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國色天香1
作者:端木搖      更新:2020-12-05 03:47      字數:2269
  宣武四年,二月,天南地北的各省舉子匯聚帝都,參與今年的會試。

  各地舉子住在帝都幾家大客棧,盤纏寒酸的隻能寄身小客棧與城郊破廟。

  喧囂的市井,繁華的街衢,因為有了這些年輕的舉子,更加喧鬧不休。

  瑞和軒酒樓前,每日都有舉子比試文采,題詩,對聯,詩詞歌賦,唇槍舌戰,拉幫結派,甚至差點兒大打出手,吸引了不少人圍觀。

  今日,酒樓前又有南北兩派舉子在比試,圍觀的人群中混有一個身形嬌小、明眸皓齒的舉子,翹首觀望。

  兩派舉子妙語連珠,鬥得分外激烈,不多時,因為一語不合,兩派舉子拳腿相加,幸虧有人及時拉架才沒有釀成大禍。

  那身形嬌小的舉子被人擠到外圍,忽然聽見身後有人道:“文公子,我家公子有請。”

  這個文公子,自然就是女扮男裝、一襲文士長袍的蕭初鸞。

  蕭初鸞詫異不已,在宮外,認得她的也就隻有燕王與鳳王了,莫非是這兩人的其中一個找她?

  可是,燕王絕不會這般明目張膽地找她,鳳王倒有可能。

  自那次在玉帶河賞日落之後,鳳王就沒有找過她,掐指一算,也有不少時日了。

  隨著那人來到瑞和軒酒樓斜對麵的酒樓雅間,她看見一個年約二十餘的清雅公子站在窗前,望向瑞和軒酒樓門口的比試。

  這公子身穿一襲白袍,上好的錦緞無紋無繡,卻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清貴之氣從他身上流露出來,就像一枝秋菊淡雅絕倫、清逸從容。

  雅間的門已關上,房中隻有他們二人,蕭初鸞站定,等他自報家門。

  “文姑娘請坐,我是沈墨兮。”他的嗓音輕淡和潤,和宋天舒差不多。

  “原來是沈大學士,失敬失敬。”

  沈墨兮,年方二十六,卻位尊中極殿大學士,是今年春闈的主考官。

  蕭初鸞知道,二十歲的沈墨兮被神宗欽點為狀元,入翰林院,一年後被提拔為中極殿大學士。先皇在位時,他身染頑疾,時常臥病,便辭官在府養病,很少入朝。今年,年關剛過,他上稟頑疾已去,皇上讓他重回中極殿,不久就任命他為今年春闈的主考官。

  皇上對他的賞識與器重,可見一斑。

  她聽宮人議論過,沈墨兮是本朝難得一見的神童,三歲能文,四歲能詩,五歲即作一篇《國朝論》,其筆鋒之淩厲,見解之深刻,驚世駭俗,深得神宗賞識。六歲時,神宗賜他一枚玉佩,玉佩上雕刻著八個字:沈氏神童,國之棟梁。

  可是,從小到大,他經常染病,大大小小

  的病,稀奇古怪的病,一病就是大半年,痊愈半年又病了,如此反複,令沈家人憂心不已。因此,直至弱冠之年,他才參加會試,在殿試中被欽點為狀元。

  因為頑疾纏身,他年已二十六還沒有婚配。

  “方才看見文姑娘在下麵,便冒昧邀你來此,沈某冒昧了。”沈墨兮客氣道。

  “沈大學士見過我?”蕭初鸞覺得奇怪,他怎會識得她?

  “關於這一點,沈某可否保密?”他狡黠一笑,卻沒有那種有意欺騙、包藏禍心的感覺。

  蕭初鸞莞爾一笑,不再追問。

  他為她斟茶,“皇上讓你微服私訪?”

  她笑道:“沈大學士不單單文采風流,還懂得醫卜星相?”

  沈墨兮溫和笑道:“文姑娘見笑了,沈某隻是據所見所聞推測。”

  “哦?說來聽聽。”

  “文姑娘隻身出宮,如此打扮,混在人群中看舉子比試。試問,文姑娘為何出宮?為何作這身打扮?為何混在人群中?如若文姑娘奉旨出宮,不會是哪宮娘娘的旨意,而應該是聖上的旨意。”

  蕭初鸞拊掌,“今日見識到沈大學士的風采,不枉此行。”

  他繼續道:“文姑娘出宮,為的是打探應試舉子的舉動,察看百態。”

  她含笑威脅,“沈大學士,我不得不說,妄自揣測聖意,罪名不小。”

  “沈某一條賤命不足掛齒,可也想長命百歲。”他淺淺一笑,“文姑娘叫沈某‘沈大學士’,沈某愧不敢當。”

  “沈大人愧不敢當,隻怕本朝沒有人敢當了。”

  “文姑娘可有收獲?”

  “一冊《國色天香》,一場南北舉子比試。”蕭初鸞覺得,沈墨兮還蠻風趣的。

  沈墨兮拊掌,“文姑娘眼光獨到,從今日這場南北舉子的文采比試,文姑娘有何體會?”

  她直言道:“心高氣傲,嘩眾取寵,真正才華橫溢的人,應該是那些默默無聞的舉子。”

  他道:“那些嘩眾取寵的舉子,也有才華橫溢的,不過鋒芒太露者,隻怕不是好事。”

  “沈大人可看過那冊《國色天香》?”她從懷中取出一本封皮畫著一位美豔宮妃的小冊子。

  “看過。”他拿起《國色天香》,隨便翻開一頁,“數日前,這冊《國色天香》突然在市井巷陌流行,舉子們議論紛紛,說這書有所影射。”

  “影射?這書中說了什麽?”

  “《國色天香》以流暢、穠麗的文采講述了一個淒美而悲涼的宮廷故事,書中寫,前朝有一位姑娘,年方二八,進宮選秀,三個月後就

  冊封為貴人,一年後晉為麗妃。麗妃明豔照人,恩寵不斷,與貴妃平分秋色。為爭寵,為獨占鼇頭,麗妃與貴妃明爭暗鬥,各出奇謀,鬥得異常激烈。後來,麗妃棋差一著,被貴妃陷害,一夜之間失寵,被貶冷宮。不幾日,麗妃死在冷宮,死得不明不白,落得個淒涼的下場。”

  “這類故事並不新鮮,為何能在市井巷陌流傳開來?”蕭初鸞不解地問道。

  沈墨兮合上小冊子,道:“文姑娘執掌六尚局,所見所聞皆是宮中秘聞,宮外的人豈能知曉?這類有關宮闈秘辛的故事,辭藻華麗,文采風流,結局淒美,正符合那些想知道宮闈隱秘的人的窺視心,如此,這本《國色天香》就流產開來,一時興盛。”

  蕭初鸞笑道:“沈大人這麽一分析,我茅塞頓開。若說影射……莫非影射的是當朝後宮?麗妃影射誰?”

  他優雅地飲茶,“文姑娘慢慢想,自然會想到。”

  她看著他,思緒漸漸飄遠。

  沈墨兮緩緩眨眸,清俊的臉膛搖曳著一抹輕淡的笑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