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握著鑰匙的人
作者:心術不正x7      更新:2020-12-05 12:06      字數:2311
  道教還未興起,佛教還沒傳入,此時還沒有過上元節的習俗,不過眾人還是延遲了幾日才再度趕往陵陽,因為虞周忙著打造各類器具,眾人的要求各不相同。

  喜好舞刀弄棒的要求刀槍劍戟,比較實用的要求鍋碗瓢盆,還有個不要臉的,居然讓虞周給他打一個青銅鼎,說要當作傳家寶一代一代傳下去……

  除去所有不合理的要求,十幾天的忙碌把他累個半死,青銅匕首沒人配備了一把,本來以陳嬰的打算,既然眾人裏邊已經有人心懷鬼胎,還是不要再給兵刃的好。

  虞周當著大夥的麵和顏悅色的拒絕了這個要求,說是出門在外還是要有防身武器才好,不過他扭臉就把長軍劍再交到鍾離眛手裏。

  早就得知內情的鍾離毫不示弱,黝黑的長劍舞的嗤嗤有聲,碗口粗的樹一削而斷,很是震懾了一把眾人。

  等大家再度出發的時候,虞周又分別給鍾離韓老頭和陳嬰一副皮甲,與以往的皮板甲不同的是,三副內甲都是皮繩編織而成,其間甚至摻雜一些青銅細絲,胸口更是有護心鏡加強,看上去繁瑣卻輕便異常。

  已經朝夕相處了數月,身邊人詭異的心思不可能瞞過老韓,老家夥不滿的說道:“娃兒啊,你就是心思太重,何至於此。”

  “義父這是說的哪裏話,現在秦兵壓境,指不定什麽時候大戰就會到來,多些防護,孩兒身在山中也能放心些。”

  “義父,出門在外,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若是事有不濟,毀掉礦洞,隻要人能回來,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聽了虞周這番話語,韓老頭什麽都沒說,擺擺手領著大夥走了。

  眾人離開之後,熱鬧的小村落重回平靜,虞周的心仿佛也被帶了出去,很想親自去看看礦洞到底什麽樣,這一年也是大楚急轉而下的節點,與個別人的蟊賊心思比起來,他更擔心馬上踏足楚地的秦軍。

  希望義父不要舍不得礦洞才好,算了,還有些時間,鍾離也能時常回來,到時候再說好了。

  當麥芽冒出頭的時候,滿眼翠綠甚是喜人,經曆了一個寒冬,房屋很多地方都咯吱作響,四個房屋很好騰挪,簡單的修繕過後,虞周領著兩個妹子住到了魏轍的房間。

  鍾離出門在外,魏老頭行跡飄忽不常回來,他趁機把自己的小窩擦了一遍桐油,馬上開春了,走獸們畏懼獸王尿不敢前來,可是各種蛇蟲鼠蟻也到了活動時間。

  這些無孔不入的家夥簡直是原始生活的噩夢,房子下麵的立柱還可以刷些石灰漿,木製的小屋就不能這麽辦了,澄亮的桐油加上些許鬆香,既美觀又防蟲,隻是剛刷完味道不太好聞。

  說了不動銅錠,虞周言而有信,因為早就受夠了柔軟的銅了,鑄鐵也已經積攢不少,他打算開始練手,大夥之所以眼巴巴的盯著銅,是因為這玩意除了可以鑄造器物兵器,還是重要的流通資源。

  換句話說,不管是不是錢的模樣,銅都能作為貨幣使用,積藏在山洞裏的銅錠在大夥眼中無異於一座金山銀山,而鐵就不會被這樣看重了。

  但是在虞周的眼裏,鑄鐵的價值要遠遠高於軟銅,生在亂世,財物隻是災禍的根源,饑不能食渴不能飲,想要什麽都要靠雙手去創造才是真的,至於怎麽保衛自己的成果,當然是實力為尊了。

  縱觀整個冷兵器時代,鐵器的發展一直舉足輕重,因為直接關係到國力和軍力的強盛。整個人類的發展史都離不開這種最常見的金屬。

  現在雖然已經開始應用鐵器,但大多都是些生活用品,軍備還是以青銅為主,真正大規模的普及鐵器還是要到西漢之後,領先一步就是虞周的打算。

  打造銅器的時候無所謂,一旦開始打鐵,他就不允許任何人來窩棚了,一來工藝繁瑣需要的時日太久,窩棚裏的高溫不好承受,二來這手藝也算得上是秘術。

  準備的東西很多,石灰碳粉馬尿等等等等,甚至為了混淆耳目,虞周特意弄了些無用的獸血獸骨一類的,古人不是常有祭劍的說法嘛,正好以假亂真。

  說起來,無論是鋼、生鐵還是熟鐵,都是一碼事,主要成分都是鐵,隻是因為含碳量的不同,硬度跟韌性有著千差萬別,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柔鐵之術,也就是常說的熟鐵。

  隻是沒有化工理論支持的古人們,煉製鋼鐵的手段全憑高明工匠的經驗,既充滿偶然又產量稀少,他們不知道的碳粉滲碳虞周清楚,他們不知道的淬火回火虞周也明白。

  說起來簡單,卻是中國漫長的曆史長河裏邊一步一步摸索出來的,而且一旦有所發現,就會被作為秘術珍藏,不到死的那一刻絕不輕傳,傳子不傳女,傳兒不傳婿。

  戰國先秦對鐵的冶煉很簡單,一爐鐵水出爐凝固,太軟了,別做他用,太硬了,那就砸!硬的砸合適了,也就成了兵器,砸太軟了,再別做他用,而砸這道工序可謂費時又費力,千錘萬鍛不說,能夠憑經驗熟練掌握的工匠少之又少。

  所以產出的精鋼也就少之又少,而較軟的柔鐵再度應用到兵器,得等到灌鋼法的出現才行,當然偉大的華夏兒女也有別的手段,比如漢武帝從西域尋回的滲碳法和磷粉冶煉,也使得鍛鐵術更加廣泛。

  光跟鐵裏麵的雜質跟碳較勁還不行,鋼與鋼的質量不盡相同,為了兵器更加堅實強韌,其中的鐵質結構更加複雜,不同溫度的淬火回火退火更加繁瑣,遠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的。

  我們的祖先是勤勞的,是聰慧的,雖然比起很多古老文明,華夏是較晚進入鐵器時代的,然而後來居上,是發展最快最迅猛的國度,舉例來說,華夏的塊鐵起源於公元前六世紀,比西方晚了九百年,冶煉鑄鐵的技術卻領先歐洲兩千年。

  我們隻需一個世紀的過渡,西方則花費了三千年的漫長路程。

  閑七亂八的扯這麽多,隻是為了一句話,每一項技術的進步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一步一步堅實走來的,後世覺得耳熟能詳的一些理論,在古人看來無異於秘籍一樣的存在。

  從生死夾縫逃離的虞周,就是那個握著鑰匙的人,酒精的鑰匙被他拿來治病,滑輪的鑰匙被他打擊項籍,現在為了生存,他打算開啟鐵製兵器的秘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