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回 斷臂維納斯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4-04 03:27      字數:2306
  第一百零二回斷臂維納斯

  聯合遠征軍的目的是招攬人才,與意大利王國簽訂全麵合作協議後,聯合遠征軍兵分多路,分別走訪各大學,各地研究機構,以及各方名人,而商業方麵,各大集團都將歐洲總部設在意大利,一時之間整個意大利沸騰了,合資商業,合資工廠如雨後春筍,短短時間內,影響力開始向周邊國家輻射,對意大利來說,明帝國就是送財童子,幸福得不要不要的。

  而各方麵傳回的情報同樣令聯合指揮部成員興奮,隻有張木芳看後大吃一驚,差點驚掉下巴。

  牛人達芬奇提前幾十年來到了這個世界,目前還是一個小青年,除了在繪畫方麵顯露出天賦外,其他方麵的才能還不為人知,他本人也處於懵懂狀態。

  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多項領域的博學家:除了是畫家,他還是雕刻家、建築師、音樂家、數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解剖學家、地質學家、製圖師,植物學家和作家。他無窮的好奇與創意使得他成為文藝複興時期典型的藝術家,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並稱“文藝複興三傑”。

  達芬奇的代表作“蒙拉麗莎”,是一幅傳世巨作,他在《蒙娜麗莎》繪畫中,成功地運用了“漸隱法”繪畫技法。“蒙娜麗莎”人物形象,與背景界限不太明晰,人物輪廓不那麽明確,仿佛融入背景之中。

  《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在後世始終是一個謎,很難分清到底是男是女,她穿越一切無所不見、又視而不見的空洞目光,似笑、非笑的表情,與東方佛教中佛陀的表情一樣,是自然出現的一種永恒的、無所謂的表情。

  這個時空裏,達芬奇還能夠成就這個輝煌嗎?或者更加的耀眼?這時候下定語還為時過早。

  米開朗基羅,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複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複興士氣三傑。

  由於時空的擾動,米開朗基羅比達芬奇更早來到這個世界,達芬奇還是青少年之時,米開朗基羅已經是名滿天下的藝術大師,成就斐然。

  米開朗基羅是人類天才、智慧和勇氣的結晶,他的光榮與成就屬於全人類,作為文藝複興的巨匠,以他超越時空的宏偉大作,無論生前還是後世都造成了無與倫比的巨大影響。

  他和達芬奇一樣多才多藝,兼雕刻家、畫家、建築家和詩人於一身。他得天獨厚活到89歲,超越了古稀之年,度過了70餘年的藝術生涯,他經曆人生坎坷和世態炎涼,使他一生所留下的作品都帶有戲劇般的效果、磅礴的氣勢和人類的悲壯。

  這個時空同樣如此

  ,不但提前了幾十年出生,成就更勝以前,他的作品跨越時空,令人無端生出敬拜之意,歎為觀止。

  得知有兩個藝術大咖,一個已經成名,一個初出茅廬,聯合指揮部經過仔細研究,決定由死胖子秦歸出馬,張木芳輔助,爭取將他們兩位招聘回國,藝術家不像科學家,他們的感性大於理性,對社會的貢獻更多的在人文方麵,並不是必得之人。

  出征前,王景弘與秦歸有過一次麵對麵的交鋒,雙方的觀點各異,誰也說服不了誰,王景弘認為在藝術上東西方各有千秋,他認為西方油畫在色彩運用,西方雕塑在寫實方麵比華夏強,比較開放,可以說西方藝術更多的表現在立體上。

  秦歸不同意王景弘的觀點,他認為西方的藝術粗糙,完全比不了華夏藝術,這個爭論主要是兩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秦歸看到的隻是馬可波羅帶到元帝國的藝術品,本身就不是最頂級的藝術品,數量有限,得出這樣的結論不足為奇,而王景弘更多的是從後世的角度看西方藝術,結論當然是大相徑庭。

  王景弘主張將這些藝術家全部招聘回國,他的本意是,既然是頂級的藝術家,留在外麵倒不如留在種花家,秦歸同樣不同意,他認為每一個藝術家都有適合他生存的土壤,離開了他賴於生存的土壤,反而會造成水土不服一事無成。

  這個觀點說服了王景弘,畢竟在藝術方麵的造詣,王景弘給秦歸提鞋都遠遠不夠。

  來到意大利,秦歸發現王景弘對東西方藝術的分析是對的,深為自己的孤陋寡聞夜郎自大感到慚愧,驚歎意大利在藝術方麵的成就,除了油畫,雕塑,還有音樂,秦歸心裏想,要是那個老家夥冷謙來了,以他對音樂的癡迷,恐怕第一時間會考慮移民。

  這幾天參觀了藝術學院,博物館,還有堪稱人類奇跡的羅馬鬥獸場,見到規模宏偉的鬥獸場,秦歸想象不出當年人與猛獸在裏麵殊死搏鬥的慘烈場景,以及上層社會聲嘶力竭的狂歡場麵,曾經的奴隸社會真的是野蠻,東西方同樣如此!

  羅馬鬥獸場的設計非常合理,類似於後世的運動場,目前明帝國京城也在建設運動場,在秦歸看來,兩者異曲同工,差別隻在規模。

  這些天對秦歸來說收獲頗豐,興奮得晚上都能笑醒,藝術品都是無價之寶,很難用金錢來衡量,也不知道怎麽定價,就是在後世,基本上都是通過拍賣會進行,價高者得。

  讓秦歸最高興的是,從國內帶來的瓷器在意大利同樣是無價之寶,這些瓷器不是日常使用的瓷器,都是藝術品(可以少量複製的產品,價格不可同日而語),雙方各取所需,都覺得自己賺了,不斷的交換,到

  後來,秦歸發現帶來的瓷器藝術品越來越少,不免心疼,隻好發電報讓國內準備,隨下一趟商船運來,要不然沒有拿得出手的瓷器,還怎麽去法蘭西和英倫三島?

  這天,秦歸與張木芳一起前往拜訪米開朗基羅,見麵後雙方交談甚歡,兩個都屬於頂級的藝術家,東西方文明在這裏發生了激烈的碰撞,耀眼的火花不停閃爍,一邊參觀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一邊交流,兩人都感到眼界大開獲益匪淺,張木芳純粹變成了路人甲,被人無視。

  張木芳一點都不惱,被人無視正是狙擊手追求的境界,他隻是用鷹一樣的眼睛,欣賞每一件藝術品。

  不知不覺中,一行人來到米開朗基羅的工場,一踏入工場,張木芳的眼睛再也沒有移開過其中的一件雕像---愛神維納斯!

  隻是---維納斯不是斷臂的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