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回 閱兵(五)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2919
  第一百八十九回閱兵(五)

  皇宮裏,隻有明成祖朱棣與王景弘兩人在品茗,在八卦,看似雲淡風輕,實質上兩人都語含刀鋒,隱含深意。

  朱棣:“王愛卿,最近關於你跟張欣之間的愛情故事傳得街談巷議沸沸揚揚,而你這個當事人倒是成了吃瓜群眾,好像發生的是鄰居的事,這不是你的風格啊,接下來有什麽打算?”

  看似關心,實際上朱棣想知道王景弘的下一步計劃,畢竟王景弘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驚天動地,不搞清楚始終是寢食不安。

  王景弘何等聰明,朱棣的心思然能不知,思考了一下才回答。

  王景弘:“坊間的傳聞我隻能一笑置之,既然沒有辦法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還不如當成一個吃瓜群眾,有時候看看也挺有意思的,要不是說的是我自己的事,我都要相信這些都是真的了。

  ”

  說完兩人哈哈大笑。

  王景弘:“閱兵結束後,我會向總部告假,然後向張欣求婚,向張欣父母提親,選個日子把婚結了,在婚禮上向全世界公開我兩次送給張欣的禮物,了卻吃瓜群眾的八卦心。

  ”

  朱棣:“說實在的,我同樣想知道具體的禮物是什麽?可不可以稍稍劇透一下?”

  王景弘:“不好意思,恕臣不能,一旦傳出去,婚禮就要大打折扣,有這個懸念,不管婚禮辦得如何,都將是驚天動地,在明帝國掀起狂風巨浪。

  ”

  朱棣:“有這麽嚴重?”

  王景弘:“恐怕比你想象中的還嚴重,隻是這個影響是正麵的,對明帝國有百利而無一害,皇上可以拭目以待。

  ”

  朱棣:“驚天動地我不懷疑,唉,要等到婚禮上才能知曉,好折磨人啊,等下回到後宮,恐怕要被口水淹沒,沒有見你之前尚且如此,見了你之後我都不知道怎麽應對後宮,說到求婚,一定是驚世駭俗,至於提親,有沒有請某個人出麵?我也是可以的喲。

  ”

  王景弘:“求婚場景我現在還沒有想,但一定是從未有過的形式,說到提親,我決定親自去,結婚是兩個人的事,我不想假手於人,雖然與世俗不合。

  ”

  朱棣:“這倒也是,親自向張欣的父母提親,更能顯出你的真誠,當麵承諾怎麽都好過通過別人轉達,這一點我挺你,不過我非常願意在旁邊做個見證人,如果你不介意的話。

  ”

  王景弘:“好,一言為定,到時見證的還有馬和、秦歸,還有冷謙。

  ”

  朱棣:“冷謙?就是那個道士,音樂家,京城音樂學院的院長?”

  王景弘:“是,就是那個老不死的冷謙,這家夥八卦起來比年輕人更為甚之。

  ”

  朱棣:“有意思,連出家

  人都放不下,可見影響有多大。

  ”

  王景弘:“冷謙其實應該算音樂家才對,他在音樂上的興趣比之信仰更高,他正在寫一部音樂劇,題材就是我與張欣的愛情故事,其中包含遠征的內容。

  ”

  朱棣:“好期待啊。

  ”

  王景弘:“結婚以後,我與張欣可能會抽出一段時間到全國各地旅遊,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回來後,除了準備再次遠征的工作外,主要精力會放在組建慈善機構上。

  ”

  朱棣:“慈善機構?”

  談話到這裏,王景弘有意無意的將談話內容轉到自己的目的上,從慈善機構開始,慢慢導向帝製,一說到慈善機構,立即引起朱棣的警惕,有很多事件朱棣已經注意到,包括皇權的逐步失去,隻是從未有過任何人與他談論過這個問題,他內心非常想聽聽別人的看法和建議,可惜馬和不說,其他人更加不敢提,自己也不可能首先提出來,想到這裏,飽含深意的看了王景弘一眼,發現王景弘的雙眼明澈透亮直達心靈深處,不含一絲一毫的私心雜念,心裏得出結論:這是一個光明磊落的人,他選擇今天來匯報工作,恐怕是想與自己交心,這得多大的勇氣呀,隻要有些許的私心雜念都不可能做到。

  朱棣:“有意思,說來聽聽。

  ”

  王景弘想了一下,慢慢組織語言:“自從明帝國變革以來,國家財富,民間財富以數量級增長,企業越做越大,這就出現了一個新問題,也許用新現象來形容更妥帖,這就是巨量財富的使用問題,怎麽樣才能更好的發揮這些財富的作用,需要各方麵進行專門研究,我知道目前明帝國還沒有把這個問題重視起來,也沒有人進行專門的研究。

  ”

  朱棣想了想:“是啊,我現在有多少財富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隻知道很多很多,多到什麽程度,也許你想象不到,以前,我作為皇帝,名義上明帝國的財富都是我的,直到我想用錢的時候,才發現現實並不是這麽回事,我能夠使用的錢相當有限,比民間的富翁恐怕還不如,而現在呢,那天我問張欣,如果我想再起個皇宮,我能夠拿出多少錢?張欣的回答令我大吃一驚,她說:皇上要起皇宮不用自己掏錢,隻要你開口,大把人願意投資,就是十間八間都不是問題,至於你自己投資的受益,起個一百幾十間等閑視之。

  哇,這是什麽概念,這些都是我自己的錢,不需要任何的程序,不需要任何人審批,真不敢相信,我尚且如此,你跟張欣的財富那不是可以把明帝國買下來。

  ”

  王景弘:“皇上開玩笑了,其實明帝國最值錢的一是人才,二是土地,當社會上的財富大到一定程度,財富就會大麵積貶

  值,反應到市場上,就是生活資料,生產資料,包括土地的價格會大麵積上漲,再加上國家實行遺產稅後,財富不會出現極度膨脹的現象,至於個人,能用的不過是上麵幾張而已。

  ”

  朱棣:“你這句話充滿了哲理,我開始是有所不信的,現在想想還真是這樣,這跟慈善機構有什麽關係?”

  聰明人與聰明人交談就是舒服,始終圍繞雙方感興趣的話題展開,要是有一個人不開竅,很容易將話題跑到幾千裏外。

  王景弘:“慈善機構是一個非營利組織,但他又集中了巨大的財富,他的財富投向必將影響到政府的政策製定,任何政府在製定政策時,都必須將那些大型慈善機構,大型企業的利益考慮進去,這就是資本的力量,不管你承認還是不承認,他都存在,他都在發生影響,成立慈善機構有幾個目的,一是慈善事業,積德行善是華夏文明的一部分,有必要完善和向前發展;二是對政府施加影響力,他不像那些大型企業,他是不帶功利性質的,完全可以拋開利益範疇;三是可以惠及子孫後代,錢多了,總要做點什麽不是。

  ”

  信息量有點大,朱棣需要慢慢消化,說到這裏,王景弘趁朱棣思考的時候,拿起桌上的點心一口一口的吃了起來,就像是在自己家裏一樣,非常的隨意,本著有吃不放過,不吃白不吃的吃貨精神,不到一刻鍾,桌麵的點心被王景弘一掃而空,全然不顧及朱棣的感受,當朱棣從深思中回過神來,想要吃點點心之時,發現桌上空空如也,隻剩下幾個空的盤盤喋喋,氣得朱棣叫工作人員再上幾碟。

  朱棣:“看不出你的胃口這麽好。

  ”

  王景弘:“還行,牙好,吃嘛嘛香。

  ”

  朱棣笑道:“你這家夥,也不給我留點。

  ”

  王景弘:“這麽小氣幹嘛,吃完了叫工作人員拿就是了,像你這樣,連上麵的幾張都用不完。

  ”

  朱棣:“我剛才想了一下,要是把財產都捐給自己控製的慈善機構,是不是子孫後代不用再為遺產爭個頭破血流?”

  王景弘:“有這個作用,反正子孫後代的福利有慈善機構負責,包括生活,生兒育女,教育,就業,創業等等。

  ”

  朱棣聽到這裏,王景弘的目的已經相當明顯,咬咬牙,決定將心中的疑問說出來。

  朱棣:“你的意思是,取消帝製,將財產轉到慈善機構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