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我是誰(三)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2274
  第十七回我是誰(三)

  從五千年的文明史開始,張桃芳心靜如水波瀾不興,直到說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才在臉上出現些微的情緒變化,僅此而已,但說到華夏誌願軍跨過鴨綠江抗擊侵略者的時候,臉上的情緒變化不大,但身體的肌肉開始僵硬,這是一個人強行壓製內心激動時的應急反應,很明顯,張桃芳的內心已經波濤洶湧。

  這一切變化王景弘看在眼裏,知道抗美援朝觸動了張桃芳內心深處隱藏的刻骨銘心記憶,接下來的講述非常關鍵。

  王景弘講得非常詳細,從進入半島後的第一次戰役講起。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是華夏誌願軍於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邊境及其附近地區,對鷹醬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韓國國軍突然發起的進攻戰役。

  首先以1個軍的主力配合朝鮮人民軍在東線進行阻擊,同時集中5個軍另1個師於西線給“聯合國軍”以突然性打擊,將其從鴨綠江邊驅逐到清川江以南,挫敗了“聯合國軍”企圖在感恩節前占領全半島的計劃,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

  這次戰役的發起相當突然,打了“聯合國軍”一個措手不及,打得“聯合國軍”找不到北,要不是誌願軍裝備簡陋,沒有機械化的追擊裝備,而且後勤根本上,否則,一次戰役就可以將“聯合國軍”趕到海裏喂鱉,第一次戰役誌願軍共殲敵15000多人。

  在講述第一次戰役的時候,張桃芳罕見的提了很多問題,包括誌願軍的指揮機構,誌願軍的指揮官是誰,第一次參加戰役的將領是誰,戰士們的士氣如何,後勤能力等,當聽到戰士們冒著零下四十度的嚴寒,穿著單衣埋伏在冰天雪地裏的時候,張桃芳站了起來,這是一種什麽樣的精神!在聽到很多戰士因為嚴寒再也沒有站起來的時候,張桃芳動情的哭了出來,能夠讓一個世界上最頂級的狙擊手哭出聲來,可見真真正正觸動了其內心深處的靈魂。

  第二次戰役是華夏誌願軍於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發起的,誌願軍示敵以弱,將鷹醬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韓國國軍誘至預定戰場後,對其突然發起反擊的戰役,徹底扭轉了半島戰局。

  西線六個軍主力在清川江地區,東線3個軍在長津湖地區發起反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高超的戰術,將“聯合國軍”打得鬼哭神嚎,爭相逃命,這次戰役迫使“聯合國軍”被迫放棄平壤、元山,退至“三八線”以南。

  “聯合國軍”雖然發現誌願軍入朝參戰,但估計誌願軍參戰隻不過是為保衛邊界,而且判斷誌願軍武器裝備簡陋,不足以對“聯合國軍”構

  成威脅,11月24日,“聯合國軍”發起旨在聖誕節結束半島戰爭的總攻勢。

  誌願軍按預定計劃,將“聯合國軍”誘至預定地區後,立即發起反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時之間,到處都是滴答答滴答答的軍號聲和喊殺聲,這是“聯合國軍”的噩夢,參加過這次戰役的“聯合國軍”,在餘下的幾十年歲月裏,無數次從夢裏驚醒,滴答答的軍號聲成為他們揮之不去的夢魘,第二次戰役誌願軍共殲敵36000多人。

  第三次戰役是為了打破“聯合國軍”的幻想,迫使“聯合國軍”坐下來談判,這個時候“聯合國軍”無以為繼,後續部隊來不及上岸,遂提出先停火後談判的拖延戰術,希望重整兵備卷土重來,麥克阿瑟不認為打不過誌願軍,失敗隻是大意造成。

  華夏誌願軍於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發起了第三次戰役。

  誌願軍集中6個軍,在人民軍3個軍團協同下,對依托“三八線”既設陣地進行防禦的“聯合國軍”發起全線進攻,將其從“三八線”擊退至北緯37°線附近地區,占領韓國首都漢城(今首爾),大有一鼓作氣將“聯合國軍”趕到海裏喂鱉的態勢,嚇得有錢人拚命的往國外跑,軍心動搖,人心不穩,整個西方世界惶惶不可終日,這個時候,誌願軍指揮部及時叫停了部隊追擊,當時很多官兵都不理解,後來的發展印證了指揮部的前瞻性和卓越膽識。

  雖然擊敗了敵人,但誌願軍的後勤也到了強弩之末,再戰將無以為繼,適時叫停是明智的選擇。第三次戰役共殲敵19000多人。

  聽到這裏,張桃芳心中激蕩,很多記憶開始在腦海裏逐漸清晰,後勤,是製約誌願軍擴大戰果的一道坎,直到兩千年以後才最終解決。

  “聯合國軍”得到喘息的機會,其強大的運輸能力和後勤保障能力顯露無遺,在誌願軍後續部隊還沒有來得及補充,後勤還沒有完全恢複的時候,率先完成了進攻準備,為了爭取時間,打破“聯合國軍”的進攻企圖,從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誌願軍在“三八線”南北地區進行積極的防禦作戰,這就是第四次戰役。

  1951年1月25日,“聯合國軍”在麥克阿瑟的指揮下,向誌願軍的防線發起了進攻。誌願軍指揮部根據戰場形勢,命令部隊立即由休整轉入防禦,首先以一部分兵力在西部戰線頑強抗擊,然後集中6個軍在東部戰線橫城地區實施反擊,雙方進入僵持狀態。

  為了以空間換取時間,掩護後續兵團到達,誌願軍指揮部遂命令全線轉入運動防禦,抗擊消耗“聯合國軍”。3月14日,誌願軍主動撤

  出漢城。

  一場誌在必得的戰役打成了消耗戰,麥克阿瑟一個炮兵營長的指揮才能表露無遺,整個西方世界同聲斥質,無奈之下,鷹醬總統杜魯門不得不撤銷麥克阿瑟的職務,任命李奇微為“聯合國軍”總司令。

  麥克阿瑟晚節不保,一世英名毀於一旦,站起來的華夏人民就是他永遠無法越過的坎,時啊命啊。

  4月21日,雙方在“三八線”南北附近地區戰至精疲力盡無力再戰,不得不鳴金收兵。這次戰役雙方都有很大的損失,也進一步令雙方了解了對方的實力,從此,“聯合國軍”再不敢掉以輕心,這是一支他們從來沒有遇到過的軍隊,武器簡陋,戰術先進,夜戰天下無敵,結束戰爭遙遙無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