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回 今夜無人入睡(六)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3340
  第一百八十回今夜無人入睡(六)

  王景弘的遠征報告聽得眾人洶湧澎拜熱血沸騰,其中有驚險,驚喜,驚奇,有同情,羨慕,欽佩,心情隨著報告的發展而起伏,每到關鍵時刻,眾人將心髒提到嗓子裏,而峰回路轉之時,又是一片如釋負重的呼氣聲,有幾個年紀大點的官員,甚至出現了虛脫現象,急得醫生(以前的太醫)不斷的跑來跑去,也算是難得的一景。

  聯合艦隊最後的凱旋過程,王景弘隻是一筆帶過,都是一些風花雪月,喜慶祥和的場景,沒必要重點落墨,廷議,不是來聽這些的。

  接著是對王景弘的遠征報告進行審議,包括每個階段的決策,行動過程,成績,聯合艦隊的風紀,文化學習,訓練,還有社會的穩定與發展,政府機構建設,文化建設,文化傳播等方方麵麵,就連最挑剔的官員都找不到毛病,完全被聯合艦隊取得的豐功偉績所折服,一致通過了王景弘的遠征報告,並將此次遠征作為標杆,用於評定以後的遠征行動。

  至於個人的榮譽評定,這些將由總參謀部審議,不在此次廷議之列,唯一提出異議的是王景弘,他表示不接受任何的榮譽:我個人的功勞微不足道,而且都是我應該做的,做的還不夠,我不希望被榮譽捆綁,我還要繼續努力,為明帝國出力。

  高風亮節有木有,絕對是這時代的楷模,最後眾人接受了王景弘的提議,暫時不給王景弘評定榮譽。

  隻有馬和心裏腹誹:你這家夥不就是擔心功高震主嘛,還擺出一副視功名如糞土的雲淡風輕,至於嗎!

  廷議進入最後一個環節,探討明帝國的下一步戰略,這才是今天廷議的重中之重,也是馬和與王景弘新戰略思想能不能順利實現的關鍵。

  首先發言的是戶部尚書:“我們國家現在是形勢一片大好,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地域遼闊,物產豐富,人民安居樂業,科技蒸蒸日上,新事物層出不窮,農產品開始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麵,我認為下一步的戰略應該稍微放緩腳步,逐步消化現有成果才是上策。

  ”

  這個觀點一提出,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看得出他們非常滿足現狀,始終跳不出時代的限製,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苗頭,一旦走入這種循環,人類就會保守,對新事物缺乏探索的勇氣,久而久之,這種思維形成後,自己不進取的同時,還會千方百計阻擾其他人的進取,整個社會就會處於內耗中,後果無法想象。

  對這個觀點首先提出異議的是馬和,他沒有從科技方麵,資源方麵,環境方麵,西方列強的威脅方麵進行反駁,對這些相對虛的東西很難有說服力,而是從人口方麵下手

  ,用看得見的事實進行引導。

  馬和:“對戶部尚書的建議,我不是很認同,不錯,剛才尚書說的都是事實,明帝國目前取得的驕人業績,前無古人,但恰恰是在一片大好形勢下,忽略了一個根本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人口問題,我剛剛看了一份戶部的統計報告,這三年來,從內陸移民到西北,東北以及海外省的老百姓超過了一千五百萬,新移民非常快適應了新的工作生活,這與當地政府的努力分不開,值得慶幸。

  ”

  馬和:“移民了一千五百萬人口,按理我們國家內陸的人口總數應該是減少的,事實上不但沒有減少,還增加了三百多萬人,這說明什麽,這說明我們國家進入了人口的高速增長期,隨著生活越來越好,生活壓力越來越低,人口的增長還會加速,最後的結果是什麽?就是再一次進入到惡性循環中,我們不能躺在成績本上睡覺,將問題留給後人,到時子孫後代會罵娘的。

  ”

  馬和:“因此,我們必須未雨綢繆,提前布局,將隱患消滅於無形中,一句話,我們不但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還要加快再加快,我們國家應該變成一個滾滾向前的巨輪,帶動世界向前進。

  ”

  馬和的一席話非常高明,避開了表麵現象直達問題的核心,如同一盆冷水當頭淋下,寒透心扉,淋得戶部尚書以及讚同他觀點的那些官員猛然一驚,細細一想冷汗直流:如果不提前采取相應的措施,隨著人口的高速增長,惡性循環是可以預見的結果。

  皇庭陷入一片沉默,眾人在深思。

  戶部尚書:“剛才馬院長的一席話驚醒了我,我被大好形勢蒙蔽了雙眼,人口問題始終是一個根本問題,我收回我剛才的建議。

  ”

  戶部尚書夏元吉不是一個頑固保守之人,能夠接受新事物,在製定戰略決策的時候,隻要你說的有道理,他都非常願意接受,特別佩服馬和。

  廷議的氛圍從一開始的保守,樂享其成一下子轉變成激進,冒險,這一轉變大部分人都沒有心理準備,一時之間措手不及,紛紛將目光看向馬和,馬和心裏暗自得意,要的就是這種效果,馬和知道眾人等著他拋出新的戰略構思,但他不想出這個彩,他希望這個新的戰略構思由王景弘說出來,這樣會更有說服力,畢竟王景弘一直處在最前沿。

  馬和:“在迎接聯合艦隊凱旋之時,我曾經與王景弘王督有過一次長談,剛才的觀點大部分來自王督的思想,王督一直處於明帝國的最前沿,他的視角也許比我們看的更遠,我想我們還是先聽聽王督的建議。

  ”

  王景弘在眾人的注視下,走到剛才作報告的地方,對著世界地圖開始了他的

  忽悠大法,本山大叔要是聽了,不知會不會讓出掌門之位。

  王景弘:“對於人口問題,首先要轉變思想,改變陋習,現在的人們還是保留多子多福的思想,認為子孫濟濟一堂就是幸福,這種思想是基於落後的生產力,落後的醫療水平,以及不斷的戰亂形成的,在過去有一定的合理性,隻有足夠的人口基數,才能保證整個家族的延續,而現在的生活與過去任何時候都不相同,社會形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還是堅持原有落後的思想就是頑冥不化。

  ”

  王景弘:“剛才夏尚書已經說了,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生活質量不是以前可以比的,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人民的身體健康和壽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以後七十歲八十歲才是常態,現在的家庭結婚早,七個八個子女是普遍現象,十幾個的也不在少數,反而三個兩個的成為了稀罕之物,你們可以想象一下,一個人活到70歲,四代同堂,整個家庭恐怕差不多上百人,假如全國都是這樣,不用一百年,我們國家的人口總數是多少?諸位可以自己計算一下,其結果想想就害怕。

  ”

  眾人在心裏默默一算,嚇得紛紛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臉上滿是驚恐的神情。

  王景弘:“後果大家都想得到,解決的辦法我認為可以分成內外兩個方麵,內麵是政府大力宣傳、教育人民轉變思想,一個家庭以三到五個兒女為宜,嚴格控製七個八個的,第二個是將適婚年齡往後推,現在的男孩16歲,女孩14歲就結婚,這是一個什麽年齡,說句不好聽的,連基本教育都沒有完成,完全就是一個沒有任何生存技能的未成年啊。

  ”

  眾人一想還真是這樣,讀完初級中學也就十六歲,還有高中呢?大學呢?總不能一邊讀書一邊帶孩子吧,誰來負責他們的生活?

  王景弘:“控製人口的快速增長,主要還是要靠思想的轉變,這是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

  ”

  王景弘:“對外,一是多接收海外無主之地,從戰略上講,可以緩解明帝國的人口壓力,同時為明帝國內陸的安全提供更多的屏障和保護;二是尋找高產的,適合明帝國內陸生產和養殖的動植物,改善人民的飲食結構,提高人民的體質,對這一點我充滿了期待;三是大力尋找科學人才,也許有人會認為,明帝國的科技在這個世界上是最先進的,獨一無二,不錯,對這點,我舉雙手雙腳讚成,但在某些方麵,比如對未來科學的認知方麵,也許有比我們更加先進的思想,隻是由於各種原因而無法實現,我們明帝國目前最需要的就是這種超前的科學思

  維,也許一個點子就可以在某個方麵獲得突破,我想在這方麵,科院最有發言權,至於科學對生產力的促進,對社會的促進,大家有目共睹,不是一點點,而是成倍成倍的提高。

  ”

  說到生產力,王景弘內心不免愧疚。

  王景弘:“我的建議是,在內外兩個方麵重新製定發展戰略,未雨綢繆,為明帝國的萬世江山打下堅實的基礎,謝謝!”

  掌聲,發自眾人內心的掌聲,雖然沒有繪製美麗的藍圖,但從這些布局裏,完全可以預見到未來:國力強盛,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科技發達,文化自信,各行各業興旺發達,物資無比豐富,人民安居樂業,少有所學,老有所養,老有所樂,七十八十歲的老人比比皆是,這不就是人間仙境嘛!

  認識到人口高速增長的嚴重性,眾人紛紛認同王景弘的觀點,決定就這兩個方麵展開討論,製定下一步的發展戰略……

  (本章完)