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風蕭蕭(五)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2510
  第四十一回風蕭蕭(五)

  在第二集團踏出國門的同一天,聯合遠征軍率領的第三集團,乘坐聯合艦隊的軍艦離開了錫蘭島,隨同一起啟程的還有龐大的商船,整個艦隊超過了一千艘各類艦船,總噸位達到了駭人的兩千萬噸,一眼望不到頭,遮天蔽日,要是沒有無線電通信,要協調這麽多艦船一起行動,短時間勉為其難,時間一長,必定荒腔走板,亂成一鍋粥。

  聯合遠征軍在錫蘭島軍民依依不舍的叮嚀中,踏上了征程。

  一路上浩浩蕩蕩,鳥在天上飛,魚在水中遊,它們一直伴隨艦隊前進,對它們來說,這也是開天辟地的新鮮事,好奇,不隻是人類才有,路上偶爾遇上一兩艘幾百噸的小商船經過,把船上的船員驚得下巴幾乎掉下來,以前嘛,幾百噸的商船已經是龐然大物,他們引以為傲,沒想到跟聯合艦隊一比,就像是行走在大象群裏的小螞蟻,無話可說。

  不日,來到亞丁灣,這裏是紅海入口,聯合艦隊將在這裏第一次分兵,這時候還沒有蘇伊士運河,無法溝通地中海與印度洋的最短航程,由於王景弘與馬和的穿越,後世還會不會出現蘇伊士運河不得而知,起碼王景弘就不願意看到蘇伊士運河的存在,蘇伊士運河對歐洲來說,戰略地位最為明顯,可以節約運輸的巨大成本,而對明帝國來說,聊勝於無,因此,王景弘壓根就沒有向任何人提出過蘇伊士運河這件事,為別人作嫁衣裳的蠢事,王景弘怎麽都做不出來。

  在紅海入口,黃雁與光頭強緊握雙手,一聲珍重後分道揚鑣,黃雁率領聯合遠征軍指揮部,四千名陸戰隊員,五分之一的艦隊進入紅海,沒有商船跟隨,除了一小部分商人隨同考察,其餘的商船將跟隨光頭強率領的聯合艦隊,繞過好望角進入大西洋,最後穿過直布羅海峽到達地中海,他們的目的地是歐洲,他們將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而不是通過中東商人轉手,現在有了大型的運輸船,大宗物資完全可以通過海運到達歐洲,而不必像以前那樣,走中東內陸被中東商人剪一次羊毛。

  不久,黃雁率領聯合遠征軍指揮部到達阿拉伯半島的約旦河入口處,這裏有一處灘塗非常適合登陸,海麵平靜不見人跡,這時候,先期進入阿拉伯半島的特戰小組發來了可以登陸的信號,同時在適合登陸的地方插上了旗幟,很快,一個合成營率先登上阿拉伯半島建立警戒陣地,隨後,黃雁率領聯合遠征軍指揮部登上陸地。

  特戰小組除了搜集當地的軍事、政治、經濟、風俗、信仰情報外,還負責尋找適合登陸的場所,以及適合建設港口營地的地方,這個地方必須深水、避風而且人煙稀少。

  登陸作戰過程,最關鍵的是時間,登陸部隊能不能在艦炮的支援下,以最快的速度登上陸地並且建立穩固的橋頭堡是登陸作戰成敗的關鍵,在王景弘的指導下,明帝國造船廠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款小型登陸艦,平底,高速,一艘登陸艦可以運送一個排的陸戰隊,或者一個班的陸戰隊和重武器(迫擊炮),可以直接衝灘,這樣一來,登陸作戰的地點就有了更多的選擇,不必麵對嚴陣以待,有堅固防禦的港口碼頭,極大的豐富了登陸作戰的形式和內容。

  見麵後,特戰小組組長白先成向黃雁匯報了所有情報:“報告黃指揮使,選擇這裏登陸是因為這裏人跡稀少,周邊的部落為了避免風暴和海盜,選擇遠離海岸的地方聚居,這裏的土地貧瘠,幹旱少雨,大多數的部落還處於非常原始的狀態,常年的戰亂,造就了他們聽天由命的性格,名義上屬於奧斯曼帝國,離這裏三十公裏,有一個適合建立港口的地方。”

  說完將收集的情報遞給黃雁,黃雁接過情報掃了一眼,交給了參謀:“辛苦了,特戰隊的勇士,隻是我們聯合遠征軍剛剛上岸,迫切需要一個港口建立補給基地,你們恐怕還不能休息。”

  白先成:“不辛苦,不辛苦,這裏民風淳樸,對我們非常熱情,聽到我們是來自遙遠東方的明帝國,一個個露出崇拜的表情,後來我們才知道,他們很多的日用品都是我們製造的,通過那些商人引進來的,當然付出了相當昂貴的代價,如果知道我們將在這裏建立港口基地,他們一定會頂禮膜拜唯命是從。”

  黃雁:“你們特戰隊前期的工作成績斐然,希望再接再厲為人民再立新功。”

  在談話期間,參謀將所有情報分門別類交給相關的專家學者,看了相關資料,專家提出要到現場實際勘察,畢竟特戰隊員不是港口建設的專家,有很多細節關注不到。

  現在不是婆婆媽媽的時候,黃雁當機立斷,派出一個合成營與專家一起,在一個特戰隊員的帶領下,前往勘探,時間預計三天。

  第二天,聯合遠征軍指揮部經過商議,派出了幾個工作組,在特戰隊員的帶領下,前往周邊部落拜訪,向他們說明來意,建立初步的合作關係,建設港口需要大量的人力,這個是聯合遠征軍最缺乏的,需要當地的部落支持,明帝國法律規定,不得強行征召當地民眾。

  聯合遠征軍帶去的物資大受歡迎,特別是鐵器,可惜不多,全部給了酋長和頭人,看到老百姓渴望的眼神,商業代表立即聞到了商機,當場承諾:很快就會有一大批商品供應。

  看到部落民眾臉有菜色,欲言又止的羞澀表情,工作組負責人開口道:“你們不

  要擔心沒有物品進行交換,我們大明帝國的商業銀行會給每一位成年的人民發放一筆低息貸款,而且,我們的港口建設,我們的基地建設需要大量的人力,你們可以在那裏找到工作,隻要你們勤奮努力工作,你們的生活會一天天好起來,上天不會虧待勤勞勇敢的民族。對了,忘了跟你們說,與我們的商人進行交易,全部必須使用大明元。”

  部落所有人聽到後,露出興奮表情躍躍欲試,當然咯,對商業銀行,貸款,大明元是聽得雲裏霧裏一臉懵逼,其中有個村民弱弱的問了一句:“給我們的貸款可以買到什麽東西?我們工作一天可以得到多少大明元?”

  這個嘛,工作組還真的不知道怎麽回答,商業運作不是他們所長,最後是由商業代表出來回答:“工作不同,收入也不同,工作一天最少的可以拿到10個大明元,最多的可以拿到20個大明元,特殊貢獻還有獎勵,10個大明元可以買到什麽?我告訴你們,30個大明元可以買到一口鐵鍋,也就是說,隻要工作三天,你的收入就可以買到一口鐵鍋。”

  聽到解釋,村民一個個掐指猛算,明白了具體意思後,對著工作組倒頭就拜,搞得工作組不知所措。

  明帝國目前的最低工資是1000大明元,而一口鐵鍋在明帝國不到10元,三倍的價格,絕對是暴利,妥妥的奸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