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天下大勢(二)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3629
  第二回天下大勢(二)

  明帝國形勢一片大好,而東北亞卻是一團漿糊,棒子國流年不利,水災過後是旱災,農作物歉收,人民饑不果腹流離失所,土匪盜賊到處都是,朝廷又陷入內爭自顧不暇,北麵圖們江的地方政府在老百姓的強烈要求下,自願加入明帝國,明帝國政府考慮到老百姓的訴求,本著悲天憫人的菩薩心腸,同意了他們的請求,而南麵鴨綠江附近的地方政府和老百姓一看可以這樣操作,立即緊跟,至此,棒子國少了三分之一的國土,當其他地方提出加入明帝國的時候,被明帝國嚴厲拒絕,總而言之,棒子國朝廷是打落牙齒和血吞,敢怒不敢言,苦樂自知。

  在這樣的形勢下,特戰隊在棒子釜山的基地人滿為患,為了有口飯吃,為了家人不至於餓死,年輕人一個個爭先恐後的要求加入特遣隊,而特戰隊是來者不拒,沒什麽好挑剔的,要的就是炮灰,稍加訓練便派往小本子國,禍害誰也不能禍害本子不是,他們是去幫助本子改善人種的,哈哈。

  小本子目前處於戰國時期,烽煙四起,各國之間征伐不斷,你來我往好不熱鬧,琉球,明帝國的一部分,自古以來無可爭辯,唯美島(庫頁島)也是明帝國的領土,這麽寒冷的地方,難為了那些韃靼人,為華夏守護這片樂土勞苦功高,為了表彰他們的功績,明帝國將他們全體遷入北海道,與小本子,棒子,羅斯人(從西伯利亞遷來)混居,分別成立了三個小國家,和平相處,在特戰隊的支持下一致對外,時不時跑到本島拐帶人口和物資(使用熱兵器),搞得本子怨聲載道又無可奈何,九州島,在棒子們的幫助下,同樣成立了兩個小國家,一個國王是棒子人,以棒子為主,另一個國王是本子人,以本子為主,兩個小國從成立的那天開始,戰爭從未停過,琉球省一直保持局外人的心態,除了賣一些武器之外,維持兩個小國的均勢無話可說,不服,?唉,千萬不要不服,可是要死人的喲。

  根據特戰隊傳回的情報,整個本子島沒有那方勢力具有壓倒性的優勢,按照這樣的形勢分析,沒有個一百幾十年恐怕停不下來,很好,關卿何事,反正明太祖一早就規定,棒子與本子都是不征之國,我們做個吃瓜群眾也挺好,起碼王景弘與馬和就是這樣想的。

  這時候的俄羅斯還是一個野蠻落後的小國,不值得關注,美洲和澳洲那些土著估計還在樹上,隻有歐洲,才是王景弘與馬和時刻關注的地方,按照原有的曆史,這時候的歐洲還處於黑暗的中世紀末期,由於王景弘與馬和的穿越擾動了曆史,歐洲會不會提前結束黑暗的中世紀,令人不得不防,根據派出去的情

  報人員傳回的情報,歐洲隱隱然結束了黑暗的中世紀,各種學說大行其道,王景弘與馬和判斷,由於曆史的擾動,歐洲進入了文藝複興時期,比原有曆史提前了幾十年,當務之急是要對歐洲有一個係統的了解,派出聯合集團迫在眉睫。

  中世紀時期是歐洲最為混亂的時期,也是其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全麵停滯發展的時期,當時的歐洲居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被稱為黑暗時期。

  曆史上,五世紀古羅馬帝國衰落後,教廷勢力位居歐洲之首,歐洲最黑暗的一段時期開始了,這樣的黑暗曆史延續了整整十個世紀,直到1453年,拜占庭最後的堡壘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攻陷才結束。

  這期間,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不前,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是歐洲曆史上最黑暗的時代。

  1、政治的黑暗、政權的分散:羅馬帝國衰亡後,中歐、西歐被來自東歐的日耳曼民族統治,而日耳曼民族又有很多種族,相互征伐不斷,如法蘭克帝國、神聖羅馬帝國、英格蘭王國、教皇國等等,這些國家相互征伐,瘟疫橫行,民不聊生。

  2、宗教的幹涉:宗教嚴格的控製文化教育、人們的生活:中世紀的宗教裁判所擁有極大的權力,可以處死他們認為的異端分子,由於思想、科學被嚴格控製,這一時期的歐洲思想、文化、科學鮮有成就。

  3、經濟的沒落,由於盤剝嚴重、科技落後,這一時期的經濟幾乎沒有發展,沒有進步就代表了落後。

  直到文藝複興,首先在意大利產生了文藝複興運動,並擴展到歐洲很多國家。

  這時湧現出了許多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和科學家,像但丁、薄伽丘、列奧納多·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馬基雅維利、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開普勒、哈維、弗蘭西斯·培根等等。

  1、哥白尼:波蘭著名天文學家,著有《天體運行論》,遭到教會殘酷迫害。

  1543年5月20日病逝。

  2、堅持哥白尼“日心說”的布魯諾,先被投入監獄,當他聽完宣判後,麵不改色地對這夥凶殘的劊子手輕蔑地說:“你們宣讀判決時的恐懼心理,比我走向火堆還要大得多。

  ”後於1600年2月17日在羅馬鮮花廣場被燒死。

  3、希柏提亞(375-415)是史上第一個為人所知的女數學家。

  吉朋在《羅馬帝國衰亡史》中敘述時說:“她由車上被拉下來,剝脫衣服到一絲不掛,被拖至教堂,為一群野蠻而無人性的狂徒,用尖利的蠔將她的肉由骨上剝削下來,手腳砍

  下,拋擲火焰之中。

  4、伽利略:意大利著名物理學家、天文學家。

  因捍衛科學真理,於1633年被宗教裁判所迫害,1642年不幸病逝,其時已雙目失明。

  5、科學家帕利西因說化石是動物的遺體而不是“造物主的遊戲”,被“宗教裁判所”判處死刑。

  6、塞爾維特在《基督教信仰的複興》一書中提出血液循環的見解,被烤兩個多小時後死去。

  7、比利時生理學家維薩留斯,由於出版了解剖學著作《人體結構》,於1564年被迫去聖地——耶路撒冷作懺悔,歸途中遇難。

  8、西克爾:巴黎大學教授,因在物理研究上有所謂異端言論,被教會活活打死。

  曆史,因為王景弘與馬和的穿越,在這個時期產生了拐點,黑暗的中世紀提前在1410年結束,拜占庭帝國獲得了變革的機會,沒有一直衰落下去,比原有曆史強大了許多,而奧斯曼帝國也沒有原曆史的強大,兩個帝國處於僵持狀態,因為曆史的擾動,歐洲那些科技牛人提前降臨人世,這些都是現代科技的奠基者,是他們推動了科技的跳躍發展。

  現在的歐洲就像華夏的春秋時期,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各種理論層出不窮,科學方麵不斷獲得突破,華夏的春秋戰國最後由秦始皇統一,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而歐洲的春秋戰國在曆史上從未實現統一,要是因為王景弘與馬和的穿越,導致歐洲的大統一,曆史會往那個方向發展,誰都無法預知,這是王景弘與馬和最擔心之事,阻止歐洲的大統一是必須完成的任務,那怕是讓曆史開倒車也在所不惜。

  文藝複興時期的歐洲與華夏春秋戰國非常相似,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各國征伐不休,各國皇族之間互相聯姻,語言文字不統一,但有一個明顯的區別,歐洲的宗教是統一的,也就是說,歐洲具備了大統一的條件。

  不利的消息不斷傳來,形勢變得撲朔迷離,王景弘度蜜月回來後,基本上耗在總參謀部,馬和則是一有空就到總參謀部,在王景弘的提議下,內閣成立了戰略研究機構,王景弘是負責人,機構集中了明帝國各方麵的專家,主要是軍方的將領和科院的專家,目的是預判曆史的走向,為明帝國提供決策依據。

  這段時間,王景弘每天回到家都是愁眉不展,看在張欣眼裏痛在心裏,知道丈夫遇到了難題,心想:是一個什麽樣的難題,能夠令王景弘猶豫不決措手無策?

  這種狀況張欣曾經遇到過,那是在弘欣集團實施擴張戰略的決策階段,這一步該不該踏出去?該往那裏踏,確實費思量。

  最近在學校見到馬和

  ,也是一副急匆匆,愁眉不展的樣子,感覺有大事要發生,

  晚上兩人躺在床上,張欣:“弘,是不是遇到了難於決策的難題?如果不是涉及到絕密的,可不可以說來聽聽?”

  王景弘想了一下,覺得有必要告述張欣,作為歐洲戰略,一定少不了弘欣集團的參與:“是,根據情報,歐洲目前進入到我們華夏的春秋戰國時期,我們華夏的曆史走向最後實現了統一,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而歐洲的走向有大統一的趨勢,我們應該怎麽辦?要下這個決心不容易啊。

  ”

  張欣:“也就是說,歐洲落後我們一千多年?”

  王景弘:“從時間軸上是這樣,實際上並不是這麽回事,我們的一千多年在科技方麵幾乎停滯不前,從孔明燈到熱氣球,上千年就沒有一個人想過可以載人,可以飛天,總的來說,我們的科技與歐洲相比,也就是一紙之薄,很容易被超越。

  ”

  張欣:“目前明帝國的軍事實力和國家實力與歐洲相比如何?”

  王景弘:“那是碾壓性的存在。

  ”

  張欣:“那還不簡單,揚湯止沸不如來個釜底抽薪,利用強大的國力和軍事實力,將歐洲那些科技牛人一網打盡,生生掐斷他們的發展步伐,弘,你是不是走進誤區了,春秋戰國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國家的概念,朝秦暮楚正是當時的寫照。

  ”

  王景弘聽到張欣的話,口裏重複念了三遍“揚湯止沸,釜底抽薪”,突然抱著張欣親了一口:“老婆,你太厲害了,我愛死你了,釜底抽薪,對,就是釜底抽薪,每個時期的科學牛人都是相當有限的,把他們全部招攬過來不就解決了。

  ”

  第二天,王景弘是滿麵春風的來到總參謀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