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回 新的戰略(一)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2236
  第一百八十一回新的戰略(一)

  人口控製問題關係到明帝國長期的戰略決策,不急在一時,眾人紛紛表示將人口控製問題交給相關的部門研究,提出初步的方案再談論,指出了人口問題的嚴重性,王景弘與馬和的目的已經達到,遂將廷議的重點轉到再次遠征的核心上。

  王景弘:“我的觀點是,下一次遠征三路並進,一路由東番(台灣省)向茫茫的太平洋進發,不設具體的目標,一個目的是尋找宜居的無主之地,為明帝國開疆擴土,另一個目的是尋找高產的動植物,為明帝國最終解決糧食問題提供有力的保障。

  ”

  王景弘:“另一路通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繞過好望角向大西洋挺進,目的是尋找大西洋盡頭的新大陸,尋找高產的動植物,關鍵的一點,一定要在印度洋與大西洋的交匯處建立基地,為明帝國的進出口通道提供安全保障,注意,基地的選擇盡量是那些無主的島嶼。

  ”

  王景弘:“第三路海陸並進,陸上經奧斯曼帝國進入歐洲,海上經大西洋進入地中海(蘇伊士運河還沒有開通),目標是羅馬帝國,這路大軍的目的有幾個,一個是打通明帝國與歐洲的大陸通道,維護通道安全,二是尋找歐洲的科技人才,以最優厚的待遇招攬這些人才,三是與歐洲的國家建立友好合作關係,這一路的海上大軍隻是配合陸路大軍行動,關鍵時刻聽從陸軍指揮。

  ”

  王景弘將建議講完後,眾人深思,繼而質疑和討論。

  兵部尚書:“王督的建議是建立在三支聯合艦隊的基礎上,包括在南海馬六甲海峽巡航的小型聯合艦隊,應該是四支聯合艦隊,而目前明帝國隻有三支聯合艦隊,條件不成熟啊。

  ”

  工部侍郎:“這是其一,另一個是通信問題,海陸無法有效通信,如何做到配合?”

  王景弘:“我的建議是著眼於未來,是在兩年或者三年的時間內實施,我相信到時通信問題已經解決,至於第四支聯合艦隊,就看國家的決心,要組建並不是一件多難的事。

  ”

  看到眾人帶著疑問的目光,財政侍郎(從戶部分離出來的新部門)開口道:“可能有人擔心財政方麵是不是能夠承受,我在這裏拍胸口承諾,財政沒有任何問題,這次遠征,不但沒有消耗國家財政,而且直接和間接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對這樣的遠征,我認為還可以加大力度,多多益善。

  ”

  參謀部主官:“有兩年的時間,多少海軍都可以訓練出來,問題是,太平洋和大西洋那裏到底有什麽,是否值得我們國家大動幹戈?”

  馬和:“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人類對未知的探索是無止境的,正因為不

  知道有什麽,才值得明帝國花大力進行探索,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對未知的探索,花多大的力量進行探索都是值得的,就像從鐵到鋼,我們華夏民族花了一千多年進行探索才最後獲得成功,這完全不是一個值得不值得的問題。

  ”

  農業侍郎(也是從戶部分離出來的新部門):“對遠征我舉雙手讚成,引進高產的動植物同樣期待,但一定要做好防範措施,引進後先進行試驗,沒有問題才能夠全麵推廣。

  ”

  戶部尚書:“為什麽這樣說?有問題嗎?”

  農業侍郎:“我們的農業專家已經發現,有些動植物在原地的生長很正常,一旦外部環境改變,有可能失去控製,對當地的動植物造成毀滅性的威脅,我們的專家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外部入侵,不得不察。

  ”

  眾人不解,紛紛將目光轉向馬和,希望這個科院名譽院長給與回答。

  馬和:“是有這種現象,這就是俗語說的,一物降一物,動植物到了一個新的環境,沒有了天敵,就有可能出現野蠻生長,曾經有一個小島,鼠滿為患,漁民深受其害,有一次,漁民捉了幾隻野貓放到島上,希望野貓能夠幫忙滅鼠,結果呢,鼠是滅了,但野貓瘋狂繁殖,到最後,連島上的小鳥都被野貓吃光,在渤海灣海域就有一個這樣的小島,上麵全部都是蛇,漁民稱之為蛇島,這就是證據。

  ”

  眾人聽後恍然大悟,紛紛表示科學來不得任何的想當然。

  秦歸,明帝國博物館第一任館長:“剛才王督的建議裏,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沒有提到,那就是尋找我們的同胞。

  ”

  咦,這個觀點有點意思,是不是還有其他家族流落海外?還是秦歸家族還有分支?眾人帶著疑問和好奇望著秦歸,包括王景弘與馬和。

  秦歸醞釀了一下語言才慢慢開口道:“在華夏的曆史長河中,不但我們家族為了避禍遠走他鄉,應該還有其他家族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遠走他鄉,而且最近的考古發現,長江流域的良渚文明在四五千年前就開始向海外發展,他們同樣是我們的同胞,當時的良渚文明航海技術非常發達,而且他們非常富有冒險精神,我想,或者在海外的某一個地方可以見到他們,說實在的,我對此非常期待。

  ”

  語驚四座,雷得眾人外焦裏嫩:已經過去了幾千年,見麵還能認出來?再說良渚文明的語音文字與華夏現在的傳承並不一致啊。

  誰知道這個時候,馬和來了一個神助攻神補刀,一下子把眾人的鈦合金眼鏡掃落一地。

  馬和:“根據科院的專家研究,隻要這群人是占主體,那怕是過了千年萬年,其文化傳承,信仰不會有很

  大的改變,我們的信仰與良渚文明完全相同,都是拜祖先,因此,必須承認,良渚文明居住的地方,自古以來就是華夏的領土,無人可以否認。

  ”

  哇,這都行,馬和好野,不服不行!

  王景弘突然發現,這個秦歸還真的是不一般,連我心裏想的都知道:“聽了秦館長的一席話,我算是茅塞頓開,剛才的建議還有很多遺漏之處,希望各位,各行各業的專家能夠多多提出建議,我提議,戰略綱領製定後,將綱領下發各部門,集眾人的才智,完善整個戰略。

  ”

  眾人一致同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