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出征(一)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2264
  第二十二回出征(一)

  困擾明帝國出征的通信問題得到解決,各方密鑼緊鼓,出征進入議事日程。

  這天,明帝國內閣在明成祖的主持下,召開了一次擴大會議,包括各部門和相關的專家學者,議題是出征目的,出征規模,出征時間,出征預算。

  首先由科院院長錢偉作出征目的報告,這是明帝國實現改革以後,新的決策形式,使得內閣進行重大戰略決策之時更加的科學,以前的決策都是根據各部門的需求和目標,最後由內閣製定戰略,裏麵摻雜了很多個人的觀點,唯獨缺少了自然科學這一塊,這樣製定的戰略缺乏穩定性和連續性,容易被情緒左右,執行起來經常南轅北撤麵目全非。

  引入自然科學,而且是作為決策依據,最大限度避免了人為的情緒對決策的影響,使得戰略更加的穩定和持續,可以說,是人文曆史上的一個飛躍。

  錢偉院長在報告中,首先從明帝國的資源分布說起,地大物博不假,但還有缺陷,沒有高產的作物,而且農產品單調,抗災能力差,礦產開采難度大,以目前的科技程度,成本高效率低,長此以往,隨著人口的增加,自然資源將慢慢枯竭,為了明帝國的可持續發展,出征,尋找宜居之地,尋找高產的動植物,分擔明帝國的人口壓力勢在必行。

  接著,從明帝國的地理環境,氣候特點,科學的分析了海外領土存在的合理性和迫切性,從以往的記錄可以看出,全球性的自然災難幾乎沒有,基本上都是局部性的自然災害,國土的廣泛分布,能夠使得各地實現互補,有利於國家抗擊自然災害。

  最後,也是這次報告的重中之重---科技人才。錢偉院長從人類曆史的發展,強調了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每一次科技的突破,都給人類社會帶來一次飛躍,解決人口增長問題,解決農作物的高產與抗災能力問題,解決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問題,防病治病問題,解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問題,解決少有所學,家庭穩定,社會穩定,工作穩定問題,這一切都有賴於科學的發展,人才,才是這次出征的重中之重,沒有人才,科技就得不到發展,或者發展非常緩慢,不發展就要落後,落後就要挨打,明帝國的萬世江山必須站在科技的最前列。

  整篇報告有理論有數據,將出征的目的闡述得淋漓盡致,目光已經超越了傳統的領土、管理以及發展理念,聽後令人耳目一新如沐春風,報告一出毫無爭議,戰爭,已經退到次要位置,無敵的明帝國不怕戰爭,但也不想戰爭,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整個明帝國高層的共識,包括軍界。

  這篇報告匯集了科院眾多專家的研究成果,最吃驚的反

  而是王景弘與馬和,這篇報告兩人都沒有參與,就算是參與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在某些方麵,這幫科學家的視野已經超越了王景弘與馬和,在自然科學方麵,兩人隻不過知道原有曆史的科技發展方向,具體到細處,王景弘與馬和拍馬也追不上,純粹一個門外漢。

  也許兩人知道資源的分布,也許知道環境對社會的影響,問題是,你有數學模型嗎?你有數據嗎?沒有,全都沒有。

  在討論出征規模與出征時間之前,首先要解決預算,出征不是空中樓閣,不是臆想,不是繡花,不對,繡花也是需要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的,這份報告由新成立的海關部、央行、稅部、財部、商部共同完成,由內閣負責這方麵工作的副相作報告。

  副相在報告中,重點回顧了明帝國成立以來的財政變化,從開始時的單一來源到現在的百花齊放,稅收、投資收入、金融增值等,明帝國的財政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發展,國強民強,國富民福,是有史以來最富有最強大的政府,目前的狀況是形勢大好,各方麵進入良性循環,特別是大明元和工業品在世界各國的流通,其收益超過稅收。

  接著回顧了第一次遠征取得的成就(收益方麵),比當初的預算好了千萬倍,也許這樣比較不適合,兩者無法相比,一個是付出,一個是收入。總之,第一次遠征不但沒有花費明帝國財政一分錢,而且為明帝國帶來了難以想象的收益,其收益超過明帝國那三年稅收的三分之一,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由此帶來的、由此推動的明帝國工業與商業、金融市場與證券市場的發展,以及教育的井噴式發展才是最大的貢獻。

  最後的結論是,明帝國財政足以支持五支聯合艦隊的遠征,錢不是問題。

  掌聲,發自內心的掌聲,有錢誰不高興。

  前麵的出征目的,出征預算獲得一致通過,最後是出征的規模、出征時間以及指揮使人選,這個報告由總部負責,總部委托王景弘在會上作報告,這份報告的內容與聯合艦隊凱旋之時定下的戰略有很大的出入,主要是計劃趕不上形勢的發展,這份報告王景弘全程參與,不斷修改,不斷調整,最後才完成這篇報告。

  報告首先回顧了聯合艦隊第一次遠征的經過,對聯合艦隊取得的成就既不誇大也不忌諱,不矯情不做作,實事求是,特別是在分擔人口增長的壓力,保護國內環境方麵落下重筆,這是一個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壯舉,此觀點得到與會者的一致讚同,特別是戶部尚書,用無可辯駁的數據,完美的支持了這個觀點。

  接著指出聯合艦隊回到京城後,製定的第二次遠征計劃的不足,修正計劃自自

  然然水到渠成,因為形勢的發展,再度遠征迫在眉睫。

  當時製定的遠征計劃是分三路,一路的目標是太平洋,包括北美,由王景弘擔任指揮使,一路的目標大西洋,包括南美,由光頭強擔任指揮使,第三路是水陸並進,目標歐洲,由黃雁擔任指揮使,一年多的發展,各方麵的硬條件已經具備,這時候才發現人才跟不上,要滿足三支遠征大軍,人才是一個短板,還得再等二到三年,時不我待啊。

  這是調整計劃的根本原因,總部鑒於目前的形勢發展,決定組建兩支遠征軍,一路是太平洋,目標不變,另一路將原來的大西洋目標與水陸並進的歐洲目標進行合並,重點是歐洲,同時兼顧南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