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回 浪漫的麵條之國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22 10:22      字數:2565
  第九十回浪漫的麵條之國

  意大利---一個神奇的國度,每個人一生下來就充滿了藝術細胞,盛產俊男靚女。

  意大利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羅馬時代,曾經的輝煌深深刻進意大利人的骨髓裏,經過兩千多年的歲月消磨,依然表現得無比的驕傲。

  曾經的羅馬帝國在歐洲,在中東所向披靡,隱隱然與秦帝國分庭抗禮,就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帝國即將發生交集之時,羅馬帝國內部發生了動亂,嚴重動搖了遠征軍的士氣,由於將領們的意見相左,無法統一之下,最後是分道揚鑣,一部分回到羅馬帝國,一部分繼續向東方前進。

  回到羅馬帝國的遠征軍發現,羅馬帝國變得麵目全非,等到社會穩定下來,實力已經大為削弱,一步一步走向沒落和衰亡。

  繼續向東方前進的遠征軍遭到波斯王國的伏擊,經過苦戰血戰,大部分將士戰死,隻有一小部分軍隊向東方突圍而去,走過千山萬水,邁過艱難險阻,最後到達華夏,而這時候的秦帝國也已經消失,取代秦帝國的是曆史上更加強大,更加好戰的漢王朝,漢王朝統治者有感於羅馬帝國這支軍隊的堅忍不拔,將他們安排在都城附近的村莊定居,就這樣,這支突圍的羅馬帝國軍隊,徹底融入到華夏文明中,直到後世,陝西還有一群混血兒,成就一段佳話。

  秦帝國與羅馬帝國幾乎在同一時期遭到滅頂之災,是巧合還是偶然無人得知,隨後,兩個文明的走向背道而馳,華夏文明始終圍繞中央集權,一代一代的傳承,疆土與人口,財富與科技不斷發展,一直站在世界的中央,直到工業革命以後,沉淪了一百多年才鳳凰涅槃再度崛起;

  而羅馬帝國分崩析離以後,再也沒有實現大統一,後來的西羅馬完全沒有了當年羅馬帝國的榮光,政權逐漸被教廷控製,進入到黑暗的中世紀。

  直到蒙古大軍帶來了黑死病(鼠疫)重創了教廷,意大利開始進入文藝複興時期,這時候的意大利人才輩出,整個歐洲進入資本主義萌芽,與當時的明帝國相映生輝,不久,歐洲名義上的王朝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帝國消滅,歐洲群雄並舉。

  隨著時間的流逝,歐洲與明帝國再一次分道揚鑣,雙方的戰略背道而馳,歐洲第一次占據了世界的中心。

  隨著文藝複興,意大利更多的變成了文藝青年,成為世界的笑談,而歐洲其他列強采取開放政策,一些小國拔地而起,開啟了大航海時代,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帝國你方唱罷我登場,幾乎將世界瓜分一盡,風頭一時無兩,華夏在他們的堅船利炮下瑟瑟發抖,這是世界曆史長河中僅有的一次,華夏麵臨前所未有的

  危機,處於滅亡的邊緣。

  明帝國在鄭和七下西洋沒有任何收益,財政不堪重負的情形下,采取了海禁封疆政策,錯過了大航海的最好時期,也間接錯過了工業化的大好時機,鄭和下西洋可是比歐洲向海外探險足足早了上百年,曆史令人無限唏噓。

  天災人禍,明帝國國力以看得見的速度衰退,到了明末,華夏之慘慘絕人寰,那段曆史是整個華夏人民的心中之痛,不堪回首。

  接下來的清朝乏善可陳,科技日益倒退,到了後期,不斷的割地賠款,見洋人低三分。

  華夏人民的骨子裏從來就不缺乏抗爭的勇氣,不斷的抗爭不斷的失敗,華夏民族難道就這樣沉淪?華夏民族的前途在那裏?

  春雷一聲震天響,華夏出了個紅太陽,華夏人民在太祖以及一群誌同道合的領袖們的帶領下,打敗了外國侵略者,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華夏人民從此站了起來!

  華夏人民的血性再度噴發,立國之初,在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情形下,毅然跨過鴨綠江,與世界頭號豪強率領的十六國聯軍進行了一場堪稱史詩般的立國之戰,打出了血性,打出了威風,打出了錚錚鐵骨,打出了華夏威名。

  華夏民族勤勞,勇敢,具有其他民族沒有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自力更生,白手起家,經過近百年的努力,華夏再次回到世界的中央,煥發出人類曆史上最燦爛的光芒,將世界變成了兩個國家,一個是華夏,一個是外國……

  意大利在隨後的曆史中,幾乎參與了所有的大戰,戰果卻是慘不忍睹,不過他們從來不以為意,他們認為整個歐洲都是羅馬帝國的後裔,誰強誰弱無所謂,分分合合也同樣無所謂,妥妥的文藝範。

  二戰時期最有趣的一幕,至今令人記憶猶新,看到德國所向披靡,意大利坐不住了,在沒有與德國商議的情況下,毅然出兵巴爾幹半島,沒想到被小小的阿爾巴尼亞打得找不到北,深陷泥濘無法自拔,最後不得不向德國求救,成為世界的笑談。

  曾經有一個戰俘營的意大利士兵集體越獄,英國的部隊如臨大敵,做夢都沒有想到意大利軍隊有這樣的血性,最後發現虛驚一場,原來這個戰俘營的意大利士兵,他們越獄後去了另外一個戰俘營,理由是這個戰俘營提供意粉(意大利麵),真正令人哭笑不得。

  意大利最著名的是歌劇,藝術品,皮具,化妝品,奢侈品,麵條,足球等,這與他們骨子裏的藝術細胞有關。

  意大利足球創造的鏈式防守是世界上其他國家足球隊的噩夢,與巴西的桑巴進攻戰術,德國的整體戰術並駕齊驅,在世界足壇三強鼎立傲視群雄。

  意大利的球星一個個臉似雕塑棱角分明,身材修長肌肉發達,不知迷倒了多少青春少艾中年婦女,隻要他們一出場,迎接他們的一定是尖叫聲,她們不是來看球的,他們是來看人的,間接將球迷隊伍壯大,使得足球的影響力火箭般往上竄,把其他體育運動遠遠拋在後麵,意大利足球功不可沒。

  2000年的歐洲杯,全攻全守的荷蘭隊,麵對意大利的鏈式防守一籌莫展,荷蘭著名前鋒博格坎普打到毫無脾氣信心全失,不管什麽角度的射門都被擋出,到最後有機會都不敢射門,鏈式防守的威力可見一斑。

  最令球迷永不能忘的是意大利著名球星巴喬的憂鬱眼神,1994年世界杯決賽,意大利與巴西點球定勝負,巴喬的一記大力抽射打了飛機。

  不要那麽的猥瑣好不好,不是你們想象的那樣,是真的打了飛機。

  一腳射空,全場鴉雀無聲,包括電視機前麵的觀眾,隻見巴喬站在空空的球場上一動不動,兩眼空洞無神的看著天空,就像一尊雕像,那一刻太過震撼,隻要是球迷都不可能忘掉,場麵令人心碎,令人忘掉了比賽的勝負。

  競技的結果有的時候真的不是那麽的重要,當然咯,要是華夏能夠拿到世界杯冠軍又當別論,畢竟這是上帝都無法解決的問題。

  這些都是原來時空的曆史和現狀,因為王景弘與馬和的穿越,一切都變得未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華夏、明帝國一定不會出現被別的國家按在地上摩擦的情形。

  意大利,浪漫的麵條之國,明帝國來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