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層台與大勝
作者:心術不正x7      更新:2020-12-05 12:06      字數:2245
  就在大秦上下激流湧動的時候,楚國迎來了難得的歡慶,報捷的軍馬一路從戰場呼喊到了壽春,讓沿途各地都知道了上將軍大破秦軍的消息,多災多難的楚人臉上終於有了一絲歡顏。

  說楚人是水深火熱,絲毫都不誇張,近幾年來,楚國上下從國君到平民一點都不消停,從王室宮廷來說,先楚考烈王剛剛去世不久,政權交替就是一團亂麻。

  先是即位的幽王身世眾說紛紜,有說是考烈王之子的,也有說這是春申君跟李園策劃的陰謀,其實幽王是春申君黃歇的兒子。

  風雨飄搖的幽王就這樣硬捱了十年,終於一命歸西,他的弟弟哀王熊猶即位,僅僅過了兩個月,就被現在的楚王負芻格殺於宮廷。

  政變的牽扯是極大的,李園扶持幽王的時候,春申君的黨羽被清洗的一幹二淨,負芻當權的時候,又把李園兄妹滿門抄斬。

  楚國時局的動蕩是大秦不可錯失的良機,楚王負芻二年,浩浩蕩蕩的秦軍攻城拔寨,這期間流離失所的百姓不計其數。

  驚慌失措的負芻打算敬獻青陽以西的國土求和,卻被秦國拒絕了,於是一場浩浩蕩蕩的大戰拉開了帷幕。

  節節敗退的楚軍損兵折將,大片的城池相繼淪喪,是啊,秦人為什麽要接受求和呢,就憑楚軍現在的傾頹,多少國土還不是任由人家吞並麽,很多人已經做好了逃難的準備。

  整個楚國仿佛隻有項家還有些許的信心,就連楚王也是抱著有棗沒棗打三竿的態度派軍迎戰的,可就是這樣內憂外患的前提下,上將軍項燕居然真的打贏了!

  “捷報——捷報!上將軍大破秦軍,陣斬校尉七名,秦軍死傷十幾萬——”

  遠遠就聽到捷報傳來,負芻麵膛發紅,隻覺得那傳令兵喊聲還是太小,他恨不得大楚上下全都知道,在這國家危亡之際,是他,力排眾議果斷抗秦,才有了今日的勝利果實。

  這也近一步坐實了他王位的合法性,三年不出兵死不從禮,哈哈哈,有了這場大勝,就是埋到祖墳裏,他負芻都可以斜著眼看熊悍熊猶兄弟倆了!

  “快!細細呈來!”激動的負芻提起深衣下擺,徑直的走下王位,禮法儀容已經完全顧不上了。

  一把奪過奏報,負芻一目十行的看完一遍,又逐字逐句的看了一遍,等看到第三遍的時候,他的心早就飛了,未能活捉李信也隻是讓他眉頭一皺,些許的瑕疵不能掩蓋一場大勝的光芒。

  “將捷報抄寫百份,三日之內送達各縣,務必宣揚的人盡皆知!”

  放下竹簡之後,負芻兩眼都在閃著光,多年的戰事傾頹,讓楚國上下都談秦色變,這場勝利,不僅僅是擊敗強敵那麽簡單,更是一副振作民心的良藥!

  城池丟了是暫時的,國力不足也是暫時的,當年大楚地無幾頃人無幾個,不照樣橫空出世屹立了八百年之久麽,隻要現在證明了秦軍不是不可戰勝的,負芻有信心,將來一定能夠挽回頹勢,再度問鼎中原!

  最重要的是,這次大戰竟然連郢陳都收複有望,那是什麽地方?大楚先王的陵墓所在,雖然夷陵已經被大火焚盡,可這種幾十年的一箭之仇終於得報的快感依然令負芻無法自拔。

  先考烈王兩度遷都的恥辱仿佛也在一夜之間被洗刷的幹幹淨淨,他恨不得現在就當著父親的麵大聲呐喊:隻有我才配稱你兒子,隻有我才配當楚王!

  “恭喜大王,賀喜大王,臣以為,此次大勝,應當開層台以告天,歌山鬼以祭神!”

  魂遊天外的時候被打斷是不爽的,不過臣下說的很有道理,負芻問道:“如此功績,可開層台?項老將軍尚未班師,這不好吧?”

  說起層台,就不得不說一下楚人的建築風格,他們除了軒榭齊備,還格外的喜歡築造高台,幾乎是一宮一台,比較著名的有章華台,就是餓死許多瘦腰美女的地方,屈原就曾經在辭中描述:層台累榭,臨高山些。

  這種源於楚人的風氣逐漸影響了許多諸侯國,就連當初的周天子,缺吃少穿的時候都不忘築造高台,所謂的債台高築,就是周朝最後一王周赧王在一所高台館驛躲債的典故。

  而高台的演變和來源,一說是因為楚地水係發達,另一個說法就血腥的多了,是源自於京觀,京觀可不是拿腦殼摞起來就是,那是要收攏敵人的屍首,覆土夯實,形成一個墳塋一樣的高台,是為“武軍”,在高台之上豎起立柱銘刻文字,這才是京觀。

  雖然這種粗鄙的習氣後來被楚莊王所摒棄,但是與之形似的層台也就有了一種特殊的意義,大功封賞敬天祈命,無一離不開層台,包括後來慢慢演變而來的登台拜將,也是深受影響。

  負芻眼珠一轉,他當然十分想層台祭天了,隻是這樣的功績眾臣會不會反對,他就不知道了。

  時年七旬的令尹宋玉出列道:“回大王,此刻前方李信蒙武之流猶如困獸,項將軍一時半刻是班師不得的,此戰意義非凡,開層台並不為過,不如讓項超將軍代父領賞。”

  負芻拍手稱讚:“好!就這麽辦,不過九歌之中山鬼過於悲切,祭祀的禮樂就用司命和禮魂吧!”

  “喏!”

  ※※※

  人高興的時候,走路都帶著風,僅僅一天的時間,暈頭暈腦的項超就被請到了披紅掛彩的楚王宮,看著準備停當的層台,他終於明白了大王打算幹什麽。

  “大王,萬萬不可,軍功乃是項燕將軍所立,臣超萬萬不敢僭越。”項超地位還不高,不能脫離君前臣名的規矩,哪怕對自己的父親,也隻能以名直接稱呼。

  “項將軍謙虛了,若沒有你不分晝夜的操持,老將軍也不能安心應戰呐,召你前來,主要是因為上將軍分身乏術,既然如此,不如由你代父領賞,以慰前方將士辛苦!”

  項超見事已至此,隻能低頭應諾。

  (PS:戰國時期,令尹柱國多是被景昭二氏把持,宋玉作為宋國公族能當令尹的可能實在不大,隻是實在查不到了,以此懷念下這位屈原的傳承人,因為楚國滅亡的同年他也溘然長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