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出征(四)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2259
  第二十五回出征(四)

  歐洲聯合遠征軍指揮部,作戰會議正在召開,對參謀部提出的一號方案進行討論。

  第一合成營營長莫臣(黃雁升為指揮使後,由莫臣調任):“打開前進的通道沒有問題,但我們部隊的數量不足以控製這麽廣大的地區啊。”

  指揮使黃雁:“要控製這麽廣大的地區,再多幾倍的兵力也做不到,其實我們並不需要自己去控製這些地區,我們的目的不是要獲得這些地區的土地,這些地區就由當地的勢力進行控製就得了,我們最多控製一些關鍵節點。”

  看得出,黃雁在一年多的時間裏進步很大,看問題和處理問題已經上了一個層次,視覺已經從軍事上上升到了政治層麵,對此,王景弘暗自高興。

  劉輝,另一個合成營營長:“經過戰略目標的調整,我們陸軍的總兵力達到了一萬六千人,我認為不應該將兵力太過集中在一地,我們這次遠征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打通陸上到歐洲的絲綢之路,一號方案沒有考慮到這個方麵。”

  黃雁:“我們接下來聽聽二號方案。”

  參謀二走到地圖前,開始介紹二號方案。

  參謀二:“各位長官,二號方案采用水陸並進,陸上沿著古絲綢之路前進,穿過中亞和西亞的波斯,從奧斯曼帝國的邊緣通過,直達拜占庭帝國,海路從南海穿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繞過好望角進入大西洋,在地中海與陸路大軍建立聯係。”

  參謀二:“與一號方案不同,陸軍沒有在中東登陸,而是全體從陸路前進,而聯合艦隊第一階段也沒有在好望角停留,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地中海,這個方案最大的目的是打通絲綢之路。謝謝。”

  與會眾人開始審視二號方案,首先提出疑問的,還是第一合成營的營長莫臣。

  莫臣:“從陸路進軍雖然可以打通絲綢之路,但路途遙遠,到達拜占庭帝國恐怕得曠日持久,與海軍的高速前進很難協調,我認為不妥。”

  副指揮使光頭強:“協調是一個方麵,另一個不足之處就在於,海軍一路上沒有建立補給基地,假如發生戰爭,有可能陷入危機中,我們不能夠將計劃建立在想當然之中。”

  參謀二:“當初製定這個方案的時候,是基於拜占庭帝國無以為繼,很快就會戰敗的基礎上,快速突進是為了在關鍵時刻幫他們一把。”

  劉輝:“龐大的聯合艦隊突然出現在地中海,在沒有溝通的情況下,有可能造成拜占庭帝國的全麵崩潰,前麵是奧斯曼帝國的大軍兵臨城下,後麵的海路被聯合艦隊切斷,除了投降,沒有第二條路可走,拜占庭帝國能夠堅持這麽多年,根本原因是可以得到歐

  洲大陸源源不斷的人力物力支援,否則一早就敗了。”

  看來一號和二號方案都存在不足,黃雁指示參謀三介紹三號方案,參謀三走到地圖前開始介紹三號方案:“各位長官,三號方案是一個不斷分兵的方案,從一開始就分成海陸兩路,陸路又分成兩路,一路以四分之一的兵力,沿著古絲綢之路前進,過中亞和波斯,直達拜占庭帝國與中東登陸的第三路大軍會合,這裏說的拜占庭帝國指的是他的首都君士坦丁堡,這裏將作為這次聯合遠征軍的指揮中樞。”

  參謀三:“第二路大軍沿著蒙古、北海出烏拉爾山進入歐洲,目的地是意大利,在地中海邊上建立基地,與君士坦丁堡相望,烏拉爾山以東的無人之地,全部納入了明帝國的環抱,明帝國在烏拉爾山建有一個軍事基地,保衛著明帝國廣闊的北方地區。”

  參謀三:“海上大軍過南海,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在錫蘭島進行補給後,向印度洋進發,到達中東地區再次分兵,一支4000人的大軍直達拜占庭帝國,在君士坦丁堡建立指揮中樞,並在登陸地建立後方補給基地,接應招聘的人才和家屬,聯合艦隊繼續前進,在好望角登陸,建立基地,四千人的陸戰隊負責開拓非洲大陸,我們隻在無主之地建立政權,與周邊的國家與勢力建立友好關係,假如有國家的話,據情報部門得到的情報,非洲還沒有一個真正的國家,基本上處於部落階段。”

  參謀三:“聯合艦隊繼續前進,通過直布羅海峽進入地中海,與君士坦丁堡的指揮中樞建立直接聯係,至此,整個遠征軍的第一階段目的實現。”

  這是一個全麵的方案,在解決通信的問題之前,是一個完全不可想象之事,現在,隨著長途通信的解決,一切的變成可能,整個方案一提出,立即受到眾人的關注,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不為別的,單單四路大軍,就起碼要增加三個獨當一麵的帥才,而聯合艦隊的分兵,又多幾個統帥,誰不想呀。

  黃雁:“這個方案為什麽作為最後一個提出來,因為實施這個方案,我們沒有足夠的人才啊,這不是純粹的軍事問題,其中涉及到政治,外交,商業的問題,軍事問題反而在其次,而且這個方案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慢慢完善,首先要解決人才的短缺,否則就是空中樓閣。”

  王景弘:“這個人才問題我負責解決,我們還是先討論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光頭強:“這樣全麵的人才,軍隊裏不好找啊。”

  王景弘:“我們不要把眼光僅僅局限於軍隊,政府機關,各大學有很多這方麵的人才,也許他們對軍事不熟悉,沒關係,他們隻要把握住大方向

  就行,打仗,不是還有我們的將領嘛。”

  眾人一想,還真是這回事,注意力立即轉到方案上。

  莫臣:“這個方案變數最大的應該是第二路大軍,因為我們對這條通往歐洲的道路知之甚少,情報部門收集到的情報有些自相矛盾,我認為應該配備更強大的武器。”

  黃雁:“沒有必要,我們又不是去攻城,遇到帶敵意的國家,我們繞過去就是,至於野戰,我們怕過誰來著。”

  莫臣:“我們繞過去沒問題,但作為一條商路,恐怕就不暢通。”

  黃雁:“這個可以慢慢解決,任何一個政權都有敵對的勢力,我這樣說你們可以明白吧。”

  下麵一陣哄堂大笑,有些事心知就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