睛問道:“那是何人的車駕?”

  趙高循著皇帝的目光看去,垂著眼瞼回道:“回陛下,那是李丞相車駕。”

  “李通古?好會享受啊,豪奢堪比鑾輿了……”

  聽了這話,一眾宮人盡皆低頭,大氣也不敢喘,趙高轉了下眼睛,同樣俯首。

  “繼續走吧……”

  四平八穩的進了大殿,君來臣往的相互施禮之後,許久未見皇帝的王公大臣總算迎來一次朝會,乍一見麵,很多人發現陛下變了,胡須濃密卻已多了蒼色,麵目威嚴卻有些許疲累。

  “眾臣奏事——”

  等趙高喊完這一句,所有大臣左顧右盼片刻,眼神亂飛之際,最終匯聚到李斯那裏。

  李斯呢?仿若無事人一般,施施然的出列,兩手前屈行了一禮:“陛下,臣李斯有要事稟奏。”

  “李卿請講。”

  “會稽平叛的戰事,可能分出勝負了。”

  嬴政的身子往前探了探:“可能?這是什麽意思?”

  李斯連忙拜倒:“陛下息怒,保重聖體!”

  嬴政心中立刻泛起不好的念頭,深深吸了一口氣,眼神之中殺機湧現,過了片刻,他才冷靜下來,隻從牙縫裏擠出一個字,語氣中的冷意在這驕陽如火的夏日讓人遍體生寒:“說!”

  “九原軍的人馬回來了,但是僅僅回來一人,便是裨將軍涉間……”

  “那為何尚不能定勝負?”

  李斯板著麵孔:“回陛下,涉將軍忠心耿耿,說是戰事結果隻能見了蒙將軍或者扶蘇公子才說,臣,不得而知。”

  忠心耿耿?好詞兒啊,不過李斯這時候說來可就沒那麽簡單了。

  忠心於誰?大秦還是陛下?為什麽你的眼裏隻有蒙將軍和扶蘇公子呢?

  就算扶蘇當為儲君,陛下還好端端活著呢!這位蒙將軍的部下什麽用心?或者說,蒙將軍會不會也這麽想,才養出目無君上的副將?

  嬴政聽完麵無表情,腦袋動也不動,眼珠子來回掃了一圈,無悲無喜的說道:“傳涉間。”

  “傳涉間——”

  涉間來了,從他的裝束看,甚至比離開楚營的時候更加狼狽一些,未及時處理的傷勢、好久未換的衣衫、蓬頭垢麵的模樣……無不說明這是一個敗軍之將。

  “大膽涉間,見了陛下還不行禮!”

  幾個衛士伸手就抓,正好觸碰他的舊傷,疼得涉間齜牙咧嘴卻不敢出聲,冷汗一個勁的直冒。

  李斯回過頭,麵帶不忍的說道:“唉﹌不要這樣,涉將軍有傷在身,切勿粗手粗腳,毀了一位將軍的武藝和前程啊!”

  衛士暗抓幾把,鬆手回道:“李丞相宅心仁厚,小人佩服。”

  嬴政冷眼瞧著,不知為何,忽然想起多年之前冤殺的韓非子了,師兄尚能下手,這個人……

  才當了幾年丞相,衛尉內士便能言聽計從,這個人……

  “涉間,你老老實實告訴朕,朕的大軍哪裏去了。”

  涉間早已疼得說不出話,皇帝說了什麽他也沒聽清,隻是不停以頭搶地。

  幾個衛士剛要繼續動手,隻聽殿內一聲暴喝:“放肆!”

  群臣、群衛、所有宮人,立馬俯倒一片,他們聽出來了,這句原本該是禦史大夫維護朝堂秩序的話語,是由皇帝親口怒言的!

  一時間,沒人敢說一句話。

  嬴政吼完,把身子深深的埋進坐榻,閉著眼睛聆聽殿內動靜,鴉雀無聲,隻有涉間的粗重喘息清晰可聞。

  君臣佐使一起等著,等到呼吸聲逐漸平穩,嬴政重新睜開眼睛,仍是無悲無喜的模樣:“說吧,朕的大軍哪兒去了,王離輕敵,九原精騎呢?”

  涉間不敢抬頭,也不敢起身,纏聲回道:“回陛下,我軍…敗了……”

  “涉將軍慎言!陛下龍體欠安受不得激!”

  嬴政沒再發飆,隻是給了涉間一個鼓勵的眼神,靜靜等他說下去。

  “臣……罪將死罪!此番大戰,我等中了反賊之計,兩千精騎盡數覆沒,少將軍身陷囫圇,就連罪將……也是被俘之後由賊再度放出來的……”

  “嗡——”的一聲,整個朝堂重新活過來,這下可我熱鬧了。

  什麽?九原精騎打得匈奴人抱頭鼠竄,蒙恬將軍文武雙全,麾下部曲更是勁旅一支,他們也會失敗?

  敗就敗了吧,還來個全軍覆沒,多少年沒有這種事了?一軍主將也能被俘,他當時怎麽不自裁呢?是不是蒙恬的兒子啊?有沒有點骨氣啊?

  我看沒有,眼前這個家夥不也是被俘又放回來的嘛,他們蒙家啊,早就不行了,北邊那支大軍也不行了!

  真的假的?這麽說有根據嗎?

  要什麽根據啊,這場戰敗還不能說明一切嗎?大秦強軍什麽時候輪到一夥反賊隔三差五擊敗了?還這麽輕而易舉的,一個都沒跑?

  也對哈,陛下一向優待軍爵之士,想不到天下剛剛安定數年,他們就騎不得馬、打不成仗了……

  你傻啊,有錢了誰還賣命?不得喝點小酒找點歌姬啊?蒙恬?蒙恬怎麽啦!也是個沉迷酒色的家夥,我聽說啊,前段時間北地出了個孟薑女,沒事就哭哭啼啼的,把城牆都哭垮了!

  還有這種事?為什麽啊?

  還能為什麽,肯定是蒙恬對人家做了什麽唄,他們九原軍監築的城牆一觸即塌,可見多麽不用心了,徒費國帑啊!人垮了,牆垮了,大軍也垮了!

  嗯…有道理。

  就你一個人知道,出去可別亂說啊!

  ……

  聽著這些風言風語,涉間隻覺胸膛裏有一把烈火,他很少到鹹陽,進入王宮更是頭一回,從不知人心可以髒到這種地步。

  道聽途說就將一位邊防大將抹黑成這樣子,天理何在!

  李斯聽得津津有味。他甚至製止了想要維護肅靜的禦史大夫,垂下頭,掩飾自己欣喜的目光之餘,等待皇帝發話——陛下不是很有火氣嘛!這下好看了!

  可惜李丞相一番“苦心”,皇帝一句都沒聽進去,自從“全軍盡沒”四個字冒出來,嬴政不得不重視這夥反賊。

  一次可能是偶然,那麽兩次呢?還不能說明賊軍戰力強勁?上一回王離吃了輕敵之苦,這一回呢?有了墨家相助的九原騎還不能克敵製勝?

  楚人,楚地,楚軍,還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啊!但使王翦將軍還在該有多好……

  回過神來,嬴政對著朝堂掃視一圈,那些口幹舌燥的家夥仍在喋喋不休,讓他忽然變得意興闌珊。

  “除了會稽戰事,眾卿還有什麽政事稟奏?”

  這麽大事兒還不是事兒啊?虧了上朝之前大夥擔心皇帝經受不起打擊呢,敢情他的心思全在長生不老上麵,不看重這個了是吧?

  群臣肚子裏嘀咕,身為百官之首的李斯又出列了:“陛下,臣以為……”

  “那就退朝吧,涉將軍,你隨朕來。”

  “……”

  “……”

  什麽人能進內宮?宮人!什麽男人能見到內宮的模樣?宮禁衛士!

  一句話的事兒,這個例子破了,可是沒人敢去提醒,因為皇帝已經發過一次火了,都說傷病之人喜怒無常,更何況這是一位本就無比酷烈的君王?還是別觸這個黴頭了!

  這其中,最難受的便是李斯了,生生打斷話語不要緊,從幾次三番的小小細節之中,他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皇帝不知道丞相和罪將哪個更親近?怎麽可能!那麽作出此舉是什麽意思呢?

  李斯跪坐在原地沒動,還沒想完,剛才熙熙攘攘的朝堂頃刻間空無一人,搖了搖頭,他準備起身回府繼續琢磨去。

  “李丞相留步。”

  轉過頭,是一位從沒見過的宮人,他疑惑道:“可是陛下傳召李斯,有什麽話要說?”

  宮人左右看了看,俯在李斯耳邊低語幾句,說完之後,那人行了個禮,開口道:“丞相務必當心,但願是我等多慮了。”

  李斯點頭:“跟中車令說一聲,他這個情老夫承下了!”

  宮人再度左顧右盼一番,匆匆而去。

  難怪!還以為陛下發火乃是戰敗所致,原來如此啊!看來要低調一些了,不過……區區車駕真的不如一場大敗重要嗎?

  ……

  ……

  皇帝單獨麵見涉間,說了什麽無人知曉,隻知道兩人走出章台宮的時候麵目舒緩,不像發過火的樣子……

  嗯?這個解讀起來可就複雜了啊,自從經曆了荊軻行刺,陛下什麽時候獨自與人見麵了?還是在舊傷未愈的情況下?

  一個敗軍之將源何得此信任?因為他也受了傷?別逗了,天下受傷之人多了去了,這不算信任的理由啊,當做放鬆警惕的理由都有些勉強!

  好吧,拋開這個不談,為什麽皇帝不發火,不依律治軍該貶的貶該殺的殺?跟他們這番交談有關嗎?到底為什麽啊,想不通……

  再拋開想不通的,所有人得出同一個結論——這場大敗並未影響蒙恬將軍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很快,皇帝就用兩條詔令轉移了所有人的視線:其一,捉拿逆賊虞子期者,賞金五百,捉拿逆賊項羽者,賞金三百;其二,再次巡遊!

  項羽?虞子期?賞格有點奇怪啊,沒關係,反正都是逆賊,這個不重要,不過陛下想要出巡,這事兒……

  “陛下!天下未安賊寇橫行,您怎可置自身於險境啊!”

  “是啊陛下,還是留在鹹陽,待將軍們剿滅了逆賊,您的聖體安妥一些再動身也不遲啊……”

  “陛下執意出巡,老臣情願一頭碰死!”

  “蒙上卿呢?他不是盡得聖眷的嗎,怎麽此時也不說句話,難道真要置社稷江山於不顧嗎?”

  沒說話的,隻有三個人。

  蒙毅什麽也沒說,隻是單純的避諱。

  李斯冷汗淋淋,因為相熟的內衛全部換掉了,而那天在大殿上對他言聽計從的幾個,人頭還沒幹……

  趙高閉嘴,是因為聽到皇帝質疑丞相車駕豪華的宮人,隻剩他自己活著了!

  頭一天剛說過,第二天就換了輛車,還用問嗎?明擺著有人通風報信……內官勾結外官,這可是大忌!

  天子一怒,伏屍百裏,現在這頭祖龍不用怒,皺皺眉頭幾條人命便沒了……

  無人敢質疑,無人敢在這時候提醒秦律如何如何……

  “區區逆賊疥癬之疾,能奈朕何?更何況,朕沒打算去那掃興之地再添煩惱,隻是想去到芝罘再看一看,為何不老仙藥遲遲沒有消息……”

  說到芝罘,趙高腦子裏靈光一閃,終於知道那個虞子期的賞格為什麽比起項氏餘孽還高了,他是學律例的,記性比較強一些,見過一麵的家夥可能會忘掉,但是被人提醒之後,便能迅速想起——虞子期,不是那個蠱惑海外仙山的小子嗎?怎麽搖身一變成了逆賊了?

  前麵有個盧生,現在又來個虞子期,就算皇帝說出千金賞格他也不稀奇了……

  不過……既然是逆賊,那麽仙山之事有假嘍?為何皇帝還要去看看?

  “陛下,此行異常顛簸恐傷聖體,臣等還是覺得……”

  “朕意已決,無需再議!”

  “……”

  “對了,剛才誰說要碰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