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路漫漫(八)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2296
  第三十六回路漫漫(八)

  烏拉爾山,歐、亞兩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北起北冰洋喀拉海的拜達拉茨灣,南至哈薩克草原地帶,綿延2000多千米,介於東歐平原和西伯利亞平原之間。山勢普通不高,平均海拔500米—1200米;亞極地1894米的人民峰是烏拉爾的最高峰。山脈的寬度為40千米—150千米。中段低平,成為歐、亞兩洲的重要通道。

  越過烏拉爾山就進入到歐洲的羅斯王國,目前第二集團所有的情報來源不完整,主要是由特戰隊員以及商人提供,情報相對粗陋,就連地圖都是一個大概,無法詳細到每個大一點的部落,更不要說那些小村莊,信仰,生活習慣,生活方式了解甚少。

  隻有中歐才有詳細的情報,中歐是歐洲的中心,羅馬帝國威名遠播,加上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介紹,以及來往歐亞兩地商人的描述,勾勒了中歐的版圖,是這次聯合遠征軍的目的地。

  第二集團除了知道遠離中歐的地區非常落後外,還知道有一個由匈奴被漢朝擊敗後,逃到歐洲建立的國家叫做匈牙利,已經過去了上千年,就是不知道見麵後會不會再次兵戎相見,說實在的,第二集團指揮部成員心裏是忐忑的,雖然王景弘保證過,匈牙利國已經不是原來的匈奴,早就失去了彪悍的民族屬性,沒有了爭強好勝的基因。

  說是這樣說,王景弘的保證也從未令人失望,但當年與匈奴之間幾百年的血戰真的那麽容易化解嗎?陰影總是存在。

  匈奴的彪悍是基於遊牧民族的特點,沒有定居之所,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一代代傳承下去主要靠天,與人品無關,遇到自然災害,除了對其他民族實施搶劫之外,別無他途,久而久之,養成了彪悍的民族屬性,一旦定居下來,這種彪悍的民族屬性很快就在和平中消磨一空,這些都是後世的研究結果,劉輝他們當然不知道不理解。

  華夏民族與他們不同,華夏民族對土地的執著不是他們能夠理解的,華夏民族對土地的熱愛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就算是在沙漠裏都要種菜,種菜,華夏民族就是一個種菜的民族,一個吃雞的民族,你想要華夏民族的土地,我就跟你拚命,沒什麽道理可說,那怕是天王老子都不行。

  後世華夏進入太空,第一件事就是不忘種菜,種菜……

  烏拉爾山軍事基地指揮部,劉輝率領第二集團指揮部成員虛心向基地指揮部成員討教。

  劉輝:“各位大哥,此去前途漫漫,我們第二集團可以說是兩眼一抹黑,還望各位教我,不勝感激!”

  基地司令:“劉指揮使言重了,賜教不敢當,隻是有一些經驗可以交

  流。”

  劉輝:“司令請說,某洗耳恭聽。”

  基地司令:“越過烏拉爾山,名義上屬於羅斯王國,實際上他們鞭長莫及,各個部落,各個小城各行其是,這裏的民風彪悍,愚昧落後,信仰千奇百怪,畏威不畏德,繼續往前就是羅斯王國的心髒位置,他們信仰天主教,屬於斯拉夫人種。”

  基地司令:“羅斯王國築有堅城,人口眾多,在歐洲屬於中流國家,再過去是烏克蘭,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等中小國家,這些國家的實力一般,對了,匈牙利就是由當年戰敗的匈奴殘部建立的。”

  看到眾人充滿疑問,基地司令:“各位也許會覺得,匈牙利就是匈奴,實際上是兩回事,不錯,匈牙利是由匈奴殘部建立的國家,但主體民族並不是匈奴人,而是從烏拉爾山脈遷徙過去的馬紮爾人,他們沒有爭強好勝的基因,也沒有匈奴的氣魄,現在的匈牙利是一個溫和的國家,可以說人畜無害。”

  原來如此,眾人恍然大悟。問題是,王景弘王督是怎麽知道的?

  基因這個詞已經出現了兩次,能不能理解不知道,但明帝國的學術期刊上,那些學者經常引用,是王景弘努力推動的現代名詞,當時馬和心存疑慮,怕這個時代無法接受,當場被王景弘懟了回去:開什麽玩笑,有那個新名詞不是經過不懂到無法理解再到接受的,不推,難道要再等幾百年?

  劉輝:“這些國家軍隊的戰鬥力如何?”

  基地司令:“羅斯王國軍隊的戰鬥力稍稍好一點,其他中小國家軍隊的戰鬥力不敢恭維,人數也不多,由幾千到兩三萬不等,羅斯王國也不過5萬人,分布在廣闊的地區,沒有熱兵器,騎兵占三分之一,其他中小國家的軍隊大部分是騎兵,歐洲中心的國家軍隊,戰鬥力應該還可以吧,我們也不了解,太遠了,據說拜占庭帝國與奧斯曼帝國正戰的難解難分。”

  劉輝:“如果我們明帝國不出手,拜占庭帝國恐怕挺不過一年。”

  基地司令:“拜占庭帝國後麵還有法蘭西帝國,英吉利帝國和德奧帝國,就算是威爾士王國的實力也不差,不至於吧。”

  劉輝:“拜占庭帝國就像我們華夏的春秋時期,隻是名義上的君主國,其他帝國不會全力幫助。”

  基地司令:“明白了,你們這次聯合遠征軍的目的是幫助拜占庭帝國?”

  劉輝:“不是,支持拜占庭帝國隻是順勢而為,目的是維持兩個帝國之間的均勢。另外我想請教一個問題,我們第二集團在與上述國家發生衝突的時候,應該采用什麽戰略?”

  基地司令想了想:“我的建議是,軍隊不要進城,在城市裏

  ,軍隊的戰鬥力大打折扣,而在野外,說實在的,世界上還沒有那個國家有實力跟我們明帝國叫板,六個合成營三千多人,無敵。”

  說到這裏,基地司令滿臉的寂寞,作為一個軍人,就像十年磨一劍的劍客,無敵的滋味真的不好受,當年那個無敵的老前輩,將名字改成獨孤求敗,這是一個什麽境界?不要說求得一敗,就是找到一個可以令他防守一招半招的對手都難於實現,寂寞的心情可想而知。

  基地司令:“我不認為第二集團有戰鬥的機會,驅逐了蒙元殘部,明帝國的威名世人皆知,歐洲,已經將明帝國看成是神的國度,當年的蒙古鐵騎可是橫掃歐洲啊。”

  劉輝:“司令的肺腑之言,第二集團感激不盡!”

  第二天,三路大軍同時踏出國門,向著預定目標前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