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回 飽覽河山(四)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3501
  第二百一十六回飽覽河山(四)

  第二天一早,王景弘與張欣辭別張三豐,在一個小道士的陪同下,遊覽武當山的名勝古跡和無限風景。

  金殿雄偉森嚴氣勢磅礴,其他樓閣各擅勝場千姿百態,令人歎為觀止,有一點是王景弘始終不明白的地方,在深山老林,人跡稀少,道路不暢,生產力低下的古代,要建設一個巨大的道觀,得花費多少人力物力啊,不是一座,而是一群建築,要是為了國家的安全,建設一個要塞可以理解,比如長城,但這些隻是為了出家人修行,得什麽樣的腦子才想得出來,當然咯,這些建築對後世來說,都是不可複製的曆史文化遺產,但是,這值得嗎?!

  目前的明帝國對這些建設進行了嚴格的限製,不是說不能建,而是要結合實際,在各方麵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才可以,總之,審批非常嚴格,手續異常繁瑣,無他,有限的資源必須用到實處。

  因為王景弘與馬和的穿越,原曆史上建於永樂年間的紫禁城和淨樂宮再也沒有出現,幸與不幸無人可以評說,從這個時空往前發展,後人並不知道有這兩項建築,何來功與過!

  武當山的風景獨樹一幟,站在天柱峰頂,一覽群山下,往下看,“孤雲”翻滾波濤洶湧,隨著雲海的聚散,各種景觀乍隱乍現,極盡變幻美不勝收。

  武當山的風景與前麵看過的武夷山,桂林,貴州的風景又自不同,開始還拿他們進行對比評論,看得多了,發覺每個地方的風景都不同,根本無從比較,每個風景都是不可複製,最後王景弘與張欣一致決定不再進行比較,要做的,就是把看到的,千奇百態的自然風景,經過的人和事忠實的記錄下來,世人要比較就讓他們比去。

  告別了武當山和張三豐道長,兩人一路遊玩向著安徽的黃山前進,後世王景弘曾經兩次遊覽黃山,可惜不盡人意,最著名的風景竟然是由遊客組成的人海長城,賣糕的,從山頂到山腳,一個接一個密密麻麻,想停下來拍個照都變得奢侈,據說,有很多鬼佬到華夏,就是前來觀賞這樣的人海,這都什麽事啊。

  張欣一路上聽王景弘不斷的介紹黃山風景,搞得心裏癢癢的,心想,黃山的風景難道比桂林更加令人難忘?心裏懷疑的成分更多,但王景弘好像從來沒有說過大話假話,又不得不使人相信。

  這天,兩人來到黃山腳下的宏村,立即被宏村的景致吸引,淳樸的民風,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建築,出塵脫俗,好一幅畫裏鄉村,靜與動完美結合,走在其中,令人心曠神怡,恍若世外桃源。

  宏村,南宋紹興元年,宏村始祖汪彥濟因遭火災之患,舉家從黟縣

  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崗山一帶建十三間房為宅,是為宏村之始。

  汪彥濟在村口興建睢陽亭,作為入村標誌性建築。

  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作為程朱理學發祥地的徽州也達到了極盛時期。

  汪姓祖先在外做官、營商者大增,他們積累了大量的資金財富,為光宗耀祖,紛紛在家鄉購田置屋,修橋鋪路,最終形成了現在的規模,比之後世更加輝煌,畢竟後世人口不斷增加,又經曆了無數的戰爭,人為的破壞使得宏村再也無法達到現在規模和環境,隻是人口比現在多而已。

  在宏村,王景弘與張欣受到村民的熱情接待(有地方官員陪同),當晚在戶外舉行了篝火晚會,他們與宏村村民圍著篝火狂歡,吃燒烤,喝村民自己釀的米酒,一起唱歌一起跳舞,盡情歡樂。

  期間,張欣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震撼當場,人美,歌美,歌聲更是甜美,疑是仙女下凡,人間能得幾回聞!

  當張欣用她百靈鳥般的歌聲,深情演唱的時候,眾人如聽仙樂如癡如醉,就連周圍的飛禽走獸都停止了喧囂,靜靜的聽張欣歌唱,在這個空曠的地方,將張欣空靈的歌聲發揮到了極致。

  王景弘雖然聽過無數次,但都不及這次震撼,心裏想,要是在後世,那些天後恐怕隻有跪舔的份。

  在村民的牆裂要求下,同一首歌,張欣唱了三次才罷休。

  第二天,兩人在村民向導的帶領下,開始登山,還沒有親臨其境就已經被黃山的風景吸引,遠看黃山,雲霧繞繚,神秘飄逸,讓人有一種恨不得立即投入其懷抱的感覺。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還要一百多年才會來到這個世界)登臨黃山時讚歎:“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

  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被後人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向導是宏村的一個讀書人,科舉失敗後心灰意冷,從此無意仕途,潛心在宏村做一個教書匠,放下了爭強好勝之心,反而得到超脫一身輕鬆,這幾年到黃山旅遊的名人騷客基本上都是他作向導,久而久之成了活地圖,讀書人,健談,沒有功利心,看問題非常客觀,曾經有那麽一刹那,張欣心裏起了一個將他挖到弘欣集團旗下旅遊公司的念想,念想一起立即被王景弘覺察:“沒必要打破他多年的清淨,再入紅塵不是最好的選擇。

  ”

  這個向導非常優秀和專業,知識麵廣,有經曆,就是後世旅遊公司的導遊也是望塵莫及,何況是明帝國剛剛興起的一個新行業,不怪得張欣動了挖角的念想。

  一路上向導滔滔不絕又恰到好處,知道什麽時候該說,什麽時候不該說

  ,知道哪些該說那些不該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活脫脫一個人精。

  對一些毫無文化修養文化底蘊的土豪,向導是事無巨細插科打諢,而對那些文人騷客,則是重點介紹曆史,傳說和名勝名人,恰到好處,這些都是聽地方官員說的,經過接觸,王景弘與張欣深以為然。

  路上,向導向兩人介紹黃山最著名的風景:“黃山最著名的風景有五絕三瀑。

  五絕分別為: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冬雪。

  三大名瀑是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龍瀑。

  奇鬆———即形態奇特的鬆樹。

  最著名的有:迎客鬆、望客鬆、送客鬆、探海鬆、蒲團鬆、黑虎鬆、臥龍鬆、麒麟鬆、連理鬆,這就是黃山的十大名鬆。

  怪石———黃山的怪石有120多處,形態各異,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天氣觀看,千奇百態。

  可謂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夢筆生花、喜鵲登梅(仙人指路)、老僧采藥、蘇武牧羊、飛來石、猴子望太平(猴子觀海)就是其中的代表。

  雲海——自古黃山雲成海,其瑰麗壯觀的“雲海”以美、勝、奇、幻享譽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觀、尤以冬季景最佳。

  溫泉———黃山“五絕”之一的溫泉(湯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雲峰下,水質以含重碳酸為主,可飲可浴。

  傳說軒轅黃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還童,羽化飛升的,故又被譽之為“靈泉”。

  冬雪———冬日裏的黃山,白雪皚皚,雲霧繚繞,似仙境,最美不過黃山冬雪是所有文人騷客的共識,可惜現在是秋季看不到,賢伉儷恐怕要有所遺憾了。

  三瀑———著名的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龍瀑”,並稱為黃山三大名瀑。

  人字瀑名飛雨泉,在紫石、朱砂兩峰之間流出,清泉分左右走壁下瀉,成“人”字型瀑布,最佳觀賞地點在溫泉區的“觀瀑樓”。

  九龍瀑,源於天都、玉屏、煉丹、仙掌諸峰,自羅漢峰與香爐峰之間分九疊傾瀉而下,每疊有一潭,稱九龍潭。

  古人讚曰:“飛泉不讓匡廬瀑,峭壁撐天掛九龍”。

  是黃山最為壯麗的瀑布。

  百丈瀑在黃山青潭、紫雲峰之間,順千尺懸崖而降,形成百丈瀑布。

  近有百丈台,台前建有觀瀑亭。

  ”

  還沒有到達黃山山腳,張欣已經被向導的介紹深深吸引,恨不得立即飛到黃山,王景弘突然想起,這次旅遊沒有事先安排飛艇:“百密一疏,要是有飛艇,倒是可以更加快捷到達黃山。

  ”

  向導:“王總說的是那種可以在天上飛的氣球吧,我有不同的見解,第一,不安全,黃山的氣候變化無常容易出現

  意外,第二,直接到達黃山山頂,很多風景就看不到,也少了一份樂趣,曲徑通幽柳暗花明不正是旅遊的真諦嗎?”

  王景弘:“有道理,但你隻是看到一麵,還有一麵忽略了,旅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非常關鍵的因素,那就是時間,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那麽多的時間,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也許隻有學生才有充裕的假期,飛艇,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時間,像一些沒有什麽特色的路徑就可以省略,隻挑選值得徒步的地方登山。

  ”

  向導一想,還真是怎麽回事,旅遊的時候,很多時間都是浪費在沒有多大意義的路上:“謝謝王總,你這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怎樣規劃旅遊線路真是一門學問,我想貴集團旗下的旅遊公司應該有人專門研究吧。

  ”

  張欣:“這個倒是有,但目前主要還是以城市旅遊為主方向,名山大川恐怕還得在下一步,交通是一個大問題。

  ”

  王景弘:“用飛艇還有一個從來沒有人嚐試過的項目,從天上看黃山的風景又是一個什麽畫麵,沒有帶上飛艇,真的是一個遺憾。

  ”

  天啊,從山頂往下看,黃山的美景盡收眼底,雲海變幻一時一景,極盡奢華心滿意足,如果從天上往下看又是一幅什麽樣的景致?向導一下子陷入癡呆狀,嘴裏喃喃自語:從天上看黃山,從天上看黃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