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回 難解之謎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2826
  第七十九回難解之謎

  隨著一步一步的深入了解,馬達加斯加島的神秘麵紗逐步揭開,同時又有更加複雜的難解之謎湧現出來,引起明帝國學術界的持久爭論。

  馬達加斯加島幅員遼闊,人口不到三十萬,分布在廣大的平原地區,有幾個大一點的部落,人口達到了幾千人,大多數都是幾百人的小部落,或者叫做小村莊,沒有文字,沒有法律,也沒有行政機構,屬於原創部落,有簡單的語言,整個馬達加斯加島的語言相似,屬於良渚文明語係。

  主體民族來自華夏,在漫長的歲月裏,不斷有其他地方遷徙而來的其他族群融入,有非洲大陸來的,有印度半島來的,有中東來的,甚至有東南亞來的,來了很快就融入到良渚文明中,無一例外。

  馬達加斯加島氣候宜人沒有四季,常年溫差不大,物產豐富,幾乎沒有大的自然災害,也沒有大型的猛獸,隻要不靠近海邊,完全就是人間天堂,生存沒有絲毫壓力。

  馬達加斯加人信奉祖先,每年的八月初五,是馬達加斯加島傳統的節日,這一天是良渚文明先輩登陸馬達加斯加的日期,為了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後人將這一天定位最重大的節日,各部落狂歡十五日,並且各部落會派出代表團前往首次登陸紀念地,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緬懷祖先的豐功偉績,祭祀活動由各大部落輪流主持,幾千年不變。

  馬達加斯加人同時信奉天地,炎帝是他們信奉的神,在馬達加斯加人的信仰裏,炎帝是至高無上的的神,他們敬畏自然,開墾的土地不多,主要的農作物是水稻,飼養家禽有豬,牛,羊,雞鴨鵝等,有一些簡單的手工藝品,特別是玉器,獨樹一幟,與良渚文明一脈相承。

  馬達加斯加島三千多年沒有戰爭,豐富的自然資源足以養活所有的人,不存在掠奪的因素,他們沒有太多的追求,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自然生,自然死,一句話,馬達加斯加人沒有得到進化,還處於一個非常原始的社會結構,住的房子非常原始,僅能遮風擋雨,沒有醫生,連巫醫都沒有,生病了靠自身的抵抗力,不行了舉行一個簡單的儀式一埋了之。

  沒有人思考哲學的三大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到哪裏去?

  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了幾千年,不知道是幸福還是不幸,也許隻有天知道。

  搞清楚這些情況,明帝國內閣與王景弘內心大定,將主要精力放在馬達加斯加島的規劃上,至於那些難解之謎,就留給專家學者去研究,頭疼的是他們。

  經過研究和討論,明帝國決定在馬達加斯加島設立四個行政省,以馬達加斯加島中央山脈為分界線,南北兩邊各

  設立兩個海外省,每個省都有一邊向海,地理位置相當,四個省分別是:雲芳省,川芳省,桂芳省,貴芳省,軍政分開,設立兩個獨立的軍事基地,相互製衡。

  第一批移民計劃是一百萬,消息一傳出,立即在明帝國引起轟動,人們爭相傳告,一時之間,再度掀起移民熱潮,無他,從宣傳資料上可以看出,馬達加斯加島就是一個人間淨土,天堂,光是麵包樹就沒有饑餓之憂,四季如春沒有寒冬之苦,誰傻誰不去,隻是明帝國對這些地方的移民有嚴格要求,名額有限,而且不可以全部來自一個地方,各地民眾混居才是長久之道,不容易形成強大的地方勢力。

  這一點上,顯得明帝國內閣的眼界有點狹隘,王景弘是嗤之以鼻:開什麽玩笑,一百幾十年後,他們不就變成了一個地方的人,難道華夏各個地方的人都是天生在一起的,無知。

  想是這樣想,但他不會向內閣提出來,最多是在私下吐槽,否則一旦提出來,又是一輪論戰,而且是一種不會有任何結果的論戰,何苦呢。

  得到明帝國有關馬達加斯加島的規劃,逢必進將部隊分成許多小分隊,分別到各個部落聯係,向他們宣傳明帝國的前世今生,向他們展示明帝國取得的輝煌成就,打消他們心中的疑慮,這個期間,對馬達加斯加島原住民最大的震撼,還是來自天上的飛艇,能在天上自由自在的飛翔,不就是神嘛!

  既然是神,那他們說的一定是對的,任何懷疑都是對神的不敬,該打。

  畢竟還處於原始社會狀態,用現在明帝國的法律法規去要求他們不現實,也不人道,因此,馬達加斯加島的原住民享有法律保護,尊重她們的習俗,每個人都得到保障,對小孩的學習,專門製定了一套教學內容,用循環漸進的方式,使得他們在未來,慢慢融進文明社會,成年人願意學習的也可以,不願意學習的,可以繼續原來的生活方式,任何人不得加以幹涉。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逢必進集團樂在其中。

  而很多新的難解之謎在專家學者的努力下,一些找到了答案,一些隻能猜測,沒有證據誰也說服不了誰。

  馬達加斯加人對陌生人沒有任何的戒備心,源自於馬達加斯加從來沒有經曆過戰爭,島上也沒有大型的猛獸威脅他們的生命,久而久之,失去了對威脅的敏感,在他們的認知裏,已經沒有危險這個詞,幸福得令人無語。

  長達三千多年的時間,各地不斷有新的民族遷徙而來,他們同樣非常落後原始,從非洲大陸最近的海峽渡海而來還可以理解,畢竟隻有400公裏,但很多族群是從遠隔千裏渡海過來的,以他們原始的航海技術

  和造船水平,是怎麽樣做到的始終成謎,包括最早的良渚文明先輩同樣如此,所有的數學模型都顯示不可能,但他們就是做到了。

  三千多年沒有進化同樣成謎,按照人類進化的曆史,不要說進化到與華夏本土相等的文明,就是進化到更加高級的文明也不是不可能,但他們就是停滯不前,令人費解,要知道他們離開華夏之時,已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之一。

  有一組研究的學者認為,他們沒有進化的原因是生存沒有威脅,馬達加斯加島物產豐富,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食材料,加上沒有大型猛獸,先輩們很快就被富足安定的生活磨滅了進取之心,導致進化停止。

  這個觀點招到很多學者的質疑,世界上並不是隻有馬達加斯加島才是這樣的環境,有一些相同的環境的民族同樣在進化,隻是進化的速度比之華夏慢很多罷了,就像東南亞的島嶼,還有錫蘭島也是。

  另一種觀點認為,馬達加斯加島太過閉塞,基本上與其他地方沒有交流,靠自身的積累難於達到進化的條件,這個觀點同樣難圓其說,他們不是沒有交流,後麵來的民族在文明方麵都比最早的良渚文明高級,但很快就被同化。導致更高級的文明消失。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馬達加斯加人沒有進化出更加高級的文明,除了上麵兩個原因外,最為致命的原因是人口基數太少,少到不足以進化出更加高級的文明。

  這個觀點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可,但找不到證據,而且這個觀點有一個假設條件有點勉強,這個觀點認為,人口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就一定能夠進化出更加高級的文明,問題是,漫山遍野的猴子,他們怎麽就沒有進化出文明呢?

  對於進化論,王景弘與馬和都是半桶水,一知半解,但不影響他們進行猜測,畢竟多了幾百年的見識和科技文化,後世的科學技術不是這時代可以想象的。

  王景弘認為,馬達加斯加人沒有進化出更加高級的文明,最大的原因是沒有那個人腦洞大開,如果不是某一個人靈光一現,那怕再多的人也不會進化出先進的文明,隻有一代代人中,不斷出現靈光一現的智者,文明才能一步步向前發展。

  到底是不是這樣,恐怕永遠都沒有答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